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没有十六岁》
回忆起当年考中戏的场景,她说,就算在最基础的考核项目唱歌上,也没有优势,中戏喜欢大嗓门,而她是中音。“当时有人给我出主意,说我可以唱家乡的歌,‘天哦哦’那一类的童谣,我唱了,果然得了高分。”福建人说普通话很痛苦,考朗诵的时候,龚蓓苾就选了《猴吃西瓜》,学各种各样的猴,用语音表演掩盖语言的缺陷。
参加完中戏的考试,老师问她,你还去考北京电影学院吗?龚蓓苾在之前已经被友人叮嘱过,如果老师这么问,就说其他学校都不考虑了。但她当时还是说了实话,“我说老师,我从福建来一趟这么远不容易,还是要去考的。老师说你就直接回家准备文化课吧。我听了特高兴直接就回家了,我妈还说我好傻啊。”
人物摄影/新京报记者郭延冰
因为青春、靓丽的外形,1997年,还在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上学的龚蓓苾就与香港的一家经纪公司签约,接拍了偶像剧《京港爱情线》。当时她的经纪人正是如今唐人的老板蔡艺侬。1998年,龚蓓苾主演了电视剧《星星月亮太阳》以及动作喜剧片《杭州王爷》,成为“玉女”代言人。
B不想做花瓶,借《车四十四》转型
尽管学生时代就签约了经纪公司,但“玉女”路线并不是龚蓓苾喜欢的风格。在和香港公司约满后,龚蓓苾做了一段时间的“个体户”,没有经纪人,遇到片约就自己去谈。
直到2001年,她碰到了一部改变其人生的作品——由伍仕贤执导的短片《车四十四》。她放下“玉女”形象扮演了一个惨遭强暴,最后选择和全车人同归于尽的大巴司机。龚蓓苾同时也是《车四十四》的监制,那个时候,很多作品找她就是冲着她的外形,而她也厌倦了在剧中摆摆造型、谈情说爱的风花雪月,龚蓓苾想转型。“我一听到《车四十四》这个故事就很感兴趣,还跑去找了很多大巴司机聊天。那个时候我和伍仕贤还是男女朋友关系,我说咱们拍吧,我可以帮着出钱。”
其实,龚蓓苾骨子里的性格,很洒脱。中学时她曾经是全市百米短跑纪录的保持者,13秒多,在石狮市保持了十年多的纪录。“我那个时候在赛场上一走出去,根本都不看别人。我一直觉得玉女跟我的性格不搭,我性格中有很强的一面,《车四十四》才带出我一部分的个性。”
而该片也获得了第5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奖及美国圣丹斯电影节评委会特别表扬奖,并入选戛纳电影节。龚蓓苾的表演也得到了肯定。“那个时候去参加影展,观众见面会一些老太太觉得我很可怜,会过来抱抱我。包括我爸,以前他从没说过我演戏好,这次也夸我演得好。”龚蓓苾说,她很反感别人说她是“花瓶”,《车四十四》给了她一个突破,感觉门一下被打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