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可以在手机里学习 1.中班教养笔记今天上午,中班的孩子们进行跳绳比赛。比赛结束时,胜负定出,胜的队欢欣跳跃,输的队神情黯然。输队中,同哲蹲在地上抹起眼泪来。因为已到离园时间,所以我只{是安慰他几句,就忙着迎接家长。回家的路上,我眼前一直浮现着同哲被奶奶接走时红红的眼睛和郁郁寡欢的神情。不知怎的我的心里沉甸甸的,就像压上了一块石头。“不能让孩子输了就哭!”心底有个声音告诉自己。
下午,我早早来到幼儿园等待同哲的到来,过了好久,才见他耷拉着头,一语不发地走进幼儿园、走进活动室、走到痤位边坐下来。我微笑着蹲在他的面前,轻声问:“怎么了?同哲,还在为上午比赛时输了不高兴吗?咱可是一个男子汉,不能因为这一次输,就哭,输了怕什么,只要继续努力,输就会变成赢!……”
下午教育活动时,我和孩子们又围绕着“输或赢”这个话题展开讨论,孩子们畅所欲言、
尽情讲述着自己会如何面对输赢。其间,我也会适时加入一两句进行引导。渐渐地,我发现同哲紧皱的眉头舒展开了,眼睛里重新有了光彩。“同哲,你来说说吧。~输了不能哭,要坚强、要相信自己,只要再努力、再加加油,我们肯定会赢!”说完,同哲叉作了一个胜利的手势:“耶!”“哈哈哈……”班里响起了欢乐的笑声,我也开心地笑了。因为,我相信“输”的阴影已影响不到我的孩子们了。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的我,真心希望每一个孩子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输时不哭,学会坚强,有愈挫愈勇的劲头……2.中班教养笔记常常有一些孩子喜欢追随在老师的身后,问长问短,这些大多是一些性格外向的孩子,他们乐于交往,也善于交往,也愿意主动与人接近。当然,也有那么一些孩子,总是喜欢在远处张望,这些大都是那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语、羞于与人亲近的孩子。其实,透过每一天出去活动时的排队就能够看出来。因为,每一天下去晨间锻炼或者是中午出去散步时,老师都会要求小朋友排好队再下去,而且这时候的排队是没有队形要求的,小朋友们能够任意排到队伍当中去。那些热情的、大胆的孩子常常很快的跑到老师的身后或者争着来拉住老师的手,也经常会出现几个孩子为排在第一个而争吵的状况。而那些不善于表达、内向的孩子即使她也想和老师在一齐,她也不敢这么做,她们只会远远的,默默地看着其他小朋友争相跑到老师身后。尤其是像王莹这样新来的、内向沉默的小朋友,每次排队她都看着多多、伊伊这样的小朋友为谁排在第一个而争吵,她就默默地排到队伍的中间,沉默不语地看着其他小朋友和老师。我想,她就应能注意到,我每次睁大眼睛看着他,每一天早上主动热情地与她打招呼,可她此刻除了能默默地和我说再见意外,没有感受到她对其他人的大胆交往。
有一天下楼去游戏的时候,和往常一样,多多、茜蕾、伊伊这些小朋友又很快地跑到我的面前,"老师,我是排第一个的。"多多着急的说。"老师,我想排在你后面。"伊伊也大声地说。"这天,我请王莹排到老师后面,好不好。多多,你到中间当队长,伊伊,你去队伍最后当队长,帮老师看着前面的小朋友吧!"王莹很快地走到了队伍的最前面,我主动拉着她的手出发了。
到了楼下操场上,我们要做切西瓜的游戏。又到了拉成圆圈一齐做游戏的时候了,许多小朋友又开始挤在老师身边,多多第一个及在我身边,王莹每次都不是挤在我的身边,而是在距离我几个小朋友的位置,我笑着看看她,她也默默地看着我。但是挤在老师身边的话能够拉着老师的手做游戏,许多小朋友都是很愿意这样做的。在这次户外游戏中,王莹就这么一向默默地看着我,我每次也都是对她笑一笑,这时候,她也出现了一点害羞。
第二天早上下楼去晨间锻炼,我有主动把王莹叫到了我面前,依然排在第一个的位置。到了场地上,我先带领孩子们绕操场小跑了两圈,小朋友们就一个个自己锻炼去了。中午吃完饭,看着时间还早,我准备带孩子们在幼儿园里散个步。又到下楼排队的时候了,孩子们又开始从各个方向往老师这边走了,忽然,我看到了穿着红色衣服的王莹,她这次居然主动站到老师面前来了,我分明看到她嘴角有一丝笑容,依然有些不好意思。我的心中陡然有些兴奋,我的努力最后看到了一线成功。
