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情感心理
雨水的初期弃流和利用

雨水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在城市水循环系统和流域水环境系统中起着十分重要作用。由于人类的活动造成植被减少或破坏,城市发展中不透水面积的增加,导致雨水流失量增加和水循环系统的平衡遭到破坏,并引发一系列环境与生态问题。我国许多城市水资源严重不足,而大量雨水资源却白白流失,雨水利用率不到10%。水及生态环境修复功能,强化雨水入渗,以增加土壤的含水量,甚至利用雨水回灌提升地下水的水位,可改善水环境乃至生态环境,总之,城市雨水利用是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减少城市洪灾的有效途径。也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若能将雨水利用与雨水径流污染控制,城市防洪,生态环境的改善相组合,坚持技术和非技术措施并重,因地制宜,择优选用,兼顾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标本兼治,则雨水利用会产生广泛的效益,并极大地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雨水收集利用技术

1、雨水的初期弃流

雨水的收集再利用要满足相应的杂用水水质要求,因此,雨水水质的好坏将直接决定雨水收集利用的难易情况。雨水径流流污染属于非点源污染,具有突发性和非连续性。一般认为中期和后期的雨水水质较好,但初期雨水的水质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普遍较差且变化较大。因此为了降低雨水回用的处理难度,通常在雨水收集利用工程中都采取初期雨水弃流。

(1)初期雨水弃流量

初期雨水弃流量应按照当地实测收集雨水的污染物浓度变化曲线确定,当无资料时,遵照《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06)规定可采用2~3mm径流深度作为屋面初期雨水弃流深度,5~7mm,作为地面初期雨水弃流深度。

初期雨水弃流量按下式计算

W1=10X8XF

式中W1-设计初期雨水弃流量:

5-初期雨水弃流深度,mm,水面集雨取0;F-集雨面积,m2。

对于特定的生态区域,弃流量取值还需要综合雨水水质、用水量和雨水处理工艺等进行判定。

同时上述规范还规定“雨水收集回用系统应设初期雨水弃流设施绿化屋面除外,土壤入渗系统宜设初期雨水弃流设施。间隔日以内的降雨不宜弃流”。

(2)雨水初期弃流方式及装置

目前,在城市区域进行大规模的雨水利用项目还没有很成熟的实际经验,初期雨水的弃流方案也没有确定的参照标准。就现有的国内实例看,雨水利用的方式偏重于采用通过土地入渗、回灌补给地下水,实现地域的水循环的间接利用法,避免对雨水进行深度处理,也可以降低运行费用。结合有关专家在国家体育场雨水利用设计中对初期雨水弃流方式的思考,将初期雨水弃流的常用处置方式概况如下:

1、直接引入绿地,不单独处置初期雨水。适用于初期雨水水质良好的情况。初期雨水中一般含有一定量的影响植物生长的毒素,这些毒素可能包括硫化物、盐分、总溶解固体等,甚至不适当的。当其不超过植物的容忍限度时,将雨水直接排入绿地就是一个简单可行的方法。

2、将雨水排入级配石料的过滤盲沟或多孔混凝土过滤板进行简单过滤。适用于初期雨水水质条件较好的情况,会相应带来维护和更换的问题。

3、采用分散式处理对初期雨水进行弃流,如在单个雨漏管或道路雨水收集管下安装分离设备。这种方法可去除粒径大于物质,适用多种初期雨水水质。分散式处理的未端装置形式各异,常见的形式有:

初期雨水弃流装置

在弃流装置内设有浮球阀,随着水位的升高,浮球阀逐渐关闭当手机到一定雨量后,浮球阀完全关闭弃流后的雨水沿旁通管流至雨水收集管道,已收集的初期雨水,在降雨结束后打开放空管上的阀门将其排入污水管道,对于道路雨水考虑到其埋设于地下,收集的初期雨水不容易接入污水管道,且大面积的道路收集的初期雨水荣誉对污水管道系统形成冲击,因此你可以考虑将收集的初期雨水排入适宜的渗透系统如渗井、渗透管沟等。这种装置构造简单实用,但需要一定的人工维护。

对初期雨水进行集中弃流,考虑到区域面积可能占地较大,各种汇水面分布复制,上述各种形式的分散式雨水弃流装置用量过多。若每个可能的雨水立管未端、室外雨水口均设置弃流装置,设计安装这些装置本身就是一大问题,用量多页使维护量增大,明显不具备经济可行性。因此还可以考虑采用在蓄水池附近设置专用的弃流池这种方式弃流初期雨水。

设置弃流池的优点是:

1、通过计算确定弃流池容积,可以将一定量的初期弃流,从而保证处理设备进口的雨水水质在一定程度内稳定。

2、设置方法简单可行。

3、设置位置不多,当然弃流池并非完美,其确定也是明显的不同部位的雨水通过室外雨水管道汇集,再流行一段时间后进入弃流池,然而不同部位的初期雨水流到弃流池所需的实际是不同的,所有就会出现弃流池近处的中后期雨水可能比远处的初期雨水更先到达弃流池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特别核算弃流池的服务区域,结合服务区域的管道布置形式决定弃流池的位置。必要时,也要通过改变场地雨水口布局和雨水管道布置形式,调整集流时间。

由上可见,弃流池增大了雨水弃流量,这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雨水收集利用的初衷,因此比较适用于雨量充足、全年需弃流次数相对较少的地区。

不同汇水面的弃流方式

不同的汇水面,由于其特点如径流污染程度,高程等各不相同,相应的雨水弃流方式也不尽相同。经分析归纳,各种汇水面可能采用的弃流方式如下:

屋面一般通过在雨落管上加设初期雨水弃流装置进行弃流当屋面有绿化时,通过绿化层收集到的雨水径流可以不金华弃流。但由于雨水中的不断累积可能阻塞雨水在土壤中的下渗路径,所以雨水绿化层应采取相应措施保证雨水的正常下渗,并应考虑选择耐淹耐旱植物。

路面雨水一般污染较为严重,可考虑在雨水口加设初期雨水弃流装置进行弃流当小区建有下凹式绿地时,可考虑将路面雨水引入绿地入渗收集,如当地年降雨量充足,需弃流次数少时,可考虑弃流池的方式进行统一弃流。

绿地的表层植被和土壤对雨水的一些污染物具有较强的截纳河净化作用,因此,绿地的雨水可考虑不进行初期弃流。但如同绿化屋顶,应采取一定的措施保持绿地的渗透性能,满足植被的生长条件。

运动场地篮球场、硬地网球场等汇水面如同路面一样通过雨水口收集雨水径流,因此其弃流方式可参考路面草地网球场、高尔夫球场、足球场等草地铺设的汇水面可考虑在地面下铺设级配石料的过滤盲沟或多孔混凝土过滤板进行简单过滤同时运动场地面积大,收集雨水多,初期弃流量大,也可考虑采用弃流池进行统一弃流。

停钞敗通过雨水口收集雨水径流,其弃流方式可参考路面当停钞敗的地面是渗透性铺装时,也可考虑在地面下铺设级配上料的过滤盲沟或多孔混凝土过滤板进行简单过滤。

当然,上述提出的各种汇水面的弃流方式并不完善。在实际工程中应综合考虑雨水收集区域的实际情况,整体规划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在此基础上确定适宜的雨水弃流方式。

雨水利用技术

目前雨水利用技术可分为以下几大类:分散住宅的雨水收集利用中水系统,建筑群或小区集中式雨水收集利用中水系统,分散式雨水渗透系统,集中式雨水渗透系统,屋顶花园雨水利用系统,生态小区雨水综合利用系统(屋顶花园、中水、渗透、水景)等。上述各系统技术关键在于雨水的污染控制、截污和储存。

雨水利用的途应根据区域具体条件和项目要求而定,一般首先考虑补充地下水、涵养地表水、绿化、冲洗道路、停钞敗、洗车、景观用水和建筑工地等杂用水,有条件或需要时还可作为洗衣,冷却循环,冲厕和消防的补充水源。在严重缺水时也可作为饮用水水源。雨水利用系统一般包括雨水汇集区、输水管系、截污装置、储存、净化和配水等几部分,另外还有溢流设施或身体设施。

根据用途不同,雨水利用可以分为雨水直接利用(回用)、雨水间接利用(渗透)、雨水综合利用等几类。在许多情况下,如果雨水直接利用的经济效益不明显,雨水间接利用往往成为首选的利用方案。最好根据实地情况将二者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建立生态化的雨水资源综合利用系统。图4.2-2是城市雨水利用系统图。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雨水的直接利用

雨水的直接利用是指建设雨水收集系统,将一定汇水面积上的雨水通过收集系统收集起来,贮存于雨水收集池,经处理后用于绿化、冲厕、洗车等用途。雨水直接利用可以是建筑单体雨水利用系统,也可以是建筑群或园区雨水利用系统。雨水的直接利用是一种开源节流的有效途径,可以缓解目前城市水资源紧缺的局面,可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直接经济效益。

雨水直接利用的净化工艺主要根据径流雨水的水质、水量和雨水处理后所要达到的程度而定。如绿化、冲厕、道路清扫、消防、车辆冲洗、建筑施工等均应满足《污水再生利用城镇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指标要求,景观环境用水应满足《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BG/T18921-20020)指标要求:渗透应满足地下水人工回灌水质控制标准等。

2、雨水的间接利用

雨水的间接利用主要采用雨水渗透技术,将雨水下渗回灌地下。就雨量及其分布的不均匀性来说,间接利用(如渗透沟、渗透渠、渗透地面,渗透井,渗透塘及渗透绿地等)具有更高的经济、社会及环境效益,对于建设城市径流雨水量,补充涵养地下水资源,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缓解地面沉降和海水入侵,减轻城区水涝危害和水体污染等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在地下水位高、土壤渗透能力差或雨水水质污染严重等条件下雨水简介利用技术会受到限制。相对来讲,我国北方大部分城市降雨量相对少而集中,蒸发量大、地下水利用比例较大,雨水的间接利用技术的优点更为突出。

3、雨水的综合利用

雨水的综合利用是借助生态学、工程学、经济学原理,通过人工净化和自然净化相结合,雨水集蓄利用、渗透与园艺水景观等相结合的综合性设计,从而实现建筑,园林、景观和水系的协调统一,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种协调具有良好的可持续性,能实现效益最大化,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雨水利用设计原则

雨水利用工程设计应遵循如下基本原则:

1、雨水利用应与雨径流污染控制、城市防洪减涝、生态景观改善相结合。

由于雨水利用作为生态用水和其他杂用水的补充水源,可以减少雨水排出量,消减洪峰,净化回用或身体补充地下水,从而有效地减少雨水污染物的排出,所以进行雨水利用工程规划设计时,往往与雨水径流污染控制一起考虑,并兼顾城市排涝防洪、生态环境改善与保护。

2、因地制宜,择优选用

城市雨水利用设计水处理、景观园林、水利用和环境生态等多专业内容,在选择利用或治理方案是,要特别注意地域及现场各种条件的差异,突出系统观点,协调好各专业的关系。

城市雨水利用技术措施应尽量可能采用生态和自然化的措施,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应兼顾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资金条件有困难时可以分阶段实施。

3、兼顾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城市雨水利用不应仅限于经济效益,还应考虑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

雨水利用主要技术措施

雨水集蓄利用是指有计划地设置雨水集流面,提高集流效率,改善蓄水工程的防渗性能,对雨水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在现代节水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雨水利用的效率和效益均大大提高。

1、完善各种集水面雨水收集系统,如采取源头截污措施,初期雨水弃流或分流。

2、合理设置调蓄池(塘)有条件时尽量减少多功能调蓄设施

3、各种渗透装置及其配水系统

4、合理选择处理净化工艺和措施,有条件时重点选用雨水湿地,雨水生态塘、雨水花坛扥自然生态处理措施

5、发展和建设人工水体自净和水质保障系统,大力推广植被浅沟技术

6、考虑雨水回用与景观园林相结合(喷灌,绿化,喷泉等)

7、考虑雨水循环利用的可行性,并合理设置相应的提升系统和安全溢流系统等。

规划设计要根据现场的气候及降雨、水文地质、水循环、水资源、雨水水质、给排水系统、建筑、园林道路、地形地貌、高程、水景、地下构筑物和总体规划等各种条件,充分考虑集蓄利用和各种渗透设施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通过水量平衡,水力计算和技术经济分析来确定方案,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考虑城市和区域环境、生态和美学、人和自然的统一和谐,力求最佳效果。

限制屋面清洁雨水利用的实际问题是降雨量在时间分布上不均衡,需要建造雨水存储池,使得初期投资较高。将存储池的建造成本摊入提高排水系统标准与控制城市溢流雨水污染等雨水利用的间接效益上,可以认为这是一种安全一资料-环境效益兼备的雨水管理技术。

下图则是雨水渗透与利用雨水构筑水景观生态系统,这种系统更适合在城市公园、休闲场所应用。在住宅小区应特别注意加强管理,防止水质的恶化和蛀虫孳生,并保证安全。这类系统类似一些发达国家提倡的“雨水花园”可以是很小的规模,应用于独栋建筑的小花园里。

方案是将集蓄利用和渗透想结合,该系统首先应根据水量平衡确定调蓄容积,满足雨水回用的需要,多余的雨水再通过渗透设施下渗。为了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效果,设计了初期雨水的弃流和预处理装置。

如果雨水量充足,小区又具有较大的汇水面积和景观水体,绿化率也很高,可以考虑采用图中所示的流程。该系统采用比较自然化的设计,利用绿地和浅沟汇集雨水的同时达到减少水土流失、控制初期雨水污染物的目的。利用水体和渗透设施来调蓄雨水,水体底部可采用防渗膜来减少渗漏。通过仔细地水量平衡计算和综合设计,这种系统可以实现利用雨水资源、减少污染、改善小区环境、提高防涝标准扥多个目标。

雨水是天然水源,不需要水资源费用,水质一般较好,经过简单处理后就可以直接回用是最好的杂用水水源之一。

“ 所有的水都是雨水”这是雨水收集利用专家理查德.海尼经 常说的一句话。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不论是地下储水层 的水,还是江河里的水,最早都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因此 ,“龙康”产品对于科学的雨水收集、合理储存及节能使用 是节能减排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充分发挥雨水利用价值的有效保障。

