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MBTI的朋友一定要去看《长安三万里》。李白和高适两个性格完全相反的人,在电影里表现出一个典型ENFP和一个典型ISTJ。”
“INFJ一定会看懂的图片。”
“光速区分自己是N人还是S人。”
作为性格测试的代表之一,MBTI是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的简称,共有四个维度:“精力的来源——外倾(E)/内倾(I)”“认知方式——实感(S)/直觉(N)”“如何做决定——理智(T)/情感(F)”“如何应对外部世界——判断(J)/理解(P)”。四个维度如同四把标尺,每个人的性格都占据标尺的某一个点,而这个点越靠近端点,个人偏好就越强。两两搭配,形成了16种MBTI人格类型。
作为一种人格类型理论模型,它最初在“二战”时期被美国证府用以了解新兵的性格特点并根据测试结果分配合适的行动任务,后续又被大量的高校、企业引进,用以招聘人才、组建团队。比如,内倾型(I)人格更善于独立思考,常常自我反省以求进步,直觉型(N)人格则更关注抽象概念和未来,情感型(F)人格在做决策的时候更加依靠情感和价值观,判断型(J)人格则追求明确的目标,有条理,有组织。因此,INFJ人格被认为更适合从事心理咨询、教师、社会工作者、艺术指导等方面的工作。
“认识你自己”是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相较于以往高深的、思辨性较强的哲学回答,性格测试给了人们一个全新的计算主义视角的答案——用详细的百分数锚定“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性格测试结果不仅会告诉人们是16种人格类型中的哪一种,还会详细告知人们每个类型的倾向程度,比如60%的外倾型,78%的实感型,72%的情感型,69%的理智型等等。因此,“认识自己”不再漂浮,简单的数字帮助人们把无法用文字概括的人格特征展现出来,也更容易在社交平台上广泛传播。
这种人格测试虽然将人分成不同的类型,但并不讲求优劣之分。比如常常引起争议的“内向的孩子不如外向的孩子”的观点,在人格测试中被定义为“外倾向人格”与“内倾向人格”。两种人格是泾渭分明的,但每一种类型都有自己的优势,有更适合做的一些事情。从这一视角出发,人格测试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社会对不同类型人群的包容性。
测试过程中人们发现,简单的选择题问卷而不是真实生活的行动观察,让测试结果一定程度上夹杂了“我希望成为的人”的要素。因此,测绘出的人格有时是一种“理想型”人格。根据测试结果反照自身,相似的部分产生共鸣,还未做到的部分又激励人们朝这一目标努力。在比较相似与不同的过程中,人们不断朝着理想的自我靠近。
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仅通过性格测试了解与认识自己,还将其运用到日常社交活动中。现在的社交媒体平台上有大量关于MBTI人格类型的内容。例如,微博上有关“#MBTI”的话题阅读量已经超过38亿,互动量次数超过150万次。而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的用户简介里,除了性别、年龄的另一个标签是“你的MBTI是什么”。四个字母像是新型“莫斯密码”,俨然成了年轻人的网络接头暗号。因此,人格类型也就不再仅是一个测试,而承载了更多社会联结的需要。不少年轻人坦言,在与不同的人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你的人格测试结果是什么?”已经成为重要的破冰话题之一。有的人认为,四个维度中同类型倾向的程度越高,相处起来常常感到轻松融洽,而不同类型倾向程度更高的人则拥有完全不同的价值观和动机,因此有可能发生性格冲突。
不过,这样的交友分类方式同时也值得警惕。一方面,人与人的差异更多是程度上的,而不是本质上的。也许只是两三道答案的不一致,身边的人就被“塞进”了不同的交往“抽屉”。实际上,51%的理智型人格与51%的情感型人格在日常生活中又有多大区别呢?另一方面,如果在双方的人格类型有较大不一致的前提,仍然能够发展一段关系,人们反而更容易在这段关系中从彼此身上学到很多东西,是非常好的成长机会。归根结底,简单的人格分类是社交惰性在作祟——人们已经习惯为不同的人贴上标签。这种对人以及人和人之间关系的异化,让一个真实而鲜活的人无形中消失了。朋友成了“搭子”,关袭斏了工具,人成了手段。
同时,人的性格不是一成不变的,人格成长也依赖于相对客观地认识自己。这意味着人们不仅要意识到自身的优势所在,也要勇于接纳自身的不足。但是,由于市面上不少性格测试是以盈利性质为主的,很多测试结果含混且大多用赞扬的笔调来描述人格特征。因此,人们很难真正完全认识自己。同时,这种赞扬的笔调又更容易让人们坚定“我就是某种人格的人,我不需要改变什么”的想法。但如果明显地偏向某一个倾向型的人格,实际上说明相反倾向的人格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人们应当主动去了解和拓展自己的另一面,而不是懒于改变。认识自己是痛苦与挣扎并存的过程,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绝不是几分钟内完成的测试问卷就能够替代的。了解他人是需要岁月积淀与情感付出的双向交流,也不可能仅用简单的四个字母来衡量。性格测试可以成为认识自己的一个工具,人格类型可以成为人际交往的一个起点,但我们更需要用不那么效率至上的方式,去感受真实的自我,去接触那些具体的人。
恰逢毕业求职季,部分尚处于迷茫阶段的学生正在通过性格测试来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而一些企业也通过人格类型测试来筛选求职对象。比如一家互联网公司的营销事业部明确将“EN”型人格作为重要的参考条件。与其说这是一条强制性的就职要求,不如说它明确告诉了求职者某一个工作岗位特别需要拥有的某种性格特征。因为以往的招聘要求常常更注重技术性的要求而忽略性格的重要性,有时会导致员工严重的心理内耗,内部沟通也变得困难。而性格测试能够帮助企业吸纳不同类型的人才,让他们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不管如何,性格测试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但它也绝不能成为一个盖棺定论的图章,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成长,性格也是可以改变和塑造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不妨跳出性格测试的被“标签化”,让我们每个人成为更丰富、更具可塑性、有更多成长空间的人。
新华日报·交汇点实习生 谢逸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