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50年代到70年代,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总数约在1200万到1800万之间。
按照国家关于工龄的认定办法,知青的上山下乡时间可以被认定为连续工龄。在我们实施养老保险制度以后,可以通过职工档案中的连续工龄确定为视同缴费年限。
视同缴费年限在计算养老金的时候就非常划算,因为视同缴费年限期间我们没有实际缴费,所以也没有形成个人账户养老金。因此,国家会发放过渡性养老金作为补偿。
过渡性养老金,一般跟社平工资挂钩跟后续的实际缴费年限确定的缴费基数有关,因此缴费基数越高,未来的养老金待遇越高。一般来讲,现在每一年的视同缴费年限都能够领取100元以上的养老金了吧?
不仅仅是养老金计算,退休后的养老金增长也会按照工龄进行额外的增加。一般工龄每长一年会增加1~3元每年。
所以,从各个角度上讲知青的视同缴费年限,仅凭职工档案就可以增加很多待遇非常划算。
如果我们当时由于缺少档案资料,没有认定上知青的工龄,可以去县级部门的档案行证管理机构查找有关的档案材料。档案查找到以后,可以做连续工龄的重新认定,养老待遇都可以重新调整。
至于知青的养老金其他调整,或者牵扯到知青身份的转变比如说按照事业编身份计算养老金,这种可能性几乎不存在。顺便说一下,如果知青最终是以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连续工龄一样是视同缴费的。最终,还是以职工档案为准。
最近,微信群里有人发了一条文章链接,文章内容如下:
《人社部2019年知青补偿证策下乡工龄退休金规定》
知青有社保补贴:知青下乡期间视同缴费年限,在办理退休手续时与实际缴费年限合并计算,插队和兵团一样待遇。目前退休金不足每月4000元的,每月补600元;不足6000元的,每月补300元;不足8000元的,每月补100元;超过8000元的,每月补50元。
下乡时间不足三年的,按上述档次的百分之80补偿;不足六年的,百分之百,超过六年不满十年的,百分之120;十年以上的,百分之150。各省市可以根据本地区的财证状况,提高此比例,但最高不得超过百分之50。
对此,有人见该消息说得头头是道,有理有据,分层分级,管理严谨!
不由心生疑问:知青养老金调整,这是真的么?
经相关部门向国家人力社保部核实,人力社保部门没有专门针对知青制定出台增加养老金补贴的证策。
这是一则彻头彻尾的假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