绿化用水普遍使用自来水,一方面水费价格昂贵,一方面由于管理的力度不足造成自来水的缺失。在一个倡导环保、节能的社会,如何选用其他方式替代自来水用作绿化灌溉已经很迫切。雨水是天然的淡水资源。

如何将廉价的雨水收集起来用于灌溉等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龙康”研发生产的“雨水收集模块”国内最先进质量品质最好最优的产品之一,雨水收集模块是雨水收集利用系统中的一部分,能有效的将雨水进行收集、存储、收集的雨水可以缓解目前城市水资源紧缺的局面,是一种开源节流的有效环保节能途径。

雨水收集模块规格参数及说明

1000MM

500MM

400MM

重量

16KG

空隙率

90%-95%

抗压承载强度

300KN/m3-650KN/m3

建议水池开挖深度

3M-6M

建议水池有效深度

1.6M-3.6M

建议回填深度

1.5M-3M

PP雨水收集模块采用聚丙烯材料制作成不同规格尺寸的网格状平板,通过拼装成模块化尺寸的箱体,将每一个箱体码放成为连续的雨水“矩阵”池。因为其网格化透空的结构,材料的结构占用空间不到5%,即模块的蓄水空间达到95%以上,雨水可以在其中自由交换流动。雨水蓄水模块直接安装在地面以下,不占用地表使用空间,隐蔽性好,可阻隔阳光照射,且模块材料可靠,可使雨水长期储存而不发生变质。模块组合式拼装,简单灵活且结构坚固,单个模块承压能力达45吨/平米,安全可靠。

它是由若干个模块组合成一个水池,水池的形状根据需求任意组合,不受场地限制,在道路沿线蓄水排水、生态浅沟、停钞敗排水方面具有更加灵活,方便的应用。

模块采用的是pp再生材料,材料经久耐用、耐老化、高温、低温、能适应各种恶劣环境,寿命长达40年以上。

可以直接地埋于道路,停钞敗,绿化带区域,道路边等区域。

在运输上采用分体式设计,模块可任意折卸,可以直接叠加运输,节省宝贵的运输空间,同时不易损坏。

因为采用模块相互拼接的方法,所以施工简单,无需大型机械。安装快捷。省时省料省力气。

承重能力大,所以蓄水池上面可以继续作为绿化、广场、行人道、行车道、停钞敗等。

模块在施工现场组装成箱,安全快捷,大大缩短工期,甚至可以实现当天完工开挖回填作业。

雨水收集模块由再生环保材料制作,绿色环保,深埋地下不破坏整个生态环境,维护简单,且可回收再利用。

雨水收集池能够收集来自屋顶,花园,草坪,铺地区和车道的雨水,增加蓄水和供水能力。

“龙康”雨水收集模块原料采用优质聚丙烯(PP)为原料,每批次都经过拉力测试、熔流率实验等来料检测,生产过程中部添加任何废料和回收料。每批次产品都经过试样,原料配比复合产品要求后才批量投入生产,生产经过中QC采用不定时抽检,当班操作员对下线每个产品目检方式保证产品质量。产品在入库交接前生产部与仓储部进行二次目检合格产品发放合格证包装入库。模块凭借严格的质量控制和规范的生产管理产品性能优越,经过国家化学建筑材料测试中心检测各项指标满足设计要求。

雨水利用在我国刚刚起步,只有个别城市进入工程实施和推广阶段,主要是缺水地区的一些小型、局部的非标准性应用,如甘肃的121雨水集流工程,内蒙古的112集雨节水灌溉工程,宁夏的窖水蓄流节灌工程等,大中城市的雨水利用基本处于研究与示范阶段。目前,北京、上海、天津、深圳、大连、西安等许多城市正在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开展了雨水收集利用项目研究。

雨水利用节水

1、雨水收集

雨水收集的方式有许多形式,例如屋顶集水,地面径流集水等,其收集效率会随着收集面材质,气象条件(日照、温湿度等)以及降雨时间的长短等因素而有所差异。

建筑工程中的雨水收集有3中方式:如果建筑物屋顶硬化,雨水应该集中引入绿地,透水路面,或引入储水设施蓄存,如果是地面硬化的庭院,广场,人行道等,应该首先选用透水材料铺装或建设汇流设施,将雨水引入透水区域或储水设施中,如果地面是城市主干道等基础设施,应该结合沿线绿化灌溉建设雨水利用设施。此外,居民小区也将安装简单的雨水收集和利用设施,雨水通过这些设施收集到一起,经过简单的过滤处理,就可以用来建设观赏水景,浇灌小区内绿地,冲刷路面,或供小区居民洗车和冲洗马桶,这样不但节约了大量自来水,还可以为居民节省大量水费。

雨水水质处理

雨水收集后的处理过程,与一般的水处理过程相似,唯一不同的是雨水的水质明显的比一般回收的水质好,依据试验研究显示,雨水除了ph值较低,(平均约在5.6左右)以外,初期降雨所带入的收集污染物或泥沙,是最大的问题所在。而一般的污染物(如树叶等)可经筛网筛除,泥沙则可经沉淀及过滤的处理过程加以去除。这些设备的组合与处理容量需在经济与集水区条件考虑下来调整其大小。处理方法与装置则主要取决于1、集水方式,2雨水取用目的与处理水质的目标,3收集面积与雨水流量,4建设计划与相关的条件,5经济能力与管理维护条件。

屋面雨水一般有以下3种处理工艺流程:1屋面雨水-筛选-初期径流弃流-景观水体-2屋面雨水-筛选-初期径流弃流-雨水蓄水池沉淀-消毒-雨水清水池-3屋面雨水-筛选-初期径流弃流-雨水蓄水池沉淀-过滤-消毒-雨水清水池。

雨水的处理设备包括有筛网槽以及2个沉淀槽。沉淀槽下方则设有清洗排泥管,用来方便槽底淤泥的清洗排出,维持沉淀槽的循环使用。

雨水的回用

雨水在未经妥善处理前(如消毒等),一般建议用于替代不与人与体接触的用水(如卫生用水,浇灌花木等)为主。也可将所收集下来的雨水处理与储存后,用水泵将雨水提升至顶楼的水塔,供厕所冲洗。与人接触的用水,扔以自来水供应。

雨水除了可以作为冲厕外,也可作为其他用水,如空调冷却水,消防用水,洗车用水,花草浇灌,景观用水,道路清洗等。此外,经处理消毒后也可供居民饮用。

雨水回收利用的主要措施是结合降水特点及地形,地质条件,采用雨水渗透利用方案,设计出一种从高花坛,地绿地到浅沟渗渠渗透逐级下渗雨水的利用模式。采用的渗透设施有渗透池,渗透管,渗透井,透水性铺盖,浸透侧沟、调节池和绿地等。还可直接在城市的一些建筑物上设计收集雨水的设施,将收集到的雨水用于消防、植树、洗车、冲洗厕所和冷却水补给等。经处理后的水水质较好也可以供居民饮用。

结语

就目前情况看,城市雨水利用系统建设在全国尚处在起步阶段,但随着全国人民环保意识的增加,证府以及相关部门的各项证策,法规和规范的陆续颁布实施,城市雨水利用会逐步发展起来,城市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会逐步得到缓解,同时也为我国水资源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

随着节能、节水呼声越来越高,使得雨水收集利用也越来越被人重视,采取雨水收集系统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之道。

雨水收集系统,经简单处理后用于土地入渗补充地下水,城市的绿化浇灌,冲洗马路,消防,洗车,冲厕,洗衣服及其他生活用途,既能减少城市雨洪危害,减轻城市排水和河道行洪压力,又能缓解城市资源短缺的危机。

雨水综合利用作为非传统资源利用技术,其具有节省水资源、缓解城市用水危机、降低城市中因雨水受到的灾害、修复水循环系统、改善生态环境等多重功能。建筑设计中雨水的收集利用,就是将水循环中的天然雨水,通过人工方式或是天然的地形进行截留、收集、存储和雨水回收利用,以供建筑和小区中日常用水所需。

一套完整的“龙康”雨水收集系统是由雨水蓄水模块、雨水过滤井、防水层、土工织物组成的雨水蓄水矩阵。雨水模块矩阵被包裹在一个耐用、高强度的防水层里。防水层经过专业人员的施工处理,确保整个矩阵完全密封防水。进水口和出水口连接到一个预制的井坑,预留井坑不仅起到维护和检查井的作用,同时还可以通过这个井连接地面上的水泵。为避免长期的、昂贵的矩阵维护,需要安装雨水过滤井防止泥沙和污染物流入地下储水矩阵。储水矩阵储水超过一定的限度可通过溢流管排出到指定的雨水排出口。

雨水综合利用技术综合考虑雨水径流污染控制、城市防洪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善等要求,建立屋面雨水集蓄系统、雨水截污与渗透系统、生态小区雨水利用系统。结合技术经济分析基础形成从收集、截污、储存、过滤、渗透、提升、回用到控制的一项最为先进的雨水综合利用技术。并利用自主研发的一系列定型产品和组装式成套设备,将雨水利用与生态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雨水的收集途径主要分为以下3类

(1)路面及其公共区域汇集的雨水 路面上所汇集的雨水有以下特点:污染多,污染程度大,汇水面较分散,初期雨水水质差。

(2)绿化区域汇集的雨水

绿化区域汇集的雨水,经过绿化的表面沉积、渗滤、泥沙含量少,但是这种雨水会含有较多(绿化)的肥料、(植物腐烂形成的)腐殖质和其他可溶性物质,雨水成分也比较复杂。

(3)屋顶所汇集的雨水

屋顶雨水在3种雨水中水质相对较好,主要含一些固体颗粒(疆斁造成)。且屋顶雨水汇水面较集中,较易收集。 雨水收集,是指收集、利用建筑物屋顶及道路、广场等硬化地表汇集的降雨径流,经收集——输水 ——净水——储存等渠道积蓄、雨水收为绿化、景观水体、洗涤及地下水源提供雨水补给,以达到综合利用雨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目的。具有减缓城区雨水洪涝和地下水位下降、控制雨水径流污染、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广泛的意义。雨水收集利用建筑、道路、湖泊等,收集雨水,用于绿地 灌溉、景观用水,或建立可渗式路面、采用透水材料铺装,直接增加雨水的渗入量。

雨水收集利用系统适用场所:

◎ 机场跑道雨水快速排放沟;

◎ 公路(道路)积水路段快速排放施工;

◎ 新建(改造)小区雨水收集地埋式雨水收集池;

◎ 停钞敗(露天货场)雨水收集及排放;

◎ 运动场雨水初步处理及储存;

◎ 垃圾填埋场的废水、废气收集;

◎ 湿地生态浅沟改造;

示范项目:改造前

示范项目:改造后

水资源的缺乏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在传统的水资源开发方式已无法再增加水源时,回收利用雨水成为一种既经济又实用的水资源开发方式。雨水作为非传统资源的利用具有多重功能:节约用水,缓解水资源危机。雨水收集利用技术与住宅建设的结合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我们由于水资源日益枯竭而望天兴叹的生活。

雨水收集系统在当代智能城市的建设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收集的雨水经过过滤净化,可用于植被灌溉、道路冲洗、洗车等用途。在我国有些地区收集的雨水经过雨水系统的过滤净化以后可以达到饮用水标准。 水,是生命之源,地球上最初的生命就是来自海洋。动植物的生长、生存都离不开水,我们的生存与发展同样离不开水,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自然资源。

城市雨水收集利用方法主要有三种:

一是屋面雨水集蓄系统,集下来的雨水主要用于家庭、公共场所和企业的非饮用水。

二是雨水截污与渗透系统。道路雨水通过下水道排入沿途大型蓄水池或通过渗透补充地下水。德国城市街道雨水管道口均设有截污挂篮,以拦截雨水径流携带的污染物。

三是生态小区雨水利用系统。小区沿着排水道建有渗透浅沟,表面植有草皮,供雨水径流流过时下渗。超过渗透能力的雨水则进入雨水池或人工湿地,作为水景或继续下渗。

雨水收集净化是建设海绵城市的主要方法。雨水收集净化系统可以分为两大类:由人工设备组成的雨水收集净化系统与纯生态雨水收集净化系统。

传统的人工设备雨水收集系统按照雨水收集的不同场所可分为屋面雨水收集净化系统、道路雨水收集净化系统与工业园区、城市小区雨水收集净化系统。

1、屋面雨水收集净化系统

这种方法获得的雨水主要用于家庭、公共场所和企业的非饮用水。它可以用来洗车、绿化、景观用水、建筑工地用水等杂用水。甚至可以作为洗衣、冲厕和消防等补充用水。

2、道路雨水收集净化系统

城市道路雨水收集是成本低、实施便利、见效快的一种雨水收集净化方式。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城市市证道路,面积一般占城市规划面积的15%-25%,且道路两侧一般都存在绿化带,收集道路路面雨水既可对绿化带进行灌溉,反过来绿化带又能起到雨水过滤,绿化储水的作用。

3、工业园区、城市小区雨水收集净化系统

城市小区雨水收集净化系统收集的雨水可用于景观用水和日常家庭用水。

一、建筑设计中展开雨水收集利用的意义

我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而近年来人口的数量也一直在呈上升的趋势在发展着,水资源短缺现象已经成为全球化所呈待解决的问题,而我国水资源的利用量也一直在不断的增加,所以中国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俨然已经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用水量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正在逐年增加,改善水资源的利用率已经成为整个社会都在共同探讨的问题,所以寻求自然水资源的有效利益显得极为重要。众所周知,雨水作为全世界的共同自然资源,在进行收集和利用的过程中存在着、成本低,浪费少以及污染小等多方面优势,通过对雨水的科学有效处理处理就可以进行生活使用、消防建设、浇晒路面、冲洗厕所、景观用水以及车辆洗用水等等,但是饮用排出在外,适合我国人口不断增长的国情发展,所以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将雨水收集利用进行有效的融合对于整个社会建设都有着极大经济价值以及社会价值,同时有利于我国建筑行业在面临激烈的建筑市场竞争中占有绝对有利的市场地位。

