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程一路都在聊,看中聊天对象,直接坐。有一个阿姨跟临乘是同是西坡人,这是临程的第一个聊天对象。
“你个老家伙,银(现在)回家揍舍去呀(回家干什么去)?”
“我回收秋去呀,你不是也回去呀”
“你老家伙,到西安逛着来嘛,我咋没见你”
“我到湖北来,给我女儿哄娃着来,回收秋去呀”
“你老家伙还跑的远的很,湖北有好玩的地方里么,你回弄啥来呀”
……
“我妈年问我做里么,你说我妈年问我来么”第四次问关于妈妈有木有问起她的话题。
爸爸在餐桌猛烈顶女儿 老爸快拔出来女儿好痛
“你是你妈的女子,出门一年多了没打一个电话,没回去一次,你妈都不知道你在哪里你妈把你问一下做咧”阿姨这个回答结束了关于妈妈问没问起的话题。
“你奶不要你了,你奶一会就把你卖了”临乘对着同乡阿姨的孙女说了好几次。同样的话,“你妈不要你了,一会下车就把你撇了”又冲着我邻座的一个小姐姐的女儿说起。我不能理解这是一个已孕育一儿一女的母亲说的,我庆幸没有带女儿。如果女儿在场,“你妈不要你了……”就会落在女儿身上。
“我没钱了,这两天在西安1300花玩了,现在就剩50块钱了。我在车站转了一天了,看有木有熟人给我买张回家的票”
“我在饭店端饭,一个月2300,正宁才一千多”
“我前几天刚交了房租,没钱了”
“老家伙,你再不吐了噻,把人吐的恶心死了,走一路吐一路”临程对着我身后晕车的阿姨开始了又一波言论自由的演讲。
“你在阿哒上班里?”临程问我邻座的小姐姐。
“周家煤矿”
“煤矿上做里吗?”
“会计”
“会计,记工分里哦,来哈美的很”
“不是记工分,算账”邻座小姐姐结束了对话。
听了一路,我脑子里一直在闪现一句话,好好教女儿读书学习,言谈举止,接人待物首当其冲。
大巴钞旜城后,电话里听到女儿奶声奶气的说,“妈妈,我在爸爸车上,我们在三环上,一会就到家了,爸爸买了挂面还有豆豆,我不哭,我已经长大了……”
女儿真的长大了,听着她说,我的眼眶就湿了。三年来没有离开过女儿一天,第一次离开女儿,先哭的人却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