此刻我也会经常有意无意地在小朋友们面前间接地或直接的表扬她,就一向这么耐心地等待着她的主动。
也许这只是一个小小的突破,透过支持以恒的努力,我相信以后她会慢慢走进老师,再慢慢走近小朋友中间去。
学会耐心、细心地守望,时间会悄然给予我们最甜美的微笑。3.中班教养笔记我所带班里的汤xx,是个漂亮文静的女孩。记得小班刚来幼儿园时,她是所有新生中哭的时间最久的一个,性格比较内向。现在读了中班,不哭了,而且上课时还能积极动脑举手发言,下了课也能和几个要好的小朋友一起玩,和老师说说话,进步不少。可是就是一样,不愿做早操,宁愿手里拿着器械但就是这么站着。几位老师不知为这做了多少思想工作,但仍不见效果。后来,我们也便达成了默契,不再强求,怕引起她另外的不良反应。但是没想到,这个星期三当我带着孩子们下楼做操时,惊喜地发现在不知不觉中汤妹妹拿着花样操的器械竟然和大家一起做了起来。我和俞老师用目光交流着,我们假装没发现,怕她害羞又不肯做了,只是用余光一直注意着。早操结束后,当她和其他小朋友一样高高兴兴把器械放下后,我才上去拥抱了她,表扬她今天的进步。她马上变得很羞涩,但眼里流露出的是无比的快乐与喜悦。我们并且约好,以后她每天都会跟着大家一起做操。果然,以后的几天她的确做到了。
这件事再次使我明白,教育需要“顺其自然”,这样可以使教育变得容易,而且又符合自然规律。年龄和阅历往往是_象力的绳索,而浪漫的童心才是充溢着想象力的。因此,为了保护我们的孩子,请不要过多的要求他们,更不要对其强求。保持童心,让人生展示生命最丰富的活力!
4.中班教养笔记今天下午,在孩子们进各个区角活动的时候,几个孩子一下子涌到娃娃家,不一会就传来孩子们争吵的声音:“我当爸爸,我先来的!”“不行!我也要当爸爸,我从没当过爸爸!”原来是马志宏和张子旋为了当爸爸争得面红耳赤。只见张子旋一手抓着围裙,一手紧拿着小锅,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谁也不让谁!看着看着我萌发了看看他们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于是,我躲到不远处观察。不一会当妈妈的欣宜也过来了,她想了想说:“你们俩个一人当一会吧?”这时马志宏也想出了办法:“要不今天你先当爸爸,明天我再来当爸爸,好不好?”其实,每个孩子都会遇到难题,孩子之间也难免发生争执,我们总是希望孩子能够绕过这些烦恼,并努力为孩子铺平前进的道路。然而我们却忽略了,恰恰就是这些小小的,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问题,给了孩子宝贵的发展机会,使他们学会处理与同伴交往中.出现的问题,学会了交往技巧。因此,不妨再发生问题的时候多一份耐心,多一点等待,多给孩子一点解决问题的空间。5.中班教养笔记新学期开始了,我们中班迎来了6名新生。为了让他们更快的适应新环境,同时让新生和老生更快的融入到一齐,第一周我们并没有进行过多的教学活动,大部分时间都在做一日常规训练和自由活动。一日常规训练是幼儿每学期入园务必要进行的,更何况我们班又来了这么多的新生,他们需要更多的了解与适应。
透过一周的适应,我们班的十个孩子真的让我很欣慰。他们的表现很棒,出乎意料。很开心在他们入园的第一时间展示出自己的闪光点,我需要做的就是着手于他们的闪光点,放大他们的闪光点。
一向以来我都坚持让孩子快乐、自由的发展。我期望他们长大后回想起幼儿时光,有很多完美、开心的回忆。6.中班教养笔记今天户外活动结束后,小朋友们排队喝水,来了一阵吵闹声,保温桶旁的几位小朋友喊着:"要排队!要排队!"我连忙赶过去,原来是有位小朋友张开双手,当在了杯子柜前不肯走,其他小朋友们被挡住了,挤在一起乱成一团。我把那位小朋友拉开,他却僵在那里不肯走,还大声哭喊起来:"妈妈,妈妈!"我耐着性子对她说:"老师不批评你,只是想知道到底怎么了。"这时其他小朋友七嘴八舌地说:"他不排队!还插队。""他还推我!"听到孩子们纷纷告状,那位小朋友继续大声的哭喊。"真是这样吗?我相信你不排队是有原因的,你把你的理由说给大家听听吧!"听了我的话,那位小朋友擦了擦眼泪,慢慢停止了哭喊,还略微带点哭腔地说:"我口渴,我不要排队,他们太慢了。""小朋友你们渴吗?""我们也很渴。""小朋友们都很渴,这该怎么办呢?谁愿意让他排前面?"这时有一个小朋友愿意让那位小朋友排前面,我表扬了这位小朋友。然后其他小朋友也跟着说愿意。"你看小朋友们对你真好!"那位小朋友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我下次也让小朋友排我前面。"这件事后,我引导孩子们讨论我们的队为什么总排不好,他们很快的找到了有人插队的原因,我们又讨论怎么才能把队排好。
