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奇闻趣事
原创“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是何意?竹子在古代为何是君子的代称

原标题:“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是何意?竹子在古代为何是君子的代称

常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细谈竹子为何颇受文人喜爱?

“竹”自古作为一种特色文化载体,就肩负着传承与发展历代文化作品的重任。可以说“竹文化”是在人们千百年的,生产实践中发展并逐渐兴起的。因竹子特殊的生长状态所以,内空、不易折断、成活率高等生长特点。经常被世人比喻成美好节操,并在诗文中占据一方沃土。

人们把竹子的形状特点比喻成年人的思想和精神状态。作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就要如同竹子一样,虚心、有气节、坚韧不拔。这种对竹子节操的崇拜,慢慢出现在古代的诗词歌赋中,给竹子这种多年生禾本科植物冠以特殊的美誉。

青青翠竹古往今来一直出现在文人墨客的作品中,与青松、腊梅并称为“岁寒三友”;同兰、菊、梅合称为“花中四君子”。在诗人的精心雕琢之下,竹子有了自己的喜怒哀乐。诗人面对竹子会发出内心的感叹,通过竹子以物言志。特别是处于人生低谷时,更会通过咏竹来激励自己。

古人爱竹“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在很多中国人的思想理念中,竹子是虚心无畏的代名词。竹子虽然不像牡丹那样惊艳绝伦,更不像松柏一样伟岸挺拔。

然而竹子却周身碧绿,一节一节的生长看起来特别结实。竹子的里面是空的,所以后人们赋予竹子虚心、有节的品格和坚韧不摧的精神。

1、青竹引发人生哲理经典不俗

自古文人墨客创作诗词时,经常将自然物品人格化,生长状态特殊的竹子更不例外。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学家苏轼,对竹子有着颇高的评价。而且他一生爱竹子之深也无人能比。曾有诗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可见竹子在他心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

苏轼的代表作《於潜僧绿筠轩》写出竹子的高风亮节和挺拔凌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全诗结构紧凑、语言细腻、情感丰富,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升华了对竹子清高气节的称赞。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热爱之情。宁可饮食上没有肉,住的地方也绝对不能没有竹子。诗人每天清晨看见了郁郁葱葱的竹林,才找到了人生的乐趣。诗歌的第二句用简单的词语写出了独爱竹的原因。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意思就是不吃肉人的身形上可能略显羞涩。但是如果没有竹子来不断激励自己,那么就会变得更加庸俗、没有气节。接下来的诗句更深一层表达对竹子难以割舍的情怀。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意思就是人瘦了可以增肥,但是作为一个有思想、有节操的人。一旦思想意识变得庸俗和懈怠,缺乏了竹子一样的气节,思想意识就会随着世俗所改变,就会使人完全颓废甚至无法挽救。

俗人听了诗人对竹子的痴爱非常不理解,于是便笑谈曰:“似高还似痴”。此时诗人用“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反问语气回答了“旁人”的疑问。既想用竹子来比拟自己的清高之名;又想饮食无度、奢侈豪华,试问人世间哪哪里能有这样的好事呢?“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既能够升官发财同时又能够修炼成仙的好事是不存在的。

2、竹子虽然普通却发人深省

苏轼学识渊博文采卓越,可称得上是北宋文坛的领袖。在诗、词、赋、散文、书画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成就。文风独特、豪放矫健,善于用夸张的手法通过一花一草,感悟人生的哲理。《於潜僧绿筠轩》作为代表作之一,写出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也写出了竹子无比高尚的气节。

《晋书·王徽之传》曾记载,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非常喜欢竹子。如果他居住的屋子周围没有竹子,就会立刻让人在空旷地方种上一片竹林。

有人不理解便问其原因,回答曰:“何可一日无此君!”。这里的“君”就是竹子,将竹子看作和自己形影不离的朋友,用拟人的方法将这种超尘脱俗的精神状态描绘的淋漓尽致。

苏轼的这首词简约质朴,借助古人的“何可一日无此君!”,使爱竹之情得到进一步升华。将竹子和每日不可少的食物相提并论,在人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相比较之下,得出“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的结论。生活在纷繁复杂的乱世间一定要有高尚的情操,时时警醒自己不要随波逐流,要坚守自己的气节像竹子一样威武不屈、贫贱不移。

《於潜僧绿筠轩》点明精神生活的重要意义,身体上的消瘦和精神生活的俗气孰轻孰重不言而喻。通过竹子来警示那些意志不坚定、缺乏气节的人。

指出一个人精神境界和思想品德尤为重要。一旦失去这种气节就会变成“俗人”,整日追求名利、斤斤计较、自以为是、得过且过,即使再精湛的医术也医不好思想上的“腐败”。

竹子清高不折的气节堪称君子

古人对竹子的评价很高:“虚心节高,久而不改其操,竹之美德也”。从古至今竹文化已经成为精神风貌的代表。看见竹子就立刻联想到不畏逆境、宁折不屈的高尚品格,已经被人们赋予博大的精神财富。