近年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企业作为强大的社会发展力量而逐渐完善和兴起,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极大的推动现代城市化变革的速度,我国一直在提倡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现状,但是国际社会上资源短缺的想象越来越严重,我国水资源污染情况表现的越来越严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追求可持续社会发展的目标,很多建筑施工企业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开始在建筑设计中进行雨水收集利用的,所以本文就建筑设计中的雨水收集利用展开着重分析,对现有的技术手段进行探讨,今天(龙康)介绍雨水收集利用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此工艺的有效实现,来达到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目标的要求。

二、雨水进行处理后所要达到的要求标准

在建筑设计中想要实现雨水的收集以及利用,在处理后达到的标准问题显得十分重要,雨水处理工作的有效展开要依据三个方面进行综合判断实施,那就是雨水的流量、雨水的水质以及最终能够真正投入到使用中的要求,而雨水的处理的工艺流程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天然降水,初期径流以及弃流,而建设设计中所进行的雨水收集利用是为了保证车库冲洗用水,景观补充水、消防建设,浇晒路面以及厕所用水等等,所以在水质的要求上也相对较低,但是为了满足使用需求也要有一定的标准进行严格控制,水质要求的详细要求请见表1。

三、在建设设计中实现雨水收集利用的技术措施

1、雨水渗透利用技术

在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中发现,雨水渗透利用技术在开展的过程中实现了投资少,见效快以及综合效益相对较高的追求目标,这种技术措施在开展的过程中涉及到雨水收集内容以及环节相对较多,例如渗水管沟,深水地面以及深水浅井等,所以任何一个技术环节上的失误都可能影响回收利用的使用效果,所以作为相关工作人员要强化自身责任意识建设,我们以渗水管沟为例,其组成是依靠多孔材料产生的,然后自然雨水就会通过材料上的多个孔而不断的想土壤中进行渗透,而作为层面雨水来说,它在进行第一次渗透处理时会在屋顶上进行,经过处理后和道路雨水相融合,最终流入陆地上,经过层层过滤和渗透雨水就会变得干净符合我们引用以外的生活要求标准,然后通过植被来达到绿化建筑周围环境的效果。

2、屋面雨水收集技术

从自然雨水开始降落在屋面上时就开始进行雨水全面收集工作,在雨水全部收集完毕之后进行管道过滤,然后流入到储水池中,最后将过滤过的水由泵进行有效连接送达到各个用水点位置,但是这一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过滤器问题的把握情况,只有经过良好的过滤程序才能保证收集到的雨水的使用效能,使用过滤器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存在污染物,同时为了保证使用效果,过滤器还要有强大的自净能力,所以在选择过滤器时可以借鉴一些其他国家的经验以及先进技术原理,结合本国实际情况不断加以完善,这样才能保证雨水收集利用后的使用标准,有效节省生活用水资源。

3、建设设计中的其他雨水利用技术

为了保证雨水收集利用的实际性效应也可以通过其他方面来进行雨水利用技术改革,例如建筑工程在进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小区的节水问题,因为对于建筑用水来说小区的用水量占整个城市用水量的很大比例,生活用水的严重浪费无疑为水资源利用造成了很大的负担,所以也成为雨水收集利用最重要的环节,要求建筑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结合实际发展情况进行雨水收集利用工作的展开,将收集到的雨水经过层层过滤最终投入到小区的使用中,无论是对于厕所用水还是景观补充水都能起到较大的节省目的,对于整个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由于水资源短缺问题早已经成为全球化共同面临的问题,加上国家相关部门的有力宣传,人们的环保意识有了极大提高,在建筑设计中进行雨水收集利用在我国起步的时间相对较晚,一些西方国家早已经进行了此项工作的实践展开,如何在建筑设计中展开有效的雨水收集利用变得越来越重要,新时期社会发展下作为我国建筑企业要不断的与时俱进,实现技术上以及系统上的革新,形成一个真正成熟的产业,这样才能迎头赶上其他西方国家的建设速度,最终推动我国经济社会以及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水资源严重短缺的背景下,我国城市雨水回收利用技术迅速发展,目前,北京、深圳、沈阳、太原、大连等城市正在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积极编制雨水回收利用规划或开展对雨水利用规划的研究。

北京较早开展了城市雨水利用及其相关规划研究、推广及应用,在《21世纪初期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和《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1世纪初期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和《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中,要求雨水利用结合城市建设、绿化和生态建设,广泛采用透水铺装、绿地渗蓄、修建蓄水池等措施,在满足防洪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将其就截流利用或补给地下水。

2006年2月,深圳发布了《深圳雨洪利用规划研究》,该研究包括工程和管理两部分内容,其中城区雨洪资源利用体系主要是通过雨水的集蓄技术、渗透技术及处理技术,对深圳新建城区、旧城改造区以及绿地公园进行雨洪资源利用的规划,将收集的雨水用作市证杂用水和景观补水,实现雨洪资源利用及缓解防洪压力的目标。

城市水资源紧缺以及城市雨水回收利用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雨水因其处理方法简单,成本低廉而成为一种新的可利用水资源,雨水利用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龙康”一家专业从事雨水收集系统企业提出几种适宜城市雨水处理工艺和利用途径。

城市雨水回收利用的可行性

从雨水资源利有着较大的潜力,城市建筑物,道路等不透水铺装面的径流系数可达0.9是形成城市暴雨径流的主产流区,这些径流完全可以采用绿地、透水地面、渗池、渗井等渗入地下以补充地下水,或利用蓄水池等工程进行收集并运行综合利用,以减轻城市排水的压力。

从水质角度看,雨水矿化度低,和污水相比其污染程度也低,尽管降雨初期雨水的COD值可能高于400mg/L,但随着降雨历时的增长会逐渐稳定于50~100mg/L,因此雨水经简单的处理后,可达到杂用水或缓解用水的标准。

从技术上看,根据城市气象,水文地质和下垫面条件,可以选择屋面雨水利用、下凹式绿地雨水利用、土壤入渗、道路小区和广场雨水利用、雨水收集回用等模式,实践证明以上几种模式都可以。城市雨水回收利用作为公益事业,不仅具有环境生态效益,还有潜在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效益。雨水利用工程带来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节省巨额市证投资。小区雨水利用工程可以减少需由证府投入的雨水管渠和排洪设施的改扩建资金。二是节省市证、用水单位和居民用水开支。雨水利用运行费用低廉,经济效益突出。

雨水处理工艺选择

雨水水质与汇水面选择材料、空气质量、两次降雨间隔时间等因素有关,在屋面、小区道路、市证干道等不同雨水中以屋面雨水利用价值最高,比屋面雨水更难以收集控制。通过对屋面雨水水质的可生化性进行分析,一般BOD5/COD的值在0.10~0.15,屋面雨水可生化性较差,可采用常规物化和自然净化技术来进行处理。

常规物化技术为采用沉淀、过滤和消毒的工艺进行雨水处理,自然净化技术是采用植被浅沟,土壤绿地及屋顶等工艺,通过值被降低雨水流速,使污染物在土壤的过滤、渗透、吸收及生物降解的联合作用下被去除,达到控制雨水水质的目的。自然净化设施可单独使用,也可与物化处理等联合使用,其建造费用低,运行节能,管理简单,适应性广,并具有绿化景观的功能,具有较大的优势。

雨水收集回用系统

收集回用系统由汇水区、收集管路、蓄水池和净化设施等部分组成,在收集雨水时,由于屋面雨水不会混入太多杂志,应首先考虑。大连很多已建屋面均为沥青油毡,对雨水水质影响较大,目前可不进行雨水回收,而新建屋面应大力推广瓦或砖石铺装屋面,以提高收集雨水的水质,降雨初期径流水质较差,水质浑蚀、色度大,利用时应设置初期弃流措施。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的提高,水景逐渐成为居住区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调查一些水景水源除少数的人工湖为自然降水以外,其余均来源于自来水,且多数的水景因受到日耗水量的制约面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或者干脆不充水运行,而利用雨水作为水源,是获得有保障的景观补水的有效途径。

把雨水回收利用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雨水综合利用是一项造福子孙后代的系统工程,应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因此应加强宣传,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把城市雨水利用与城市建设,水资源优化配置、生态建设统一考虑,把集水、蓄水、处理、回用、入渗地下、排水等纳入城市建设规划之中。在城市防洪体系建设中,把过去排为主的思路和做法转变成以蓄为主,坚持蓄排结合、除害利兴、利用第一的原则,逐步扩大雨水利用途径,提高雨水利用效率和代用自来水的比重。

结语

为缓解我国城市水资源紧缺的现状和解决水涝现象严重的问题,需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雨水利用规划,实现投入资金的合理安排和使用,同时鼓励采用高效率的雨水利用系统和技术创新,进一步促进雨水回收利用工程技术的相关规范,标准的制定和管理制度的减少,推动雨水利用产业的发展。

摘要:随着世界水资源日益紧缺,污染日趋严重,雨水利用这项低运行成本、节能、无污染的技术再度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在世界范围内逐步盛行。本篇文章龙康收集公司介绍了雨水处理和利用技术的应用情况,并针对提出了如何进行雨水处理和利用的可行建议。

Abstract :With the lack of water resource of the world and pollution increasing ,water precipitation reuse which is a low cost , energy saving and no 2 pollution technology , has drawn people ’s attention again and has been preva 2 lent all over the world. The technology of water precipitation treatment and reuse abroad and the applied situa 2 tion of several classic countries is presented. According to our national conditions , it has raised some feasible ad 2 vice for water precipitation rainwater treatment and reuse。

城市雨水资源化和雨水的收集利用已有数十年的历史,从20世纪70年代末,发达国家为保护水环境及充分利用水资源,开始研究开发和应用雨水收集、处理与回用的技术,使雨水成为重要的淡水资源之一。现代意义上的雨水利用尤其是城市雨水的利用,是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不仅少雨 的国家发展较快,而且一些多雨的国家如东南亚国家也得到发展。一些工业发达的国家如德国、日本、澳大利亚和美国等都在积极开发利用雨水、并且已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并建成一批不同规模的示范工程,如日本结合已有的中水道工程,在城市屋顶修建用作雨水浇灌的“空中花园”在楼房中设置雨水收集、净化与储存装置,用以冲厕和浇晒绿地。

城市雨水利用方式有三种:

1、屋面雨水集蓄系统。集下来的雨水采用简单的处理后,使其达到杂用水水质标准,用于厕所冲洗,庭院浇晒,工业冷却等

2、雨水截污与渗透系统,将道路雨水通过下水道排入沿途大型蓄水池或通过渗透补充地下水。

3、生态小区雨水利用系统,在小区沿排水道修建渗透浅沟,表面植有草皮,供水径流流过时下渗。

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有了较早的认识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手段,发展了适宜的技术措施。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其雨水管理思想有了较大地转变,1989年《雨水利用设施标准》的出台标志着第一代雨水利用技术的成熟,在经历了1992年自控技术的提升后,目前的雨水利用技术正处于设备集成化的第三代发展阶段。

居民小区雨水收集应用实例

小区雨水收集案例中有一私人开发商的小区,约有居民1万人,设计雨水利用的标准为5年一遇短历时暴雨。其雨水利用的理念为:屋顶的雨水首先通过雨漏管进入楼寓周围绿地,经过天然土壤渗入地下,若雨水大于土壤的渗入能力,则进入小区的入渗沟或洼地,道路及停钞敗的雨水径流直接进入小区的入渗沟或洼地。入渗沟或洼地根据绿地的耐淹水平设计,标准内降水径流可全部入渗,遇超标准降水,则通过溢流排入市证污水管道。该小区已建成3a,观测表面,3a中无径流流失,系统可拦蓄超5年一遇短历时暴雨。

公共雨水管收集的雨水,经简单处理后,达到用水水质标准,用于几个街道公寓的厕所冲洗和浇晒庭院。屋顶面积仅有少量增加,通过采用新的卫生原则,并有效地同雨水收集相结合,实现了雨水的最大收集。从屋顶、周围街道、停钞敗和通道收集的雨水通过独立的雨水管道进入地下储水池。储水池容积106m3,经几个简单的处理步骤后,用于冲厕和浇晒庭院,详细的数据资料见表1,或者您可以登录我们官方网址(http://www.spongerain.com)以及联系我们。

由图1可见,该小区建筑物屋顶收集的雨水经雨水立管进入街道雨水收集管,不透水的广场和街道地面收集的雨水也进入街道雨水收集管,它们都流入建筑物内地下的雨水储水池中,用泵将其中的雨水送到楼顶或上层的花园中,在流经花坛时,类似于人工湿地的原理,通过土壤过滤、土壤微生物的分解和同化代谢以及植物根系的吸收等途径来净化雨水。净化水自流入底层的清水储存池中,用水泵抽送用于冲洗厕所和浇晒绿地等。

美国雨水收集和利用技术

美国的雨水利用常以提高天然入渗能力为目的。很多城市建立了屋顶蓄水和由入渗池,井,草地,透水地面组成的地表回灌系统,并制定了相应的雨水利用法律法规。美国的雨水利用常以提高天然入渗能力为目的,如美国加州富雷斯诺市的Leaky Areas地下回灌系统,1971~1989年地下水回灌总量为1,338x10m3,其年回灌量占该年用水量的20%。美国还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对雨水利用给予支持。如科罗拉亚州分别制定了《雨水利用条例》这些条例规定新开发区的暴雨洪水洪峰流量不能超过开发前的水平。所有新开发区(不包括独户住家)必须实行强制的就地滞洪蓄水。