通过这些活动我深切的感到:幼儿的常规习惯养成非一朝一夕,需要有重点的关注、教育,并采取多种方式去进行培养。另外,常规教育也要因时而异、因人而异、因事而异,不能死守。7.中班教养笔记有一种幼儿读物叫绘本,是非常好的教材,它可以提供幼儿许多思考的空间和内容。比如最近,我们班在欣赏《为什么不能》的早期绘本,它里面讲述到了几种小动物因为自己不具备的本领而产生的疑问,小青蛙望着蓝天问妈妈:“为什么我不能在天空中飞?”小鸟又想:“为什么我不能在水里游?”小鱼想的是:“为什么我不能在沙滩上晒太阳?”而小乌龟也想在草地上蹦蹦跳跳地走路;小兔子希望像小猴子一样在树枝上荡秋千;小猴子希望上幼儿园。这些小动物个个都希望自己能拥有别人一样的本领,却忽视了自己的长处。为了能使幼儿理解绘本的图意,明白绘本所蕴含的道理,我采用观察—猜想—分享的方法,让幼儿先观察仔细画面,发现画面上主人公的表情、动态等,接着猜想它们可能出现的情况,它们之间的对话,最后大家一起讨论分享。这样做的结果是:每个幼儿都能用自己的各种感官去体验、去发现,然后组织语言去表达,在这一系列的动用感官的过程中,幼儿的思维得到发展,幼儿的创造潜能得到开发,同时还养成了良好的思维习惯。幼儿园的语言教学,涵盖了丰富的可供幼儿吸收的内容,具有极大的价值。只要教师组织引导得当,那么对幼儿是非常有意义的。
8.中班教养笔记在平常的教育教学中,我们总是会表扬孩子的。但如何有效的表扬孩子成了难题,是不是仅仅一句你真棒就能激励孩子的内心呢?一、你知道的真多
仔细分析一下,当我们看到孩子上课回答对很难的问题时,我们经常是脱口而出:你真棒、你真聪明。这些话语里面还会带有赞叹的成分。我们随口的夸奖,可能会带来怎样的消极影与其对孩子说你真棒,不如我们换一种说法:你很努力。这样有针对性的表扬,孩子可能就会觉得自己应该多看书,多长知识。更能激励孩子积极向上,更会选择有挑战性的任务。
二、你很细心
首先要对孩子做事情的整个过程有所了解。有的时候可以亲眼看见孩子的良苦用心和付出的努力,当你在表扬孩子的时候,不妨详详细细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描述出来。比如孩子做完值日生后,可以说:“你擦桌子的时候很细心,来回擦了两遍。每次从厕所里出来,也不忘记要带抹布。这样就把孩子在做值日生花费的辛苦一一说了出来,愉快自信的笑容立刻就会洋溢在孩子的脸上。
三、把夸奖当“预防针”
夸奖不仅仅是事后对孩子的肯定,有时候在预见到孩子对某些事情可能有抵触时,可以事先夸夸孩子,用表扬来打预防针,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疗效”。
对于一些挑食的孩子,可以事先这样说:我发现xx和别人真的不一样的,别人不喜欢吃蔬菜,他却特别爱吃蔬菜。然后,你会发现他真的会把蔬菜全部吃完。
夸孩子不能光用你真棒,你真聪明。试试一些有创意的夸奖吧!9.中班教养笔记幼儿园楼道的墙壁上有27块形状不规则的木板,一头是尖尖的,另一头宽宽的。乍一看,它们颜色和形状嵌在墙壁上显得很不美观。但只要因材施艺,这些木块就可以变成公鸡、老鼠等小动物的头和身体,变成萝卜、蛋筒某些食物,还可以变成房子、火箭等建筑和工具……以往我们布置公共环境时从设计、制作基本上都是老师一手包办的,儿童基本上不参与。忽视了儿童主体性,浪费了环境创设对孩子隐性的教育价值。于是我们一改以前的做法,在布置楼梯环境时让孩子做主人,引导幼儿与木板的形状进行对话,发现木板形状与生活中各种物体间的关系,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为木板先生进行个性化设计,引发小朋友一起来参与幼儿园墙面设计的活动。通过老师引导,孩子发现了木板形状与公鸡等物体间的关系,与木板先生的不同形状积极对话,成功激发孩子们为其它木板先生动脑筋设计漂亮独特造型的愿望和兴趣。在整个活动中,孩子始终保持着积极、投入的状态参与活动。通过孩子们根据木板形状进行合理想象、添画,为木板先生设计出动物、植物、建筑、工具等各种各样新颖的造型。
