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季节是她们最快乐的时候。在那个黑洞伙房里,烧起火塘,吊锅里煮一条鱼,一块白豆腐,一些青菜,萝卜搞得辣辣的,烤着大火,吃着喝着,头上热汗大气冒,日子象神仙一般。婶娘说:"辛苦做,快活吃。粗茶淡饭,吃得饱,吃得舒服就要得。"我要是回去就陪她喝一杯,我的酒量在婶娘面前甘拜下风。
婶娘生育了好几胎,老大老二是女儿,下面生了一个儿子夭折了,又生一个女儿。小女名叫晓莲,聪明伶俐,长得十分漂亮,讨人喜欢,读书成绩特别好。养到十二岁因有先天性心脏病,医治无效死了。患病的后两年休学治疗,常常心慌气短,口唇青紫,腹部鼓胀,慢慢发展到心力衰竭,腹水。中药,西药不断,严重后住院也控制不了。死的那天晚上,我们一家人守护在床边,她一会要坐起来,一会要躺下去,翻来覆去都不行,五更后落气了,眼睛睁得老大。
可怜,想吃的东西不能吃,想喝的东西喝不下。饿着肚子走了。一家人悲痛欲绝,哭得肝肠寸断。婶娘说:"晓莲最听她姐的话(我爱人她嫂子)叫霞拂上她的眼睛。"爱人用手从晓莲额头摸下,眼睛果然闭上了,爱人说摸的时候已经冰凉刺骨。叔叔和我们强忍悲哀准备后事,婶娘和奶奶哭得死去活来,天昏地暗。
那一年,奶奶也去世了。
我向婶娘表白了没反对 我与婶娘的荒唐事全文
农村封建思想总想生一个儿子,婶娘和叔受了两次儿女夭折的打击干脆不生,响应计划生育号召接扎了。老话说,兄有子弟不孤。我们兄弟有四个,父亲答应过继一个给叔。兄弟分家时,小弟同意跟婶娘。那时,我和二弟已经结婚生子,堂妹出嫁,三弟,妹妹,小弟还在读书。叔和婶娘就把小弟接过去了,初中毕业,小弟就到外面闯天下,历经艰难困苦。
婶娘从奶奶那里学得一手做饭,炒菜的好手艺,她炒的菜你不想吃饭也想吃两碗,该辣的辣得冒火,该清淡一点的清淡,该咸的菜咸一些,反正适合农村人吃。煮饭不管几多人用大锅煮,锅巴一指厚,金黄金黄的,香喷喷的。周围邻居有事办酒席多请她煮饭。
我总是建议吃清淡一点,怕他们得高血压。婶娘和叔说生产的人出汗多,吃淡了做事没有力气。似乎也有道理。
婶娘腌制的各种小菜特别香翠,尤其是香油浸的辣椒丝,腐乳豆腐,颜色和味道鲜美,这是我们家祖辈传下的"名牌产品。"在她和母亲手里得到发扬光大。
做为一个农村老百姓有婶娘这样能做、能吃、能喝、能睡、勤俭节约、艰苦朴素,日子过得就滋润。什么小康大康的有此足矣。我想,象过去一些文人雅士、达官贵人喜欢过隐居田园生活,大慨如此吧?
看看城市人生活,上班、加班没日没夜,没有钱的人挤公交车,挤地铁,有钱人坐小车等待堵车。吃的是有毒蔬菜,喝添加剂饮料,吸污染气体,人与人没有信任感,没有安全感,生活没有一点原生态的环境,过得艰难。
外出务工人员一年到头挣钱,过年的时候回去买粮食,买油盐,给孩子学费,春节充大款,请客送礼、打牌豪赌,结果走的时候依然空空如也。有几个象婶娘和叔这样勤耕苦做,有几个日子过得象婶娘这样滋润?只不过是图虚荣,爱面子罢了。当然,有一部分人靠务工富了,那样的人是有农民的品性,吃苦耐劳,勤俭节约才有致富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