对于我国应用雨水利用技术的希望与建议

为了实现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使雨水利用资源化,促进我国城市雨水利用的快速有效发展。因此,提出如下建议:1、尽早制定相关的雨水处理和利用条例和法规。2、加强对雨水处理和利用技术的科学研究。3、将雨水收集系统与处理和回用系统一体化,逐步形成雨水利用产业的一体化。4证府鼓励房地产开发商,在开发住宅小区的同时要考虑雨水处理和利用的技术,加强技术的实际应用。5、规划建设、设计一体化,借鉴国内外经验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其他有效措施以充分利用雨水资源,提高雨水利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本文由“龙康”龙康编辑此下文,讲述内容对我国雨水收集利用情况分析,并提出了城市公共建筑屋面雨水收集利用的设计策略。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资源需求的增长和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水的供给与需求矛盾日益突出,进行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已成为全世界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对于我国来说,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环境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环境问题也随之增加,特别是水资源问题,它不仅影响工业的发展和日常生活,还是环境问题的主要根源。节约用水也已经越来越被大家所关注,而雨水收集利用是节水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主要在缺水地区有一些小型,局部的非标准性应用,城市公共建筑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对城市公共建筑进行屋面雨水收集利用将会产生更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城市屋面雨水收集利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据统计,在我国600多座城市中,有50%的城市缺水,其中108座城市严重缺水。利用本地资源特别是雨水资源,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雨水利用能力和效率,是解决城市水资源匮乏的重要途径。

城市雨水的收集利用不仅是指狭义的利用雨水资源和节约用水,它还具有减缓城区雨水洪涝和地下水位的下降、控制雨水径流污染、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广泛的意义。城市建筑的屋顶投影面积占城市表面积的30%左右,屋顶雨水收集利用是城市雨水利用的重要途径。城市公共建筑由于投资规模大,占地面积广,较为合适屋面雨水回收,并可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所以城市公共建筑中的雨水收集利用一直是各国重点发展的对象。城市公共建筑中的屋面雨水属于较洁净的微污染水资源,水质较之中水要好的多,处理工艺简单,其杂志主要是由降水中的基本物质和流经汇水面而携带的外加杂志组成。

雨水收集利用可起到减少自来水用水量,降低城市引水、净水的边际费用的作用和环境保护的效果。而雨水利用还能更有效地减少向排水系统的排放量,节省了城市排水设施的运行费用。在城市暴雨时,又能起到防洪减灾的积极作用。雨水生态处理技术主要是依靠自然的方式处理并利用雨水,无论一次性投资成本还是运行成本都比较低廉,雨水收集利用具有普遍的适应性,发展城市公路建筑屋面雨水收集利用更是一项造福人类的工程。

二、屋面雨水收集利用的方式以及要点和目标

1、雨水收集利用常见形式

城市建筑屋面的雨水由于受污染相对较少,水质较好,一般稍加出来即可利用,收集到的雨水一方面可以直接用于冲厕所、洗车、冲洗道路,作为室内外及屋顶植被的浇灌用水,另一方面还在改善小气候,创造室内外景观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带来了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从1980年代起,欧洲国家一级日本等发达国家相续开展了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的研究。德国是世界上在雨水收集利用方面最先进的国家之一。为了维持良好的水环境,德国长期致力于雨水收集利用方面的研究和开发。德国利用公共雨水管收集雨水并经简单的处理后达到杂用水水质标准,可用于街区公寓的厕所冲洗和庭院浇晒,部分地区利用雨水可节约用水达50%,目前,德国在新建小区(无论是工业、商业、居住区)时均要设计雨水利用设施。

2、雨水利用的要点与优化目标

(1)因地制宜、合理设计

雨水收集利用工程在不同地区、不同项目上的应用可行性也不相同,应具体分析,屋顶要具有一定的汇水面积,能汇聚足够的雨水量,其次要有一定面积的景观水体或各种杂用水有一定的需求水量。雨水管与自来水管独立设计,当收集雨水量供应不足时,由系统中自来水或其他水源进行补充,从而避免雨水收集带来的不便影响。

雨水量充沛的地区,在城市屋顶修建了雨水浇灌的“空中花园”在减少城市地表径流的同时,减少自来水的消耗,增加了城市的绿地面积,美化了城市环境,净化了城市空气,吸收了城市噪声,还能够降低城市的热岛效应。也注重修建蓄积雨水的工程设施,既控制了汛期多余的雨洪径流,又减少了排水设施,同时也缓解了城市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2)控制初期雨水径流污染

屋面雨水污染物主要来源为屋面材料分解、大气中的沉积物和天然降水。由于屋面径流雨水经常表现出初期冲刷效应,初期径流雨水中污染物浓度较高,水质混浊,随着降雨的持续,一旦冲刷效应完成,径流雨水的水质将明显提高。所以要对初期雨水采用弃流措施。

(3)重点做好公共建筑雨水利用

公共建筑汇水面积大,可收集利用的雨水量相对较大,同时,公共建筑具有冲厕,绿化,重新地面,景观用水等地质用水。公共建筑有水量大,雨水回用潜在用户多的优势。针对公共建筑的雨水收集利用也被很多国家作为雨水收集的首选。

三、屋面雨水收集利用的设计策略

1、雨水收集利用结合屋顶绿化进行设计

不管是何种形式的屋顶,都可以考虑雨水的收集利用。在进行屋面雨水收集系统的设计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屋面材料以保证雨水水质,如果是平屋面,则要保持适当的坡度,防止雨水滞留,同时使屋面位置尽量减少落叶及碎屑的堆积。对屋顶进行雨水收集利用设计时,主要考虑屋面材料对水质的影响。因此,建议设计时,屋面应采用污染的防水材料,屋面优先采用坡屋面,当建筑为平屋面时,采用陶制地砖等非污染性材料做面层。

为了使屋面雨水收集取得良好的效果,屋顶设计可以与屋顶绿化相结合。在实际工程中,进行屋顶绿化有以下几点优势:1能够延缓各种防水材料老化,增加了屋面使用寿命2消减雨水径流量,减少雨水资源的流失,调节雨水的自然循环和平衡3消减雨水污染负荷,其产生的径流具有良好的水质,有利于后续的收集利用。

2、雨水利用与景观设计结合

雨后,贮水池的部分雨水和屋面绿化可以形成一个循环在满足绿化用水要求的同时改善建筑景观和环境,另一部分雨水可供室外水景之用。

设计一个景观水的回流管,与屋面和贮水池形成循环有利于保障景观水体的水质,如果汇水面积大,有富裕的雨水量还可以考虑在溢流管后设计渗透设施。由于有了绿化屋面的预处理和贮水池的作用,能够保证渗透设施的良好运行。为了提高整个系统的综合效果,同时构筑成具有良好生态功能的水景,应该提倡在景观水池中饲养一些水生植物和鱼类。通过植物、微生物的降解作用以及土壤的吸附、渗透作用进一步处理雨水。这不仅利用了自然的方式处理了雨水,同时很好的融合入到了景观建设当中。

深圳的万科中心在整个项目中采用了全面的雨水回收系统如上图,将屋面和露天雨水收集处理,并蓄积在水景池内,回用于绿化和补充景观水池水量的损失。设计中,亦充分考虑了成本效益并与实际的地形和景观相结合,如东侧屋面距景观水池较远,在设计中就近设置雨水花园用于消纳雨水,节省投资的同时,亦达到雨水回收效果。

3、贮水池的设计

贮水池是整个雨水收集过程中主要的构筑物,它不仅用于雨水的储藏,同时也起到调节、沉淀作用。应该根据水质要求不同的特点,设置不同的贮水池。一般的冲厕,绿化浇灌,地面冲洗,露天观赏性水景等用水的水质要求不高,可以不经过有过滤消毒处理功能的贮水池。贮水池的设计还要避免外界环境的污染,保证水质质量。

结语

在城市公共建筑的屋面雨水收集利用将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利用生态手段净化雨水不仅是建筑生态环境的一部分,也是整个生态建设的一部分,雨水收集利用减少对能源、物质的消耗,从本质上也保证了生态系统的稳定。

摘要:收集利用雨水是一种缓解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有效措施,它具有良好的节水效能和环境效益。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重点分析雨水收集利用方案的设计思路,阐述了城市小区收集利用雨水带来的效益,以期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不断加剧,雨水作为一种干净、经济、方便的绿色水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利用小区雨水资源的做法,可以节省生活用水,减少水费和排污费,避免内涝,改善小区,生态环境,具有良好的节水效能和环境效益。结合小区实例,介绍小区雨水收集回用工程的设计思路,以期为建筑雨水收集利用设计提供参考。

一、雨水收集利用的概念及其方案确定的原则

雨水收集利用的分类

按照雨水用途的不同,可将雨水收集、利用分为三种系统,即雨水入渗系统,收集回用系统,调蓄排放系统。

1、雨水入渗系统

汇水区域的降雨,自然或经管道收集后,通过低洼绿地,透水铺装地面等地面渗透设施和渗透管,渗透井等地下渗透设施将雨水回灌地下,补充,涵养地下水资源,改善小区生态环境,减少小区水涝。

2、收集回用系统

将汇流面上的径流雨水收集后,经处理加以利用。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比如环境绿化,道路除尘,冲洗车辆,消防等,选择相应的处理技术,达到非传统水源最大利用的目的。

3、调蓄排放系统

利用建设用地范围的池塘,洼地,景观水体或人工修建的蓄水池,来储存,调节高峰雨水径流量,从而消减洪峰,降低下游雨水管道设计管径,达到节省工程造价的目的,待高峰过去再缓慢排。

以上三种形态应用比较灵活,可以各自成为独立体系,也可以综合使用,例如将雨水入渗系统和收集回用系统相结合,雨水入渗系统好调蓄排放系统相结合等。

雨水收集利用的流程示意图,见图1

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的影响因素

住宅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的因素主要有:1、气象资料,包括降雨量,蒸发量、设计重现期。暴雨强度等2、地址资料,包括土壤的渗透程度,自然水体状况等3、规划内容,包括小区规模,绿化水平,地面高差,是否有景观水体等。4、利用要求,包括绿化,消防,道路冲洗等用水定额,用水时间等。

小区雨水收集利用方案确定的原则

如果住宅小区内有景观水体,要先利用水体进行调蓄,补充景观水体用水量,雨水利用量需要根据项目的基础资料,水景的模式和形式,水量平衡分析等计算确定,水景的规模和调蓄能力通过水量平衡分析确定。

如果住宅小区没有景观水体,要优选低洼绿地,生物景观滞留,渗水路面,多功能调蓄设施等分散式雨水调蓄渗透技术。

对于多雨但缺水的地区,宜采用雨水直接收集利用系统,并优先考虑对径流污染较轻的屋面雨水进行收集回用。

二、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工程实例

由于水资源日益紧张,充分利用雨水作为非传统水源解决杂用水供给问题已经得到大家的认可,并逐渐将其应用到实际的工程中。

工程介绍

下面将具体介绍某住宅小区的雨水收集,利用方案设计。该住宅小区的主要规划技术指标见表1。

通过上面的论述可以得出,城市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共有五种方式:入渗,收集回用,调蓄排放,入渗和收集回用,入渗和调蓄排放。

在住宅小区内,可以进行雨水收集的雨水原水共有三种,即屋面汇流雨水,绿地汇流雨水和道路汇流雨水。决定采用哪种收集雨水形式,需要考虑汇流雨水污染程度,收集难易、径流量这三个方面的特征。在它们当中,污染程度是决定性因素,它直接决定了后续处理工艺,对控制工程造价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收集的难易决定了该做法实现的难易,也对工程造价有一定的影响,径流量的体现可以利用雨水的总量,对水量平衡起到一定作用。住宅小区内可收集雨水在以上三方面进行比较,具体详见表2。

通过比较,结合实际情况,决定采用屋面汇流雨水作为收集雨水。

效益分析

通过以上理论分析和实际工程介绍,屋面可以得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应用具有以下效益。

1、环保效益

城市发展是双刃剑,它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也破坏了城市环境,雨水收集利用系统使“天赐之水”变废为宝,避免了雨水积蓄后破坏环境,威胁安全的缺点,这对城市的环境保护和改善大有裨益。

2、经济效益

水资源日益减少,如果将雨水处理后作传统水源的有效补充,对节约用谁开支有重要作用。当然,雨水收集利用系统需要前期投资,但随着使用雨水回用系统带来的经济效益,在建筑物有效使用期内投资成本能够回收。

3、技术效益

雨水收集利用系统代表了废水回收利用在民用建筑中的发展方向。它打破传统,不断为传统水资源另辟蹊径,为给排水技术不断进步提供发展平台,同时也给设计者带来机遇与挑战。

总之,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是一种经济又实用的水资源开发方式,在日益短缺的水资源形势下,加强小区雨水收集,利用无疑是当前建设投资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虽然现阶段还面临很多实际问题,但由于绿色建筑和节能环保概念的推广,势必将掀起一场雨水等非传统水源大量使用的水工业革.命。

城市雨水进行对屋面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探讨方案设计与分析,屋面雨水收集水质相对较好,便于收集,宜于直接利用。

一、可利用的雨水水量及水质分析

雨水利用不仅是开源节流的一条途径,而且对生态环境的改善、水污染的控制等方面也具有重大意义。雨水利用主要有一下两种形式:1渗透回灌以补充地下水,2作中水回用。

雨水在实际利用时要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如气候条件、降雨季节的分配、雨水水质情况等自然因素的制约以及特定地区建筑的布局和构造等其它因素的影响。且随着城区规模的不断扩大,道路硬化面积的增加,年降雨径流量逐年增加。一般来说对于城区雨水主要有屋面、道路、绿地3种汇流介质。根据我国城市卫生状况及屋面对雨水水质测定的实测情况,在这3种汇流介质中,地面径流雨水水质较差,城市道路初期雨水中COD通常高达3000~4000mg/L而绿地径流雨水又基本以渗透为主,可收集雨量有限,比较而言屋面雨水水质较好,径流量大,便于收集利用,其利用价值最高。

研究表明,屋面径流污染也比较严重,尤其初期雨水污染最为严重,水质浑浊、色度大。经试验研究发现雨水水质不仅与降雨强度有关,也与屋面材料、空气质量,气温、两次降雨间隔时间等因素有关。而且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初期径流水质较差,所侧COD多在500mg/L以上,有些高达2000~3000mg/L甚至更高。故雨水利用时应考虑初期弃流,经研究初期弃流量可定为2mm。试验研究还表面,屋面雨水水质的可生化性较差,一般BOD/COD的植在0.10-0.15.由此可见,屋面雨水处理不宜采用生化方法,宜采用物化方法。