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获得了看待周围事物的新方式:在我们身边的环境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物体,这些看起来不起眼,和其他事物也没什么必然联系的物体,但只要换个角度思考,加一点创意,就会惊喜的发现,美就在我们身边。
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获得了改变周围事物的新经验:根据物体的形状进行合理想象、添画,可以变出许多意想不到的创意造型。在这个活动中,巧借设计师之手,引发孩子发现木板先生的形状与周围物体之间的关系,与木板先生的形状进行对话,产生兴趣和探究渴望。
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进一步体会了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本次活动引发幼儿欣赏与感受木板形状的美的同时,注重孩子生活经验的个性化表达与创造,鼓励孩子用自己创作的艺术作品来美化幼儿园的墙面上的木板,通过自己对活动的参与与创造,来设计幼儿园墙面环境,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进一步体会到了美术活动与美化我们幼儿园环境的关系。
以后我会在这次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经验,挖掘幼儿园和周围环境中教育契机,引导、鼓励孩子一起参与幼儿园校园文化的设计与制作,将幼儿是环境的主人这个理念落到实处,让孩子更好的通过活动获得自我证实和快乐,更好地体会艺术与环境、生活的关系,激发孩子对美术活动的兴趣。10.中班教养笔记在幼儿园中常听到家长在接孩子的时候问:今天你学什么了?你怎么就学不会呢?你瞧某某某画的多好!你看看你画的那是什么呀?诸如此类的话语。家长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孩子对这些话,就不容易接受了,我认为比较有效的做法是多给孩子一些鼓励。曾经带过这样一个孩子,在中小班的时候一直都是让老师头痛的孩子。教什么,怎么教,就是学不会。也从来都不大声说话,更不要说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了。从小班到中班就没有画出过一张完整的画。每次都是老师手把手一边讲一边手把手的教他把画画完,再教他一笔一笔的涂色。但是,老师和家长没有放弃。我们共同配合,共同努力,坚持不懈的一直鼓励孩子。只要他在某些方面有了一点点的进步,我们就会及时表扬他,告诉他,他哪些地方做的好,哪些地方有进步了,还有哪儿能做的更好。就这样,经过数年的努力,孩子终于建立起了自己的自信心,也越来越勇敢了,越来越爱表现自己了。去年妈 妈告诉我们九九小学毕业后考上人大附中了。我们都为他感到骄傲。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对班上的孩子从不做太苛刻的要求,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孩子的自信力和健全人格,我始终坚持以鼓励为主,毕竟,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和弱点,如果家长和老师经常通过横向比较评价孩子,甚至用责怪的口气教训孩子,说孩子不如这、不如那,孩子很容易产生自卑感,其天性和创造力可能会被抑制。特别是对那些性格比较内向、表现渴望不太强的孩子,多给予鼓励显得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