从古代的诗词歌赋中不难看出,人们爱竹子的凌霜傲雪;喜欢翠竹的挺拔修长;更仰慕竹子的坚硬有节。竹杆中空也成为谦谦君子博大胸怀的代表。

1、竹子的坚毅挺拔耐人寻味

古代文人在吟诗作对的时候也喜欢书画,很多描绘竹子的画卷或多或少的搭配几块石头,也从侧面表现出竹子相对恶劣的生长环境。从而表达出竹子具有绝美的神韵和顽强的生命力,竹的精神一直为诗人所赞誉和颂扬。

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郑板桥的著名诗篇《竹石》,让人们看见了竹子的坚韧和不屈。“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措辞紧凑慷慨大气,字字写出竹子的坚韧和顽强,通过拟人的手法把竹子性格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

《竹石》的标题犹如一幅水墨画直接展现于眼前,字里行间赞颂着竹子的刚毅。“咬”、“立”展现竹子的生长像磐石一样坚强有力。

“立根原在破岩中”指竹子将自己的根深深扎在岩石的缝隙中,每长出一截竹身都要经历岩石的磨损,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还能够坚韧不屈的生长着,任凭邪恶环境的摧残和侵害,竹子依然坚韧不拔、岿然不动。

从“咬定青山不放松”写到“任尔东西南北风”,用了以物喻人的写法,通过竹子的顽强生命力比喻人的正直和坚强不屈,也表达了诗人绝不随波逐流的思想品德。

像竹子一样拥有顽强的生命力,绝不向恶势力低头的崇高气节,句句慷慨陈词展现铮铮铁骨,一首《竹石》将人类坚毅不屈的精神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

2、竹子全身是宝兼有茶余饭香

古人写竹子大都咏颂竹的气节,都写出竹子的威武不屈、坚韧不拔、中空有节,从这种生活状态中比喻人的性格和节操。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的《咏竹》直接把竹子搬到餐桌上,更显出竹子与众不同的“君子”气节。

“竹笋才生黄犊角,蕨芽初长小儿拳。试寻野菜炊香饭,便是江南二月天。”

竹子应季而生春雨过后破土而出,生长出来的样子就像小黄牛的牛角,蕨菜的嫩芽也开始生长出来,就像婴儿的拳头大小,人们将竹笋和蕨菜从山野中找出来,并烧制成香喷喷的菜肴。

诗人通过简短的文字将初春山居生活描写的形象生动。通过竹笋、蕨芽写出了早春的勃勃生机,描写人们寻常的吃饭使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跃然纸上,写满出了浓浓的生活气息,让人羡慕和向往。

3、赞竹之美更需要物尽其用

文人墨客赞颂竹子主要写他的崇高气节,他的宁折不弯。然而在日常生活中竹子的用处颇多,可以说从竹笋长成高耸入云的成竹,有成千上万的用途,竹笋可以食用、竹竿能做竹筒饭、竹帘、竹席、竹篱等生活用品中也离不开竹子,唐代吕太一慨叹自己家的竹子太小,不能被重用。

《咏院中丛竹》字里行间描写竹子的生长状态和独特用途。“擢擢当轩竹,青青重岁寒。心贞徒见赏,箨小未成竿。”诗人看见自己院子前的一片竹林有感而发,先将竹子的品格称赞一番,“擢擢当轩竹,青青重岁寒。”

窗前的正在生长的丛竹,挺拔秀丽、不畏严寒,用自己坚毅的韧劲儿在茁壮成长。

后两句引发自己的内心感慨“心贞徒见赏,箨小未成竿”。引用《史记·高祖纪》中“高祖为亭长,乃以竹皮为冠”的一个典故,感慨丛竹还没有长大成才,却不能够得到重用。与唐代诗人张汯所写的“叹息为冠小,良工将奈何”有异曲同工之意。

竹子挺拔清脆、伐而复生、不畏严寒、不惧酷暑征服了无数文人墨客。古往今来写竹、颂竹、赞竹的诗不计其数。有“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的绵绵情意;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的勃勃生机;“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的坚定友爱。无一不表现出竹子挺拔的身姿和高傲的气节。

结语

古人写诗喜欢通过以物喻人。通过竹子的生长状态来描写人生境遇,用竹子的空心来比喻人的谦逊谨慎;用竹子的挺拔身姿代表人的正直不阿;通过描写竹子恶劣的生长环境来比喻封建社会动荡的证治局面。诗人身处这样的局势中,一定要坚守自己的初心,坚韧不拔威武不屈。

自古文人入仕者居多,通过科举考试一展自己的伟大理想和证治抱负。然而身处波涛汹涌的朝堂之中,很容易被眼前的富贵荣华所迷失。

诗人借竹来不断激励自己,在起伏不定的人生旅途中,一定拥有有竹子一般的高洁品格,才能无愧于自己无愧于人生。

【参考文献】

王利华《环境史视野下的自然物种人格化——中国古代文人与竹子的心灵交契》

李银昭《高山仰止松竹梅——读陶武先“岁寒三友”有感》

顾朴光,顾雪涛《贵州画竹名家孙竹雅》

朱庆和《“竹”趣拾珍:中国文化里的清音响节》

王紫瑞《古代河南地区竹子的利用及影响》

责任编辑:

您可能还喜欢的
最新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