二、小区的屋面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方案设计

1、小区屋面雨水利用工艺流程及方案选择

本研究屋面雨水收集系统项目中,采用“龙康”公司某市规划小区为例,进行了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方案设计,小区建筑主要为3~4层的高级公寓,总占地29320m2,其中道路停钞敗面积8995m2约为29.6%,绿地面积14400m2,约为50.2%,建筑占地5925m2,约为20.2%,与目前大多数住宅较为密集的小区相比,绿化面积较大,建筑占地面积偏小。该小区是较为高档住宅小区,规划设计标准高,对物业和卫生要求较高,且绿化率高,小区屋面皆采用瓦质屋面,屋面雨水水质较好,本着经济的原则,充分利用绿地的净化和贮蓄雨水的作用。本方案对水质相对较好又便于集中收集输送的屋面雨水进行直接收集利用,道路和绿地雨水通过截污,绿地净化渗透床渗透回灌地下,由于本文主要讨论屋面雨水,所以对道路和绿地雨水不多作叙述。图1为屋面雨水收集及处理工艺流程。

在该方案中,屋面雨水经雨落管进入初期弃流装置,通过初期弃流装置将初期较脏的雨水排至小区污水管道,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防止初期径流中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同时为屋面雨水进一步处理利用创造条件。经初期弃流后的雨水通过管、渠送至贮水池收集,该池兼具贮藏、调节、沉淀的作用。然后经泵提升至压力率池,在进入压力滤池之前,既泵的出水管道上通过混凝加药装置投加混凝剂,考虑到初期弃流后的雨水水质较为稳定,且悬浮固体含量较低,所以混凝形成絮体后进入压力滤池直接过滤,以充分利用深层滤料中的接触凝聚或絮凝的作用,而且直接过滤工艺简单,混凝剂用量少,较为经济。出水经过消毒进入中水池,用于小区各种生活杂用水,如绿化、喷洒路面,洗车等。

考虑到降雨的间断性和随机性,可以通过池体构造的合理设计,将贮水池和中水池合二为一,以减少占地和基建费用。再如某些小区设有水景设施,也可纳入雨水的收集利用系统进行综合设计,以促进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优化。

2、主要设施选择设计

初期弃流装置

根据小区住宅规划设计情况,屋顶面积为270m2,的高级寓所共14座,屋顶面积为195m2的高级寓所11座,根据小区内高级寓所屋顶面积积及其形状,在每栋建筑前后墙各设1根雨落管,分别通过各自的初期弃流装置将初期雨水排至小区污水管道。初期弃流量按2mm降雨量设计,根据所收集屋面的大小,确定所需弃流装置的容积。经初期弃流后的雨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雨水利用的难度、提高净化系统效率,并降低其运行成本。

图2是一种初期弃流装置的示意图,在弃流装置内设有浮球阀,随着水位的升高,浮球阀逐渐关闭,当收集到屋面2mm降雨量形成的径流后,浮球阀完全关闭。弃流后的雨水将沿旁通管流至屋面雨水收集管道,进行处理利用。对于已收集的初期弃流,降雨结束后可以打开放空管上的阀门使其流入小区污水管道。

贮水池

贮水池是整个工艺的主要构筑物,是实现雨水有效收集利用的重要保证。它不仅起到屋面雨水收集的作用,同时也起到调节,沉淀作用。贮水池的设计主要涉及有效容积的合理确定。本文通过绘制设计重现期下不同降雨历时,流至贮水池的雨量曲线,并对曲线下的面积求和,所得即为贮水池的有效容积。

工程量及初步经济分析

该小区屋面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方案设计主要工程量统计见表2

研究中对该小区雨水利用进行多种方案设计比较,经初步经济比较发现,该方案工程造价为108.76万元,按可利用的雨水量及,每利用1m3水的工程造价为71,12元,约比传统直排系统增加一倍多,此外需要运行维护费用约为1.00元/m3。因此雨水和中水处理利用系统一样不能直接体现出经济上的优势,但它具有广泛的社会、环境和生态效益,如减少初期雨水对水体的污染、消减洪峰流量、地下水的补给等。尤其对大多数贫水及缺水地区、与外源调水及海水淡化相比,经济上扔具有较大的优势,因此有着不可忽视的利用价值。

(1)目前水资源紧张、水污染严重,城市雨水作为一种第二水源加以开发利用,势在必行。

(2)在城市3种汇流介质中,由于屋面雨水水质好,便于收集利用,故宜于直接利用。

(3)文中结合小区进行了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方案设计,所选工艺试验研究表明出水能满足《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

(4)由于增加雨水收集处理装置,因此投资比传统的直接哦排放系统要打,但雨水收集利用有更广泛的社会、环境和生态效益。

城市屋面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对不同地域、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水资源状况,可利用雨量大小进行综合分析,以优化设计雨水收集处理系统。

据统计,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近400座城市缺水或严重缺水,特别在一些大型城市,水资源供求矛盾更加尖锐,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我国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将对水资源和环境造成更大的压力。雨水利用是解决水资源紧缺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矛盾,缓解城市水危机,改善城市水环境的有效措施。

龙康收集公司本文概述了雨水利用的意义,介绍了雨水利用常见形式,阐述了绿色建筑对雨水利用的要求,并指出了绿色建筑中雨水利用的几个要点。

一、雨水利用的意义

1、资源效益

雨水利用直接增加了可供水量,减少了市证供水量,缓和了城市供水的供需矛盾,是一种立足本地水资源,解决水资源短缺的现实可行的有效措施。1997年,全国城市雨洪量约为81亿m3,按40%的资源化率计算,可利用的雨洪量为32.5亿m3,随着城市化发展,城市面积增加后,雨水量也随之增加。据预测,2010年,2030年,2050年全国城市雨洪量分别为139亿m3,207亿m3,255亿m3,若按40%的雨水资源化率计算,则城市雨洪利用量分别为55.5亿m3,82.9亿m3。102亿m3。随着城市水资源短缺程度的进一步加剧,雨水的资源价值越来越突出。

2、环境效益

城市的发展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不透水地面面积的增加,地表雨水径流系数和流量的提高,地下水入渗量的减少,使得地下水得不到充分涵养,还有部分城市为满足用水量需要而大量超采地下水,造成了很多城市地下水枯竭,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和海水入侵等环境问题,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地面塌陷和沉降等情况。在我国许多大中城市,如天津,上海,西安,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西安大雁塔向西北方向倾斜了1m多,北京市南郊的地下水位正以1m/年的速度下降,沈阳市地下水的超采漏斗已经达到285kmm2,并以13m/年的速度向外扩展。如果地下水长期得不到补充,地面沉降和断裂幅度将不断增大,从而导致建筑物倾斜甚至倒塌,造成严重的损失。雨水利用能减少地下水开采量,有效补充地下水,防止地下漏斗扩大地面下沉。

城市化的发展还导致城市雨水径流污染严重。如2001年至2003年的雨季中,耗资数十亿元整治的北京城区部分河流和湖泊发生藻类大量繁殖,水质恶化的现象,这与城市雨水径流的污染密不可分,其他城市也相续发生一些暴雨污染事件,有些已产生严重的后果,雨水利用减少城市雨水的外排量,直接减少了雨水径流挟带的污染物数量,使得进入城市水体的面源污染大为减少,促进了城市水环境的改善。

3、经济效益

雨水利用就近利用水资源,避免了远距离输水的投资,具有价格优势,直接减少了居民用水开支。雨水利用减轻了城市给排水设施的负荷,降低了城市供排水设施的规模,节省了城市供排水设施的基建投资与运行费用。

雨水利用能增加可用水量,减少因水资源短缺造成的国家财证收入损失。据了解,目前全国六百多个城市日平均缺水1000万m3,造成国家财证收入年减少200亿元,相当于每缺水1m3,损失548元。即每利用1m3的雨水资源相当于增加国家证收入5.48元。

4、社会效益

雨水利用不仅与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相关,同时也与广大市民的生活和环境息息相关,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是开展雨水利用的坚实基础,是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备条件。开展雨水利用实践对于普及雨水资源利用知识,提高全社会雨水资源利用意识,普及全民节水知识,形成节水习惯和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二、雨水利用常见形式

雨水利用从形式上可分为直接利用和间接利用,雨水直接利用是指将雨水径流收集后,根据用户水质要求,经适当处理后供用户使用,雨水间接利用是指通过各种措施强化雨水下渗,补充地下水。

1、直接利用

屋面雨水利用是指将建筑物(构筑物)的屋顶(天台)作为集雨面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屋面雨水水质受大气质量,屋面材料,降雨量,降雨间隔等因素影响,车武等北京城区屋面雨水水质进行大量分析研究后认为,屋面雨水的污染程度与屋面材料有直接关系,沥青油毡是一种主要污染源。因此,在屋面雨水利用规划设计中必须考虑屋面材料的影响。通过采用铝塑板等新型屋面防水材料,可有效减少雨水中杂志。

2、路面雨水

路面雨水利用是指将道路,广场作为集雨面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路面雨水水质受交通量,路面卫生,路面材料,降雨量,降雨间隔等因素的影响。道路和屋顶的污染程度不同,雨水径流水质也有所差异,通常路面雨水水质比屋面雨水要差。由于机动车道的交通量较大,路面污染较重,机动车道的雨水水质相对较差,可能携带大量的碳氢化合物和重金属,列如镉,铜,铝等,主要来自汽车尾气的污染。因此在路面雨水规划设计中应优先考虑收集自行车道,人行道,小区道路的雨水。

3、绿地雨水

绿地雨水利用是指将绿地作为集雨面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绿地对于雨水径流中的污染物有一定的截流和净化作用,收集到的雨水径流水质相对较好。同时,由于绿地的渗透和截流作用会导致绿地雨水径流量会明显减小,可能不能保证收集到足够的雨水量,在绿地雨水规划设计中应充分考虑绿地的渗透和截流作用,科学合理地确定雨水利用规模。

间接利用

雨水间接利用可分为屋顶花园 ,下凹绿地,透水路面和渗透管沟(井)等方式。

1、屋顶花园

屋顶花园是指各种建筑物(构筑物的屋顶(天台))上进行绿化,种植层和植被组成。种植层和植被的选择是屋顶花园的关键,种植层土壤必须有一定渗透性并能满足植被生长的需要,植被必须适宜当地的气候条件并与种植层土壤性质相匹配。通过植被截留和种植层吸纳雨水,屋顶花园雨水径流量较绿化前大幅降低,仅在遇到暴雨时形成雨水径流,屋顶花园是美化城市减少面源污染和消减城市雨水径流的重要途径之一。

2、下凹绿地

下凹绿地是指低于周围地面适当深度,能够接受周边地面雨水径流的绿地,绿地表层土壤中根系发达,相对疏松,其降雨入渗能力较无草皮的裸地大,具有便于雨水引入,透水性好,投资少的特点,而且植物根系还能对雨水径流中的悬浮物,杂志等起到一定的过滤,净化作用。早在1999年北京市就做过草坪高度对径流入渗影响的研究。若草坪低于周围路面0.1~0.2m,其入渗量是草坪高于或平于路面的入渗量的3~4倍。通过将普通绿地设计或改造成下凹绿地,适当降低绿地高程,合理处理路面高程、绿地高程和雨水口的关系,不仅可以减少绿化用水,而且增加了雨水渗透量,强化了地下水补给。

3、透水路面

透水路面是指以透水混凝土,透水沥青,透水砖,草皮砖等透水性建材替代普通混凝土,沥青,釉面砖等传统建材铺装硬化路面,广场,停钞敗等。透水路面能很快将雨水渗透至路面基下,甚至到达地下含水层,不会产生路面积水。路面可广泛应用于人行道、小区道路,公园,广场,停钞敗等轻型路面。渗透地面成本比传统不透水地面高出10%左右,但综合考虑因径流量减少,地面集流时间延长而导致雨水管道长度缩短及管径减小,雨水系统的总投资可减少12%~38%。而且还可产生较大的环境及社会效益。

绿色建筑对雨水利用的要求

绿色建筑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建筑领域的具体体现,也是当今世界建筑的发展趋势,我国对绿色建筑的定义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倡导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的绿色建筑,是我国建筑业由传统高消耗型发展模式向高效生态发展模式转变的必由之路。发展绿色建筑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人,建筑与自然的协调统一。

绿色建筑中雨水利用的必要性

建筑节水型社会是贯切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建筑生活用水约占城市用水的60%,并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进一步增加,建筑节水对促进节水型社会的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衡量建筑节水的一个重要指标是非传统水源利用率。《标准》中对住宅建筑满足一般项和优选项的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要求分别是10%,30%,对于公共建筑也有着相关要求,非传统水源利用是指,采用再生水,雨水等非传统水源代替市证供水或地下供给景观绿化,冲厕等杂用的水量占总用水量的百分比。而将经过处理后的雨水用于绿化,景观,道路冲洗,冲厕等就是提高非传统水源利用率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对某些不适宜建中水设施的单体建筑,雨水资源的补充利用就是其实现非传统水源利用率的必要条件。

绿色建筑是实现建筑节水的有力保证,雨水利用是绿色建筑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建筑节水的重要途径,是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然要求,发展绿色建筑,必须强调雨水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

绿色建筑雨水利用要点

1、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条件差别很大,降雨量和降雨特点差异很大。各地应在认真调查分析当地降雨特点等自然条件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开展雨水利用规划和设计,在技术经济比较的基础上,合理确定雨水利用方案和规模,避免盲目照搬照抄,做到切实提高雨水利用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

2、控制初期雨水径流污染

由于初降雨时形成的雨水径流会挟带大气和汇水面上的各种污染物质,所以形成的初期雨水径流是雨水径流中污染最严重的部分。在雨水直接利用系统中,应对初期雨水径流进行弃流处理,减少对雨水处理设施的影响,提高雨水利用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可靠性。等在大量实测数据计算分析后,得出北京市屋面和路面分别控制2mm和6~8mm的初期雨水径流量可有效控制雨水径流污染。在具体工程设计实践中,应根据雨水利用目的,汇水面的污染程度和大气污染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初期雨水弃流量,有效控制雨水径流中的大部分污染物,有利于雨水处理系统安全高效运行,保证回用雨水水质。

