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是怎么引起的?小儿川崎病在80年代日本医生首先报道,并以他的名字川崎命名。
1、病因尚未完全阐明。曾怀疑尘螨传播的立克次体和疮疱丙酸杆菌是该疾病发生的原因,但未被证实;也有报道与逆转录病毒有关,曾在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发现与逆转录病毒相关的逆转录酶活性。患者HLA-BW检出率增高。因此,遗传易感性和感染可能是本病的病因。
2、川崎病急性期T淋巴细胞减低、循环T4细胞活化、T8细胞减少、B淋巴细胞活化。这些免疫异常可能由嗜淋巴组织病毒感染引起,而病毒对内皮细胞的亲和性可能是多发性血管炎的原因。
3、尸检发现冠状动脉是损害最多的部位,其他尚有主动脉、腹主动脉、颈动脉、锁骨下动脉和肺动脉,心脏有心内膜炎及心肌炎。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可致心肌梗死,常导致死亡。
川崎病会留后遗症吗
用X光检查血管(在血管中注入造影剂),可以发现冠状动脉中有无长瘤,长瘤的病例极少,而且大多数均可自然痊愈。
但是从整体上来说,什么情况的小孩会发生后遗症,或将持续多久等,目前医界尚未有任何定论,这非得等到得川崎病的小孩长到八、九十岁,资料齐全后才行,目前是无法归纳出结论的。
因此医生们也无法断言患此病的病人绝对不会再有问题,万一有何不测,岂不有遭人诉讼的忧虑。因此医生们才会要病人每年回医院做一次检查以减轻责任。
由于此病目前尚未明白究竟,因此有很多医生都在争相研究,竭尽所能地在搜集有关的资料。
有些医生除了要病人每年照一次心电图之外,还希望做一次心脏血管摄影。超音波检查早不至于造成病人太大负担,然而血管造影却不然。
而每一位医生尽管自己所做的检查并无任何结果,仍然会对病人强调其检查的重要性。
因此病患只要一朝感染川崎病,便会从此与医生结下不解之缘。至于究竟要与医生合作多久,则看病患母亲的判断了。
3小儿川崎病发病率上升
一种可能导致小儿死亡的心脏疾患———川崎病,目前其发病率在我国已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冬春季节,是该病的发病高峰期。这是记者近日在在京召开的中日“川崎病”研讨会上获悉的。为此,专家提醒家长和医生要提高警惕,一旦发现相关症状及早诊治。
川崎病是一种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婴幼儿中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尤其常见于1岁左右的儿童,因1967年日本医生川崎富首次报道而得名。据北京儿童医院心内科的相关专家介绍:目前我国小儿患川崎病明显增多。
调查显示,川崎病在北京地区的发病率已从1995年的19/10万上升到目前的30/10万左右。
4川崎病的治疗用药
川崎病(Kawasakidisease)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mucocutaneouslymphnodesyndrome),主要是以皮肤粘膜出疹、淋巴结肿大和多发性动脉炎为特点的急性发热性疾病。1967年由川崎富作用首先报告。
以后在世界不同种族中陆续有该病发生报道,但在日裔儿童中流行率最高,1979、1982年1985年日本曾有过三次大流行,每次持续6个月;在美国和韩国的一些城市每隔2~4年也流行一次。
我国也有川崎病流行,但流行情况未见详细报道。绝大多数患儿年龄在2个月至5岁,但也有成年患者。男女比例1.3~1.5:1,复发率2%~3%。
孩子若患了川崎病,应到医院接受正规治疗。若不及时到医院治疗,容易引起心血管损害,甚至导致严重的后遗症。因此,治疗的目的是在于避免造成心脏血管的并发症,尤其是冠状动脉病变。
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
是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与阿斯匹林。急性期给予高剂量阿斯匹林和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恢复期改为低剂量的阿斯匹林。
患儿若无冠状动脉异常,持续以低剂量阿斯匹林治疗2到3月即可停药。若有冠状动脉病变者则需长期服用阿斯匹林,直到冠状动脉恢复正常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