首页 > 新闻中心 > 生活经验
改造小故事 │ 再见?还是再也不见吧!

四川省荞窝监狱 四川省荞窝监狱

“警官,我要走了。”即将满刑罪犯沙某高兴地来到主管警官面前。“这几年,你们教会了我很多,出狱之前我想跟你们说句谢谢,谢谢你们对我的关心。”

“出去以后,可要好好过日子啊,别再犯糊涂事了!”

“嗯!警官再见!”

“错咯,是再也不见!”

监狱“常客”——教育改造难上加难

2022年,沙某因犯寻衅滋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5个月。翻开档案,让人唏嘘不已,才27岁的他居然是“监狱常客”,这次已是第三次犯罪入狱!

经民警了解,由于亲情的缺失,沙某小学毕业后就放弃了学业,跟着社会闲散人员在县城“混社会”,从小偷小摸到抢夺盗窃,从逞强斗狠到打架斗殴,让其一步步、一次次沦为阶下囚。恶习较深、好逸恶劳是累惯犯的特点,抗拒管理的顽固性是教育改造的难点。

“不仅要把人管好还要把人教好!”,根据沙某因亲情缺失造成的冷漠消极性格特点,监区为他制定了以情感关怀为重点的教转方案。

“虚拟家”——教转契机拨云见日

入监起初,沙某以“烂人”自居,说自己就是孤家寡人一个,常常自暴自弃,得过且过,劳动改造“拈轻怕重”,教育改造“吊儿郎当”,对别人的帮助毫不在意,对关心敷衍了事,民警多次教育谈话、心理辅导,沙某都是消极应对,他总将“我的人生就这样了”挂在嘴边。

可主管民警偏不信邪!“就要用一切力量让迷途之人向善向好,将其拉回正道”,沙某生日这天,作为“虚拟家长”的主管民警带着监舍其他“家庭成员”为沙某送上生日祝福,事前毫不知情的沙某惊喜之中显得有些手足无措。

他说自己在社会上“风光”的时候都没有人在意过他的生日,反倒是在监狱里,还能有“虚拟家”的成员记得他的生日,让他第一次感受到家的温暖。趁着沙某向民警表达谢意的机会,主管民警趁热打铁,以“家长”身份与他细聊起来,一点点打开了沙某封闭已久的心。

“真亲情”——终解心结重塑新生

沙某在外面还有一个弟弟,入狱前两人感情还不错,但因为自己坐牢的原因,兄弟俩便断了联系,民警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及时向监狱汇报了情况,在相关部门的努力下,两人终于在监狱会见中心见面了。

得知弟弟一直在牵挂自己,等待自己,沙某忍不住流下了悔恨的眼泪,他知道自己并不孤单,高墙外总有亲情在等待!自两人见面后,沙某重燃改造希望,整个人变得积极乐观起来,从“我的人生就这样了”转变成“我要好好规划人生了”。

目前沙某正按照自己的计划积极改造,一步步迈向新生之路。

亲情,是教育改造中最重要的力量之一,像沙某一样缺乏亲情关爱的罪犯还有很多,为此,四川省荞窝监狱以管教民警为“家长”,带领监舍罪犯组建成一个个“虚拟家”,积极营造温暖、和谐、友爱、安全的改造氛围,以亲情力量引领罪犯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仅创新了教育改造载体,更全面提升了教育改造质效。

四川省荞窝监狱

原标题:《改造小故事 │ 再见?还是再也不见吧!》

阅读原文

您可能还喜欢的
最新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