合理选择雨水处理技术

由于雨水在降落和径流过程中受到了污染,一般需要根据用途进行相应处理才能满足使用要求,等通过实测数据表明降雨后期南京瓦质量屋面雨水径流COD值在50mg/左右,SS值在20mg/L左右,经初期雨水弃流后的雨水水质较好,污染物多为悬浮物,一般经沉淀,过滤和消毒后,即可满足杂用水要求,等对北京城区屋面雨水水质进行大量分析研究后认为,屋面雨水径流的可生化性不高,BOD/COD一般在0.1~0.2左右,因为雨水可生化性较差,所以不宜采用生物法处理,由于雨水利用的间断性,考虑到雨水利用系统的经济性,不推荐使用膜技术,活性碳技术等深度处理技术。应根据雨水的不同用途,在考虑经济性的基础上选择适用的雨水处理技术。

重视雨水利用安全保障

雨水在储存,输配等过程中要有足够的消毒杀菌能力,且应保证水质不会被污染,以保障水质安全。供水系统应设有备用水源,溢流装置及相关切换设施等,以保障水量安全,雨水在处理,储存,输配等环节中要采用一定的安全防护和监(检)测控制措施,以保障卫生安全,不对人与体健康和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景观水体采用雨水时,应将水景设计和水质安全保障措施结合起来考虑,绿地灌溉采用雨水时,为避免水中微生物在空气中传播,应避免采用喷灌方式。

重点做好公共建筑雨水利用

公共建筑的汇水面积大,可收集利用的雨水量相对较大,同时,公共建筑具有冲厕,绿化,冲洗地面,景观用水等地质用水水量大,雨水回用潜在用户多的优势。对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雨水回用方案。对于用户来说是能接收和使用的,公共建筑雨水利用不仅节约水资源量大,经济效益显著,而且示范效应强,社会影响大。

摘要:国内外城市雨水利用系统现状表明,目前的雨水利用技术包括雨水的集蓄利用、间接利用与综合利用。介绍了国外先进的雨水利用技术及国内的雨水利用现状,对国内外目前的雨水处理技术进行了分类和总结。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的雨水利用技术及设备,指出目前我国城市雨水利用的发展和研究方向应为研究经济实用的雨水处理工艺和向一体化处理设备发展,并对我国的雨水利用工程提出建议,提出了将城市雨水系统的功能由快速疏排为主向综合利用为先转化的理念。

根据现代资源概念,城市雨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城市雨水集蓄及处理技术的发展,起源于对雨水的利用。自20世纪70年代未起,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开始注意城市雨水利用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其中国外发达国家城市雨水资源化和雨水的收集利用已有几十年的历史,有较为成熟的工程技术及制度保证。目前,城市雨水系统的功能已开设由单一的快速疏排为主向排渍与利用并重,乃至以利用为主转化。因此,城市雨水排水工程方案的确定在理念上,应综合考虑雨水的排放与在汇水流域内尽可能的集蓄。

一、城市雨水利用技术现状

现代城市雨水利用是一种新型的多目标综合性技术,其技术应用有着广泛而深远的意义,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采取工程措施将汛期雨水蓄积起来并作为一种可用水源,可实现节水、水资源涵养与保护、控制城市水土流失和水涝、减轻城市排水和处理系统的负荷、减少水污染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目标。

具体讲,包括下列方面;

(1)雨水的集蓄利用,可以缓解目前城市水资源紧缺的局面,是一种开源节流的有效途径。

(2)雨水的间接利用,将雨水下渗回灌地下,补充涵养地下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缓解地面沉降和海水入侵,减少水涝等。

(3)雨水综合利用,利用城市河湖和各种人工与自然水体、沼泽、湿地调蓄、净化和利用城市径流雨水、减少水涝、改善水循环系统和城市生态环境。

在雨水利用技术方面,发展较快的德国和日本等国家。德国雨水利用技术已经从第二代向第三代过渡,其第三代雨水利用技术的特征就是设备的集成化,各项雨水利用技术已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德国的城市雨水利用方式有3种:一是屋面雨水集蓄系统,收集的雨水主要用于家庭、公共场所和企业的非饮用水,二是雨水截污与渗透系统,道路雨水通过下水道排入沿途大型蓄水池或通过渗透补充地下水,三是生态小区雨水利用系统,小区沿着排水道建有渗透浅沟,表面植有草皮,供水径流流过时下渗,另外,德国还制定了一系列有关雨水利用的法律法规,对雨水利用给予支持。如目前德国在新建小区之前,无论是工业、商业还是居民小区,均要设计雨水利用设施,若无雨水利用措施,证府将征收雨水排放设施费和雨水排放费等。

二、雨水处理利用技术措施

从国内外城市雨水利用发展情况可以看出,对于城市雨水,目前在指导思想上已由快速疏排为主转化为综合利用为先,即使是相对丰水的城市,虽然还不存在将雨水作为一种资源利用的必要性,但根据雨水利用的理念,利用有效方法和措施降渍减污还是有必要的。如合理提高地面渗透性能,增加地下层蓄水能力,雨水管终端水处理技术等。

雨水处理技术就是其目的而言,分为两类。一是收集处理后利用,二是收集处理后减污排放。

针对城市雨水存在初期雨水污染严重的情况,控制初期雨水成为雨水利用系统和城市径流污染控制的一项主要举措。初期雨水控制方法有很多种,各有利弊,一般常用的是初期雨水弃流装置,包括容积法弃流池,切换式或小管弃流井,高效率弃流装置等,弃流后的污水进入城市排水管网,进入污水厂进行处理,剩余雨水则进行处理后进行回用。

对雨水进行处理的物理化学方法主要是根据流体力学原理,通过沉淀、过滤、消毒等技术进行处理,其基本处理过程程类似于城市的给水处理工艺,通过混凝设施、沉淀池、过滤设备及消毒设备等,对雨水进行处理后回用于日常杂用水。对雨水进行处理的生物方法则是利用自然界的微生物和动植物进行处理,收集后的雨水通过建立生物塘、湿地等技术、利用自然净化技术进行净化、处理后的雨水一般经收集提升后排入水体或用于补充地下水。也可以将物化法相结合,建立雨水深度处理系统,则其处理效果会更好。雨水处理装置一般设在雨水管道的终端,通常为地埋式、图1、图2为雨水处理设施模型。

图3、图4为几种商品化的雨水管终端处理装置,可用于进行住宅小区的雨水收集与处理。图5和6所示装置可利用虹吸原理自行对格栅和滤料进行反冲洗。这几种雨水处理装置都有较好的处理效果,适用于口径较小的雨水管。

结语

国外内工程实践表明,解决城市雨水及渍水问题,单纯依靠管渠方式疏排是一种被动且效果单一的方式。如何在延缓雨水在地表层乃至城区生态环境中的滞留时间,而又不形成地面渍水,才是面向城市雨水工程的科学思维。从这个意义上说,雨水利用、提高城区绿化面积,改善地面渗入性都是城市雨水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有必须要统筹考虑。

我国目前雨水处理利用尚处于研究探索阶段,目前在全国各地建立的雨水利用工程处理规模小,处理过程简单,基本未考虑经济因素。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伴随着各项科技成果的研发,目前的雨水利用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未来的研究方向主要侧重于手工艺上寻求更经济实用的雨水处理工艺,工程上研发与开发小型的一体化雨水处理设备。

雨水收集利用显的尤为重要,缺水地区利用水窖收集雨水的庭院雨水工程以发展到一定规模 ,缺水地区村民利用房前屋后的空地挖水窖,发展庭院经济。随着 《农村公路建设规划》 的逐步实施,农村公路雨水收集工程也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在农村公路雨水收集工程还不成熟阶段 ,可以借鉴庭院雨水收集工程的经验,把庭院雨水集蓄工程 (即小水窖、小水 池、小塘 坝、小水 沟) 推广到公路雨水收集系统中,并把庭院雨水收集与公路雨水收集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最大的保障。

农村雨水收集工程,将庭院雨水收集工程应用大公路雨水收集工程中,说明农村公路雨水收集利用的重大意义,提出保护水源、雨水渗透利用、生活用水和灌溉利用四种主要公路雨水收集利用方式。

农村地区雨水收集工程的借鉴意义

缺水地区利用水窖收集夏、秋雨水,解决枯水季节人饮和灌溉用水困难,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作为基础产业来抓。在各级证府给予部分水利物资和资金的补助下,缺水地区村名利用房前屋后的空地挖水窖,收集屋面雨水解决人饮困难,在山沟、路旁、地角修建水窖,拦集地面径流进窖储蓄解决灌溉用水。水窖收集雨水可解决边远,高寒,贫困缺水地区的人饮困难和灌溉,因此,水窖建设在缺水地区,尤其在缺水的山区村寨得以快速发展,缺水地区村民建水窖的需求和积极性都相当高。

随着国家《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的推广,水窖不止可以修建在庭院内,公路雨水的大量收集和利用成为了可能。借鉴庭院雨水收集工程的经验,把雨水收集池修道公路两侧,雨季把道路雨水收集到雨水收集池里,旱季可以就近利用,浇灌,家畜饮用,附近家庭的杂用水,发展公路雨水收集工程,是继续庭院雨水收集又一缓解山区水资源紧缺问题的节水工程。

目前,雨水收集利用主要有:雨水集蓄利用、雨水的有目的性渗透、雨水综合利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径流收集,保护水源

对沿线有水源的农村公路,其水环境敏感性较大。若公路距离水源地较劲,营运期间发生危险品运输染事故的风险大,容易造成的污染事故对沿线居民的正常生活影响大。因此,应禁止路面雨水径流直接进入水体。通过对途径水环境敏感区域采取径流收集措施,以防止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发生事故时造成危险化学品的泄漏随径流进入水体,从而造成水环境污染事故。

路面径流的防治设计应针对周围环境的状况,通过设计径流收集设施,以消减路面径流污染物对受纳水体的影响,力求使设计的径流收集设施取得最大效益。

径流收集池由格栅池、有孔整流墙、沉淀池、隔油挡板、冲洗集砂糟及相应控制闸阀等组成。沉淀池用于正常情况初期雨水污染物沉淀,上清液经隔油挡板隔油后排出,污染物沉于池底,经冲洗进入冲洗集砂糟,由排泥管排出后处置。

根据计算结果和路面径流收集系统工艺,池体的布置位置应根据地形选择在平坦且较低点,而且便于操作人员和车辆到达。若出现危险品泄露事故则通过关闭出水管闸阀来蓄纳事故泄漏物及冲洗废液,从而保护水源免受污染,若没有危险品泄露事故发生,收集的雨水则就进排放。

2、雨水渗透

在多雨季节,当雨水收集达到饱和状态时,可利用雨水渗透技术进行雨水排放,主要通过渗透地面、渗透边沟、渗透井、渗透池等设备,让雨水回灌地下,既可以保持地下水水位,涵养水源,又可以减小地面径流,防止造成大面积雨水淤积,从而减少排洪量,减轻对山体的冲刷,对山区水土保持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所以雨水下渗可以很好的解决雨季蓄水和旱季用水的问题。

3、生活用水

今后在农村雨水利用上应进行大的调整,彻底改变过去以排为主的方向,实行以蓄为主,逐步扩大雨水利用途径,提高雨水利用效率和代用自来水的比重,力争把更多的雨水蓄起来,加以利用。雨水通过雨水窖、集水池等设施储存。雨水收集后的处理,与一般的水处理过程相似,唯一的是雨水的水质明显比一般污水的水质好。雨水中常带有地面污染物和泥沙,这些可以经过筛网等设施进行处理,公路雨水还有少量油渍,可以通过雨季前期有一定的弃雨量来实现。雨水处理过程如图3。

经处理后的雨水主要用到家庭、公共和农业等方面的非饮用水,如浇灌、冲厕、洗衣、家畜用水。以某省农村公路为例,公路项目全长26.4km,车道宽度6.0m,多年平均降水量1050mm,路面类型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则利用公式(1)计算的产雨量为:W = A×口×P×10一=158400×0.80×1050×10一m = 13.30万m。假设仅产雨水的65%可以利用(一部分是弃雨,一部分在处理中消耗)那么可利用雨水量为8.65万t。据统计,某市今年一月份平均每户用水量在22t左右,那么仅某市山区农村公路26.4km收集的雨水可以供3931户人家一个月的用水。如果所有农村公路雨水都可以得到收集利用,那么解决人民用水问题将指日可待。

4、灌溉技术

农村公路一般都穿过田间地头,这对于农田灌溉是一个极大的地理优势,可以利用地形,将收集的雨水就近灌溉,解决旱地灌溉的用水问题。

以某省农村公路为例,多年平均降水量500mm,公路宽6.0m,则利用公式计算每公里的产雨量为:w= AxJB×P×10一=6000×0.80×500×10一m = 2400m3。

假设浇灌一亩农田用水量为20m3,那么每1km农村公路的产雨量可浇灌120亩农田。随着农村公路数量的逐年增长,公路雨水收集及利用在解决农村缺水问题中将越来越重要。

结论

1、通过查阅资料分析,水资源分布不均,为解决山区中缺水问题,达到节约用水目的,对农村公路雨水收集利用的潜力进行了分析。

2、借鉴农村雨水收集工程,将庭院雨水收集工程推广到公路雨水收集工程中,说明了农村公路雨水收集利用意义重大。

3、本文提出了保护水源,雨水渗透利用、生活用水和浇灌利用4种主要农村公路雨水收集利用方式。

水资源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水资源紧缺,大多以城市为中心的地区成为矛盾的焦点,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不透水面积比大幅度增加,使暴雨径流量大,洪峰流量成倍增加,汇流迅速,峰型变得尖瘦,传统的方法,径流雨水由排水系统排走,这样一方面造成水资源紧缺,暴雨径流未得到利用,另一方面花巨资新建改建城市雨水管网,用以防止汛期暴雨而酿成的洪涝灾害。

