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在以前农村,经常会出现一些情况,比如小孩哭闹不止,往往不少家里老一辈会考虑是不是因为受到惊吓了,然后去找村里的一些会收惊的老人,在以前是个很常见的现象。
什么是收惊呢?收惊又称为喊惊、硩惊、收吓或惊著、拍著惊,属于古书所载或田野调查所见的,广泛的招魂仪式之一,故又称收魂、叫魂。
在汉人传统文化中所形成的疾病观,有相信魂魄分离会出现症状的,也有认为不小心冲犯神煞,导致心神不宁、起居不安等,这种不稳定状态即被认为魂魄失散,亟需借由收惊仪式使之快速恢复。
因为小孩子魂魄比较薄弱,周围突然出现大的动静或者响声,小孩子就很容易受惊,比如,突然的稍微大些的一声响,就可能惊着了;又比如,突然间被陌生人抱着玩,眼面前不见了熟识的人等。又或者,很多时候,可能在做梦中,梦到了什么,然后,被惊着了。
有的是受惊,这种情况安抚一会就好了,另一种就是掉魂,这就需要一些方法把魂魄收回来才能恢复。
接下来分享一下几个受惊、掉魂的判断方法:
1、掉魂:
孩子突然长时间哭闹不止,坐立不安,睡不踏实,眼睛无神,精神萎靡符合这些症状就是掉魂了,特别是眼睛无神,五六岁之后的孩子丢魂则会另外出现一个症状,就是每天在固定的时间段发烧,时间基本就是在傍晚之后,这种丢魂情况时间久了不仅眼睛无神,眼白还会泛黄。
小儿晚上莫名其妙起来哭,哄不好;眼眶周围发青;睡不沉;睡中老打冷战;或者老是昏睡你不叫他,他自己不会睡醒。发高烧、拉稀屎,多数是呈现绿色的稀屎。找医生吃药打针老不见好。
哭闹不止,坐立不安,睡不踏实;眼睛无神,精神萎靡符合这些症状就是掉魂了,特别是眼睛无神,五六岁之后的孩子丢魂则会另外出现一个症状,就是每天在固定的时间段发烧,时间基本就是在傍晚之后,这种丢魂情况时间久了不仅眼睛无神,眼白还会泛黄。这些症状可能就是掉魂了。
2、受惊:
判断宝宝是不是惊吓,你可以用手握住小宝宝的手,大拇指摁在小宝宝的手心里.感觉下小宝宝手心有没有明显的搏动感.如果有的话就是惊吓了.还有看小宝宝鼻翼及小嘴巴,是不是比平时色青。
眉宇之间是否会有一条青筋,小孩肠胃比较寒冷的时候眉宇之间也会有青筋。同时手心里看看有没有青筋或者是紫色血管暴露出来。
还有一个方法:三岁以下的小宝宝好用.你可以看下小宝宝的二拇指靠近大拇指侧有没有一条青线.青线从指跟到指尖,越靠近指尖表示惊吓越严重. 。
除了大的动静会惊吓到孩子之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过世的亡魂也会吓到孩子,因为家里添了后代,过世的亲人就会回来看看,不免就会惊吓到孩子。
惊吓,最容易吓掉魂。
小孩子的灵魂与肉体,正在融合中,两者融合的并不密切,所以,其实,很容易会被惊着,以至于掉魂。-----也就是说,小孩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在家里压根不注意的时候,就掉魂了。
以前也为不少人处理过,比如晚上莫名哭闹,睡不安稳,往往有时候收惊后,小孩就睡的踏实安稳了。
如果出现以上问题,有条件可以找专业人士处理,如果找不到,或者不方便,我这边也分享几个收惊处理的方法,供诸位参考。
1、请床神叫魂——帮把孩子走失的魂魄带回来
方法如下:
床帮神,床帮神,小孩儿没魂你去寻
远的你去找,近的你去寻
遇山你答应,隔河你应声
宝宝(叫宝宝的小名)回来吧(三遍)
如果家中还有家人在,就让对方站在门口配合,随声回应“回来了,回来了”。
念床帮神的时候,一定要坐在床边,用手拍着床帮一直念,一般念个三五遍即可,时间一定要在晚上,白天的时候效果不佳甚至没有效果。
2、衣服大米收惊
用穿过但未洗过的衣服包着大米(家常做饭的大米就行,大约一碗米的量),在头顶绕几圈,直接绕就行。倘若绕的时候再喊几声名字,比如,一边绕一边喊,某某某回来呀之类。绕完之后,衣服包着米继续放着,晚上放枕头边,睡上一夜更好。之后,大米可以取出来拿去烧饭煮粥用,衣服则拿去洗干净,继续穿。
3、小米收惊
趁着孩子白天睡了找到了小米,倒在碗里一定要满满的,然后找孩子的衣服包住,在宝宝的头上顺时针转七圈然后在逆时针转七圈,可以说话也可以不说话,可以说:宝宝乖宝宝不闹气,然后打开一看碗里有好大一个缺口然后补齐,继续上面的操作顺时针和逆时针各七圈,之后再打开看看有没有缺口,如果有那就继续补齐重复上述操作,直到没有缺口为止!最后把小米放在床头一夜就可以。
4、呼喊名字收惊
如果孩子因为动静过大受到惊吓,并且你还在场,一定要快速抱起宝宝,一手抓向虚空并抚摸宝宝的后背到头顶,不停的说着宝宝(宝宝的乳名)回来啦,要不停的重复个十几遍,在安抚一下孩子即可。
5、中医揉耳垂安神
小孩子晚上惊叫很大声,受到惊吓,严重的眼珠子会动。让他眼球回来给孩子定神。
一般受到惊吓,可以用两个手指头在小孩耳轮的外侧一点,轻轻揉他重量力度一样,当你揉耳朵的时候小朋友就开始安静了,揉到小孩开始安静睡下去,或者开始笑就可以了。
如果小孩子眼睛黑珠子往上吊的,揉耳朵的时候往下拉耳垂这边压重一点,往下拉一点就会慢慢回来,如果眼球是在偏下面,耳垂就轻轻往上推揉,往上稍微拉一点。如果小孩眼珠同时斜向左看,就把他对侧的耳朵耳轮揉拉一拉,慢慢眼睛就回来了。如果是向右看,就向对的地方拉揉耳轮。对侧位置用力些,斜相方位的耳朵就轻轻揉,眼珠就回来了。
6、握固安神
如果孩子还是哭闹不止,可以让孩子的小手张开,大拇指放进手心其他手指包住,形成握固,有安神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