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奇闻趣事

  7.穷则变,变则通

  《反应》篇说“其不言无比,乃为之变。以象动之,以报其心,见其情,随而牧之”,就是当我们说服某人时,他不搭理我们,我们就要变换方法,动之心,见其情,然后控制他。《飞箝》篇说“世无常贵,事无常师。圣人无常与,无不与;无所听,无不听”,这句话则说,世上没有永恒的富贵,也没有固定的师法对象,我们要做的就是当变则变,搭建大路,准备通罗马。

  8.扬长避短

  《权篇》说“是故智者不用其所短,而用愚人之所长;不用其所拙,而用愚人之所工”,这个世界聪明的人太多,成功的人却很少,主要是因为他们不会合理使用自己的才能。我是一个信奉“天才论”的人,为了不成仲永,作为天才只需要扬长避短。天才才智不缺,唯一缺少的就是“愚人”的勤奋、坚持。做到扬长避短,成功就指日可待了,田忌赛马是也。

  9.说话是一门艺术

  我们每天都在说话,但是也有说错话的时候。海明威曾说:“我们花了两年学会说话,却要花上六十年来学会闭嘴。”说话其实是一门艺术,《权篇》说“故曰辞言有五:曰病、曰恐、曰忧、曰怒、曰喜”,说客忌“五言”,言有忌讳,杨修之死是也。又“古人有言曰:‘口可以食,不可以言。’言者,有讳忌也。‘众口铄金’,言有曲故也”,三人成虎,众口铄金,是也。这对我们当前来说,是很重要的,尤其要注意社会舆论。有些东西是错的,但是说的人多了,就成真。比如挫折的“挫”该读去声,但是有些地方读成阴平;氛围的“氛”读成去声的比比皆是;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的“筵”读成去声的也很常见。我认为长此以往,以后的现代汉语词典就可能把大众的、错误的读音订正为标准音了。

  10.九层累土,博采众长

  《抵巇》篇“经起秋毫之末,挥之于太山之本”;《符言》篇“高山仰之可极,深渊度之可测”,只要我们注意细节,一步一个脚印,高山也可以攀越,深渊也能抵达。任何好事、坏事都是积少成多,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又《符言》篇“以天下之目视者,则无不见;以天下之耳听者,则无不闻;以天下之心思虑者,则无不知。辐凑并进,则明不可塞”,积累多,博而不偏,博采众长,方能明心控全局。“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由少而多,厚积薄发。

  11.持之以枢

  《持枢》篇“持枢,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之正也。不可干而逆之,虽成必败”,此处强调我们要抓住事物的关键部分,然后顺从他的本性,依实而行。《吕氏春秋·重己篇》说,力大如乌获,也不能拉着牛尾,使牛倒着走。但是一个小孩子却可以牵着牛鼻子,想把牛往哪赶,牛就往哪里去,这是顺从牛的天性的缘故。

  12.交友之道,振穷趋急

  《中经》篇曰“中经,谓振穷趋急,施之能言厚德之人。救拘执,穷者不忘恩也”,善于救别人于困窘之中,在他人遇到苦难时,伸出援手,使对方脱于苦难,被救之人就会对你感恩戴德。“远亲不如近邻”,雪中送炭是也。我国战国时期“士为知己者死”的风气也是这样。孟尝君救济冯谖、管鲍之交是也。

  13.民主证治,反抗君主

  《符言》“用赏贵信,用刑贵正”,这句话强调赏罚分明,奖赏要守信,惩罚要公正。《出师表》“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商鞅立木取信是也。

  《抵巇》“世可以治则抵而塞之,不可治则抵而得之”,这句话强调世道如果还能治,就运用抵巇之法采取措施来弥补,使之走上正轨。如果不可治,就运用抵巇之法,循其缝隙毁掉它,然后重新建立一个新的秩序。欧洲17、18世纪启蒙运动中,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是也。

  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在清溪隐居着一位世外奇人,据说他一生只下过一次山。此人虽然终年在深山峡谷之中采药修道,未曾直接涉足红尘半步,看似超然于世外,但他却对山下的世事了若指掌。

  他足不出户,但他却有能力把天下运筹于深山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他一举手一抬足,足可惊天动地,这是因为他是历史上最牛的老师,培养出了四个牛气冲天的学生。假如没有这位名师和他的四位高徒的精彩表演,春秋战国的历史将会黯然失色,诸子百家的争鸣也会索然乏味!

您可能还喜欢的
最新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