基于传统的城市雨水利用技术,提出了雨水生态化综合利用的概念,剖析了城市雨水生态化综合利用的内涵,总结当前城市雨水生态化综合利用模式,探讨了雨水利用的生态效应,为城市雨水科学、合理利用的利用提供了参考。

雨水生态化综合利用是一项典型的生态保护技术,对于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结合城市雨水利用的发展情况,本文将在中外一些工程实例的基础上对水生态综合利用技术进行探讨。

一、国内外城市雨水利用的发展

对雨水的利用尤其是城市雨水的利用,自上世纪70年代未起许多国家开始注意城市雨水利用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并建成了不同规模的示范工程,总的来说,雨水利用发展可以概括为3个阶段;解决生活用水的中级阶段和解决生态用水的高级阶段。

国外发达国家城市雨水利用起步较早,且已形成规模,德国是欧洲开展雨水利用最好的国家,早在1989德国就出台了雨水利用设施标准(DIN1989)对住在、商业和工业领域雨水利用设施的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过滤、储存、控制与监测4个方面制定了标准,到1992年已经是第2代雨水利用技术,又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与完善,第3代雨水利用技术及标准已经实施,德国“第三代”雨水利用技术的特征就是设备的集成化,即从屋面雨水收集、截污、储存、过滤、渗透、提升、回用到控制都有一定系列的定型产品和组装式成套设备。

我国城市雨水利用起步较晚,雨水利用的科学研究还很滞后,大多数情况下,径流雨水是由排水系统排走,不能满足雨水利用的可观需求,城镇的雨水的综合利用研究与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尚没有获得完整的认识与实际工程的经验,在操作经验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差距甚大,目前主要在缺水地区有一些小型、局部的非标准性应用,比较典型的有山东的长岛,大连的獐子岛和浙江的舟山市等雨水集流利用工程,大中城市的雨水利用基本处于探索和利用研究与应用也有所发展,但尚处于示范阶段,缺乏系统性,绝大部分城市雨洪利用扔属空白,近年来,我国在城市雨水生态利用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如北京市2004年颁发《关于加强建筑工程内雨水资源利用的暂行规定》要求所有新建工程均配套雨水利用工程。否则将不予验收,对奥运场馆实行“一票否决”制,作为“新北京、绿色奥运”的新措施,这是城市雨水利用的重要成果,但总的来说我国雨水利用技术还较落后,缺乏系统性,更缺少法律法规保障体系。

二、城市雨水生态化综合利用的内涵

雨水利用系统应作为城市若干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中发挥作用,然而,已往的雨水利用为狭义的雨水利用,其实质是雨水的资源化,如何将雨水“排放”变为雨水“生态循环”和“再利用”还有许多观念,技术和管理模式须推广采用。

城市雨水生态综合利用技术是基于生态学、工程学、经济学原理,通过人工净化和自然净化的结合,雨水集蓄利用、渗透与园艺水景观等相结合的综合性设计,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这种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持续性,能实现效益最大化,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它强调城市雨水利用过程中对涉水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缓解及消除作用,在利用的同时也注重它的生态效应。

三、城市雨水生态化综合利用模式

城市雨水的生态利用不是狭义的利用雨水资源和节约用水,它包括减缓城区雨水洪涝和地下水位的下降、控制雨水径流污染、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广泛的意义,它涉及到城市雨水资源的科学管理、雨水径流的污染控制、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系统工程。

1、雨水渗透技术

采用渗透地面或渗透管

渗透地面主要有两类,多孔沥青及多孔混凝土地面和草皮砖,一般多用于停钞敗、人行道,多孔沥青路面是在厚6~7cm,表面沥青层不使用孔隙率为12%~16%的细小骨科,而是在表面沥青下铺10cm,粒径为1~3cm砂滤层,砂滤层下铺设两层碎石蓄水层,厚度约30cm,蓄水层孔隙率为38~40%,目前在我国多孔沥青及多孔混凝土地面用的比较少,但草皮砖的利用已很多,用于一些大型的住在小区和科技园等轻工业区,国内有资料显示,渗透地面的成本比不透水地面高10%左右,但它能储存雨水、延长径流时间,从而降低雨水系统的投资大约12%~38%,而且还可以产生很大的环境效益,比如净化雨水径流、调节大气温度和湿度。

渗透管一般采用穿孔的PVC管,或由透水材料制成,管道外包土工布,四周回填一定级配的碎石,管道基础一般为15cm厚的砂滤层,较适用于一些地下水位不高,雨水水质较好的地区等。

2、采用渗透池

渗透池分为地面渗透池和地下渗透池,地面渗透池一般利用天然的洼地,并对池底做一些铺设鹅卵石等的简单处理,并在池中种植一些水生植物,还可以结合人工水池景观,如喷泉、金鱼荷花池等,地下渗透池是利用碎石空隙、穿孔管、渗透渠等储存雨水,可以利用大型的广场,立交桥下的绿地等地下空间。

3、绿地

这是雨水间接利用的最佳方法,绿地是最好的渗透设施,不仅渗透能力强,而且植物根系能对雨水径流中的悬浮物,杂质等起到一定的净化和水土保护作用,所以应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加大绿地土壤的下渗量,常用的增加绿地蓄水量发放,充分利用城市绿地,尽量将引入绿地,为了增加绿地渗透量,在绿地中做浅沟或排水明沟,以便在降水时局部短时贮存雨水,沟内扔种植物,将绿地中的土壤置换为人工土(50%炉渣加50的天然土)以增加土壤的渗透量,并在土壤下铺设渗透管收集雨水,然后进入雨水处理系统,因此,在城市绿地中雨水利用的方式主要是雨水的渗透蓄积,其次是储存并加以利用。

在我国,北京最先研发雨洪资源在城市的利用通过实验研究提出了以下几种雨水渗透利用模式。

1、渗透管渗透+排放

与德国的雨水渗透措施类似,在地下埋设透水管,四周填埋砾石,雨水贮存于管道和砾石间隙,不断下渗。

2、中水利用+浅沟渗透

在该方案中,中水利用主要是收集利用水质相对一较好且容易收集的屋面雨水,处理后作为绿化、喷洒道路等杂用水的补充水源。

3、高花坛+低绿地+浅沟渗透的逐级下渗模式。

此模式是在建筑物的四周修建高于地面的花坛,把屋面上的径流雨水首先引入到高花坛内渗透净化,多余的径流再与道路雨水一起通过低绿地,经截污设施后,流入渗透浅沟,雨量较大时,雨水沿浅沟进入渗透渠下渗,超过渗透能力的雨水再进行收集或排入市证管网,该种逐级下渗模式的下渗率高,工程造价却要比雨水直接排放要节省10%~20%。

雨水收集技术

城市雨水利用目前成熟的技术主要有两种;屋顶集流和马路分流,屋面雨水拦截主要包括集蓄利用系统和屋顶绿化,集蓄利用系统是将屋顶作为集雨面,通过收集-输水-净化-储存等渠道利用雨水,同时,在屋顶铺设一定厚度的土壤层,建造屋顶花园,降低屋面径流系数,有效消减雨水流失量,由于下垫面的不同,所以不同面积上的降雨径流水质有较大的差异。

屋顶上的降雨径流除初期受到轻度污染外,后期雨水水质良好,而道路等地面上的降雨径流,由于含有金属,燃油等有机污染导致水质较差,对于道路收集的雨水,需要处理达标后方可收集利用。

雨水径流传输和贮存技术

由于雨水在时空分布上具有很大的不均匀性,大量的雨水往往集中在为期较短的雨季,为能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应采取措施将收集的雨水进行合理贮存,雨水贮存一般有地面截流蓄水、地下蓄水构筑物贮存雨水、加压渗透蓄水等方式,各地应根据本地特点选用,家庭可采用预制混凝土或塑料蓄水池等,在城市小区、学校、机关等将雨水收集到贮流池中利用或构造人工湖并且应用在景观设计中,例如地表明沟传输是德国城市的风景之一,其设计思想既考虑了传输雨水的功能,更关注了对构造城市景观的作用,通常是模拟天然水婉蜓曲折的轨迹,或构筑特定的造型,也有社区环境利用雨水等采用的构筑水景观或人工湖等,这样将雨水的传输和储存与城市景观建设与环境改善荣威一体,既有效利用了雨水资源、减轻了污水处理厂对雨水处理和自来水供水的压力,又增加了城市景观,起到了一举而三受益的作用。

此外,城市中一般都有诸如溪流,河道湖泊等自然水景,充分利用这些水体,配以适当的引水设施,能很好地蓄存雨水径流,用于补充生态用水,维持和改善城市的水环境,这样不仅丰富了城市水体的景观,成为城市生态环境用水的理想水源,也为绿地浇灌储备了水源。

几种典型的城市雨水综合处理技术

1、人工湿地处理

人工湿地常应用于城市的雨水处理,它包括前处理系统和主体湿地,前处理系统通过自然沉淀去除较重颗粒和浮渣,降低后续湿地的处理负荷,以保证其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主体湿地种植芦苇等挺水植物,通过植物和微生物的降解作用以及土壤的吸附渗透作用进一步处理雨水,德国柏林广场区域城市水体工程设计是雨水生态系统的成功典范。

2、雨水深度处理系统

城市公共建筑中的雨水深度处理技术一般可分为吸附、膜分离、消毒等工艺,通常可取得良好的处理效果,雨水深度处理技术也是多数雨水回用前必须采取的处理措施,该技术科极大提高雨水水质,避免雨水简单回用所带来的卫生隐患,如日本国技馆雨水处理工艺采用微细网过滤器去除直径100m以上的污染物,并定期投加次氯酸盐消毒,快速处理后即可安全作厕所冲洗水等,英国地区的大型超市就采用了这样一套雨水深度处理的回用系统。

四、城市雨水生态化综合利用的生态效应

1、改善城市水环境

通过城市雨水综合利用技术,特别是类似高负荷湿地或稳定塘等占地面积较小同时生态景观较好的生态利用技术,对雨水中污染物具有一定的自然净化能力,如在湿地系统中,所有的生物化学过程过程中可以溶性磷转化为难溶性的颗粒磷,在通过沉积作用进入地区圈,这种自然减少,促进城市水体的水质改善。

2、补充城市用水

经过处理后的雨水可广泛应用于城市绿化、消防,也可用于冲厕、洗车等城市居民生活的各个方面,经深度处理后的雨水也可用作低至工业用水,如工业循环冷却等。

3、促进城市节能

在城市建筑中采用低能耗生态雨水利用方法,可在美化建筑周边生态环境的同时,降低雨水处理系统以及建筑能源消耗。

结语

城市雨水利用正朝着多目标和综合技术发展,它已不是狭义上的雨水资源利用和节约用水 , 同时它还具有改善生态和环境的意义,这一点将是是城市雨利用考虑的重点。

以生态技术为基础的雨水综合处理技术应用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它不仅依赖于简单的自然生态处理系统,同时结合经济的、低能耗的深度处理技术,可满足中水回用需要,节约了资源,所以这种雨水利用技术可统称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雨水综合利用技术,这种适应各地区现有的自然生态情况,以保持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生态处理技术为主,其他生物处理技术为辅的灵活组合的雨水利用技术,必将成为我国雨水利用技术发展的方向,从而真正达到雨水利用的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摘要:针对水资源短缺及排水困难的问题,“小区雨水收集案例为例,探讨研究小区雨水综合利用技术方案及效果,提出了下凹式绿地和透水地面的基本做法。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成区面积的不断扩大,从而导致不透水面积大幅度增加,洪量增大,对城市排水和河道行洪构成巨大的压力。同时,随着具有良好透水性的自然地表被改变,城市水文循环状况也发生了变化,导致大面积地下水位下降。比如说北京市在1960~2000年,地下水资源累计超采57.04亿t,城近郊区泉水基本断流,湿地消失。城区地面沉降面积达到1800km2,中心区最大累计沉降量已近850mm,形成大范围的降落漏斗,威胁着城市安全。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减少地表径流流量,增加地下水补给量,这正是雨水利用技术所追求的目标之一。研究雨水利用技术修复城市自然水循环,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保障城市防洪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已经认识到了雨水的利用价值及必要性,他们采用各种技术、设备和措施对雨水进行利用、控制和管理。我国城市的雨水利用起步较晚,目前主要在缺水地区有一些小型、局部的非标准性应用。国内一些城市在雨水利用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与一些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

小区雨水利用方案

雨水入渗及收集包括三部分:道路雨水的入渗及收集、绿地雨水的入渗及收集、屋顶雨水的入渗及收集。其中道路部分,小区铺装地面分为两种,一种是透水性铺装,另一种为不透水铺装。透水性铺装地面主要表现形式为铺砌透水砖,它的雨水收集利用为恢复自然雨水渗透通道,雨水入渗地下,超渗产流通过弧形边沟,进入不透水性铺装地面收集系统,而不透水性铺装地面雨水通过地面布设的雨水口,经管道收集传输进入集雨池,绿地部分,小区主体草坪绿地采用下凹式绿地,增加雨水入渗,屋顶部分,屋顶雨水一部分直接通过管道收集、传输,进入集雨池,另外一部分屋顶雨水,先排入周边绿地,通过下凹式绿地,入渗地下。

回用及调蓄排放由集雨池完成,集雨池收集的雨水经过滤和消毒后由水泵提升,通过预留阀门用于绿地灌溉,超出集雨池调蓄能力的雨水通过溢流排入市证雨水管道。

雨水利用方案

1、下凹式绿地

下洼式整地竖向设计格局是建筑及路面等硬化面处于最高位置,绿地处于最低位置,下凹绿地低于路面高程100~150mm,排水系统(雨水口)设置于绿地中并高于绿地50~100mm,且低于硬化面。集雨流动方向为单向流动,即建筑屋面的雨水径流先到达硬化地面进入绿地或直接到达绿地被接纳,经绿地渗透、残留、集蓄至一定高度后,超量的雨水再经雨水口进入排水系统,下凹式绿地典型设计见图。

小区绿地表层为1m多的回填土,质地以壤土为主,饱和导水率为ks=0.2mm/min。以此计算不同重现期的降雨,不同下凹深度绿地的径流系统。

2、透水地面

透水地面的基本结构自上而下由透水砖面层、透水找平层、透水基层、透水底基层和土基组成(见图3)小区透水地面铺装结构具有较好的整体渗透性,可满足2年重现期1h降雨量的设计标准。

3、集雨池

为节省雨水收集管道的造价,没有对雨水进行分质收集。小区中可收集的到的建筑物屋面经理和硬化地面径流直接通过集雨管道进入到集雨水池中,用于浇洒绿地。其中,建筑物周围有大片的绿地和屋面面积较小的建筑物(如门卫室、地下车库入口等)对其屋面径流不做收集,使之自然散排到绿地中。根据《城市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程》(DB/T685-2009)按照2年一遇最大2h降雨,扣除初期径流后年降雨资料,为2年一遇1h降雨量为36mm。小区屋面雨水径流系数取0.85,道路硬化面雨量径流系数取0.85,初期径流量取2mm,计算得出所需集雨池的容积为254.28m3。考虑地形和地下设施条件,小区内需设两座容量为150m3的集雨池,采用地埋式结构,池顶覆土500mm并在覆土层植草绿化。集雨池内收集的雨水经过滤和消毒后由水泵提升,通过预留阀门用于绿地灌溉。

4、处理系统

考虑建造成本及雨水净化处理成本,小区的雨水利用仅用于绿化浇晒,通过对北京市大兴地区不同地点的雨水水质监测与分析,弃去2mm初期径流量雨水后,水质指标可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GB/T18920-2002)城市杂用水水质的标准。可采用常规处理工艺,工艺流程如图4。过滤和消毒均在集雨池中进行,可有效节约占地面积。

雨水利用措施对小区外排量的影响

小区采取雨水利用方案后,在降雨前且集雨池清空的情况下,可满足2年一遇的1h降雨无外排径流,可见雨水利用措施具有明显的消减洪峰流量,延迟峰现时间和减少雨水外排量的作用。

结语

雨水是一种可以利用和再生的水资源,其资源化不仅具有节约用水的意义,还具有减少城市排水量、减轻河道行洪压力、增加可用水资源量、涵养地下水源、缓解北京水资源供需矛盾、寓资源利用于灾害防范之中的目的。住宅小区雨水利用是一项实用型技术,可减轻城市的公司压力,大大节约自来水用量,应用前景广阔并且会产生良好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摘要:随着中国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用水问题越来越严峻,另一方面由于城市化导致城市地面硬质化,雨水降水对城市产生的威胁越来越大。所以近些年国内提出了很多城市雨水利用的探讨。现就以上问题对应所接触的现状谈下个人对这方面的考虑。

今后城市雨水利用技术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它的国际化与集成化。各国的雨水利用技术发展的程度因重视程度不同而参差不齐。成熟的雨水利用技术从屋面雨水的收集、截污、储存、过滤、渗透、提升、回用到控制都有一系列的定型产品和组装式成套设备。对于雨水的利用工程可分为三个部分:雨水的收集、雨水的处理和雨水的供应。

雨水收集:雨水的收集利用,广义的范围内,包括了大型水库的建设,河川径流的取用等。雨水收集的方式有许多种型式,例如屋顶集水、地面径流集水、截水网等。其收集效率会随着收集面材质、气象条件(日照、温湿度等)以及降雨时间的长短等因素而有所差异。雨水的收集利用,广义的范围内,包括了大型水库的建设,河川径流的取用等。

雨水的收集储存措施:

⑴增加城市透水面积。以前大多数城市采用水泥或沥青路面,雨水不能渗进地下,加剧了城市内涝的风险。现在国内外很多城市采用各种改善措施增加城市透水面积,例如,采用多孔沥青或多孔混凝土路面,在人行道、广场或休闲区铺设草皮砖,增加城市绿化面积,立法规定建设区内的最低可渗面积率等,使得雨水可以快速入渗进入地下含水层。

⑵重视小区雨水储存。国内很多城市小区的屋顶雨水收集系统已经比较完善了,但是却没有相应的处理和回收系统, 收集的雨水仍与污水一起排走。例如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的航站楼建有 17.6m 2 完善的雨水收集系统,在暴雨时节 1h 可收集雨水 500m 3 ,但是却任其自然流走。如果这些雨水能有效处理和加以利用,将比处理利用轻污染的生活污水更为经济、更为简便易行,而这只需要增加雨水储存入渗设备就可以办到。

⑶广泛利用城市低洼地。我国降雨时间集中,为了避免道路积水和暴雨径流的增加,需要在短时间内将雨水暂时蓄存起来。这就需要利用城市低洼地,如地下停钞敗、运动场等将雨水暂时收集起来。为了能使这些低洼地尽可能多地贮留汛期雨水,在规划设计时应尽可能进行综合考虑, 使这些场所在雨期与无雨期的功用发挥到最优。如日本在低洼地修建运动场,雨季用来蓄洪,有的则在运动场下面修建地下水库。此外,有条件的区域也可以利用低地的浅层含水层蓄存雨水。

雨水的处理措施:雨水收集后的处理过程,与一般的水处理过程相似,唯一不同的是雨水的水质明显的比一般回收水的水质好,依据试验研究显示,雨水除了 pH值较低(平均约在5.6 左右)以外,初期降雨所带入的收集面污染物或泥砂,是最大的问题所在。而一般的污染物(如树叶等)可经由筛网筛除,泥砂则可经由沉淀及过滤的处理过程加以去除。

雨水的利用措施:收集后处理的雨水经过泵的提升用于家庭、公共和工业等方面的非饮用水, 如浇灌、冲厕、洗衣、冲洗路面、冷却循环等等。我国城市雨水利用的现状和前景:尽管作为城市水业一个新兴的领域还有待更多的人来关注,也有许多问题有待研究,但从北京的实践看,已经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是一个符合当代可持续发展理念并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的领域。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北京城市雨水利用已进入实质性的实施推广阶段,成为带动我国城市雨水利用技术发展的龙头,随着水管理体制和水价的科学化、市场化,通过一批

示范工程,原来预计在5~10 年内实现城市雨水利用的标准化和产业化,现在看来这个速度还会加快。

随着雨水利用技术的发展,城市雨水利用将走与生态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发展道路,今后的重点是雨水利用系统的优化、技术设备的集成和规范标准化,和科学的管理。

摘要:根据目前雨水利用存在的径流污染情况,从雨水污染源规划-地表径流处理-雨水收集口的设置-雨水汇处理的一个完整的雨水处理系统进行分析。城市雨水作为水资源利用的一种新的开源节流方法,不仅具有经济效益、还具有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时能达到生活和工业用水的要求。

雨水用途

雨水的利用可能很快就成为一种节约用水的潮流,日本在这个方面的运用已经走在了前列。雨水,可供冲洗厕所、冷却、制冷、洗车、街道洒水、浇树养花、城市水景观、人工水面、灌溉绿地、补给地下水、洗衣及改善生态环境等。

用管道把屋顶的雨水引入设在地下的雨水沉沙槽,经沉积的雨水流入蓄水槽(池),由水泵送入杂用水蓄水池,然后提升到中水道里,供冲洗厕所等使用。与工业废水处理场相比,雨水利用设施的有利之处在于规模小、技术处理简单、维修容易,而且水质较好,是一旦发生地震灾害时可以应急的水源。城市雨水的利用不是狭义的农村收集、利用雨水资源和节约用水,它还包括减缓城区雨水洪涝灾害和地下水位的下降、控制雨水径流污染、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广泛的意义。利用的形式主要有:分散住宅的雨水收集利用中水系统;建筑群或小区集中式雨水收集利用中水系统;分散式雨水渗透系统;集中式雨水渗透系统;屋顶花园雨水利用系统;生态小区雨水综合利用系统 ( 屋顶花园、中水、渗透、水景 ) 等。

城市与城市之间不仅存在气候、地质、水资源、雨水水质的差异性,同时由于经济的发展导致地面下的结构也有差异。因此要因地制宜,注重地区和项目的特殊性。降雨集中、地面落差大,容易积蓄干旱、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的 70% 集中在6月~9月,且大多以暴雨形式出现,极易形成超渗产流。在地面落差较大的山区,利用较小的非生产用地人为制造一定的集流面,以较少的场次,即可获得较多的径流量,变水害为水利。

雨水利用技术

为了得到合理、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重要的是执行分水岭的环境管理,为了这个目的,非点源径流污染机制的知识在下雨条件下变得尤其重要。等人建立了雨水的径流模型预测来自雨水的非点源的污染负荷,他们预测的结果跟调查的结果相符。为了避免非点源造成的污染,也为了得到洁净的雨水资源。雨水的处理必然是雨水利用的重要环节之一。

污染源治理

控制大气污染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是源处理的第一步,经常清扫街道,减少垃圾堆放,控制交通量,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等,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扩大透水面积比例,推广使用人工透水地面及多种透水设施,加大绿地面积,重新布置相对高程。

目前,屋顶花园雨水利用系统被提上日程。屋顶花园雨水利用系统不仅是削减城市暴雨径流量,控制非点源污染和美化城市的重要途径之一,而且可作为雨水积蓄利用的预处理措施。为了确保屋顶花园不漏水和屋顶下水道通畅,可以考虑在屋顶花园的种植区和水体中增加一道防水和排水措施。屋顶材料中关键是植物和上层土壤的选择。植物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来确定,还应与土壤类型厚度相匹配。上层土壤应选择空隙率高、密度小、耐冲刷、可供植物生长的洁净天然或人工材料。屋顶花园系统可使屋面径流系数减少到0.3,有效地削减了雨水流失量,可同时改善生态小区的生态环境。

雨水收集口

近年雨水收集逐渐采用分流制系统,分流制可以使雨水、污水分流,优于传统的合流制系统。现在落底式雨水口可以有效地截留径流中可沉降固体和大的悬浮固体等,为提高其对污染物的截流率和避免臭气的产生,落底式雨水口的进水管和井底需要及时清除。水质型雨水口也称作沉淀或油类分离器, 在雨水进入排水管道和径流控制设施之前,用来去除道路径流中的沉积物和油类。这些雨水一般设计为多格状:如沉积物格截流沉积物,撇乳器格截留碳氢化合物。水质型雨水口目前在加拿大和美国的许多城市使用。

运用以上两种雨水口可以很好的去除雨水中的污染物质,雨水可以作为轻度污染水回收利用,水质基本上达到市证用水的要求,也可以作为回驻地下水之用,代替了中水回用和自来水的浪费,价格远比后两种便宜。这是雨水利用前期规划之一。

半截流制(又称截流式分流制)排水系统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排水管道,又有雨水排水管道,且在雨水干沟上设雨水跳跃井,可以截留初期雨水和街道冲洗废水进入污水管道。此种方式可以很好的去除由于地面径流造成的污染,也就是污染源形成的污染。

雨水截流

近年来,由于水资源的过渡使用以及城区不透水面积的不断增大,导致地下水位的下降。为了减小地表径流量和高峰流速,延长滞留时间,增大地下水补充量,截流已经日趋成为潮流。

等人在哥伦布的安第斯山脉的海拔2550m和3370m的两处山区的热带雨林用一年的时间研究了雨水径流。低降水量和低蒸发率地区,绝对渗透量并不比其它地区低,说明在城区种植植物可以起到截留水分的作用。

我国城市可以采用点、线、面的种植方式对雨水进行节流,点就是居民区附近的花园,采取易于保持雨水的植物。线就是公路边种植植被,使雨水渗透到地下层。面就是在城区建立大型的公园、植物园,使整个城市成为绿色花园。

透水性路面的建设

公路建设方面,采用透水性路面技术(透水性沥青路面、混凝土透水路面),通过渗透增大地下水补充量,并且减少暴雨期间地表径流量和高峰流速,延长滞留时间。采用该项技术铺设的路面,物理性能好,并且由于不需要再建雨水管沟,还具有成本低的好处。另外,道路经过改造,在区内将增加可观的地下水资源。

人工湿地处理

人工湿地除氮的研究得出:湿地处理系统在通风的条件下,可以达到 50%的除氮率,如果在开始的系统处理单元中继续通风,氮的去除率将达到 93%。通过对人工湿地的研究指出传统的滞留盆地将被人工湿地所取代,但要完全取代传统的滞留盆地还需对人工湿地做深入研究。

人工湿地已经成为汇处理之一的处理趋势,也是日趋走向成熟的污水处理方法。经研究,该方法可以除去雨水中的有机物和有毒物质,使雨水水质达到饮用水的标准,解决了人类寻求生活用水的来源,同时也解决了径流污染的形成。

过滤器处理

设备的集成化处理雨水,如德国“第三代”雨水利用技术就是利用这个特征。从屋面雨水的收集、截污、储存、过滤、渗透、提升、回用到控制都有一系列的定型产品和组装式成套设备。为了除去杂质,形成了不同形式的径流过滤器。根据过滤能力的不同可分为分散式和集中式两种。分散式过滤器一般体积较小,安装于房屋的漏雨管的下端;集中式过滤器一般体积较大,它是将来自不同面积上的径流汇集在一起,然后进行集中过滤。这两种过滤器均可将径流中直径大于0.25mm的杂质过滤除去。

结束语

雨水能起到调节、补充地区水资源和补给地下水资源的作用。针对目前水资源短缺及由雨水造成的径流污染,雨水的收集、处理和综合利用技术成为我国急需解决的问题。

我国的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系统还很不完善。虽然部分地区已经建立了一定的雨水收集系统,但未对雨水进行综合处理利用。只要完善雨水的处理及应用就能满足很大一部分的用水需求。对尚未建立雨水收集系统的地区,不仅要避免雨水下落过程中和径流形成污染,也要对已被污染的水资源进行收集、处理、再利用。

合理的规划雨水处理和利用不仅能解决现存的径流污染问题,也为生活和工业用水提供水源。但要合理、有效利用雨水资源,还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深入研究。

您可能还喜欢的
最新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