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气的抓起一根棍子,用力推儿子藏身房间的门。“你给我出来!”我吼道。里面没有动静,只是儿子还不会反锁门,死死推着即将被我打开的门。最终我把一脸恐慌的儿子拽出来,狠狠地招呼下去。
“哇——”儿子放声大哭,家里顿时热闹起来,两个娃像比谁的嗓门大似的一齐哭!自从有了小宝宝,这种情况都属于家常便饭了。我真是烦透了,看着儿子可怜巴巴的看着我,我下不去手了。
儿子今晚随你怎样弄 儿子妈今晚会给你满足的
看我不打他了,儿子泪眼模糊的喊着“妈妈”紧紧抱着我,我推都推不开。我想起了他以前也是这样粘我的。有了妹妹后,大家都要他懂事,我就很少抱过他了。他死死的抱住我,生怕我走掉,我感受到了他的惊慌与脆弱,不禁搂住他,他哭的更厉害了!
这样的场景时不时的重演一下,“熊孩子”的标签也被不经意间贴在儿子身上。他大吼大叫,说脏话,骂人,打人,乱扔东西……种种事迹让我们忧心忡忡,头疼不已。说教不管用,打骂也无效。
对妹妹,他似乎又爱又恨。妹妹生病了,他心疼流眼泪,还会逗妹妹开心。但又时不时的打一下脸,扯下胳膊腿,下手没个轻重。
问他为什么这样啊?他还挺深沉,就是不答话,让人摸不透想法。我知道有了妹妹,他没有了以前的关注度,心里还是很介意的。
有天送他上学,路上问他:“儿子,你觉得我们爱你吗?”“不爱,你们爱妹妹和弟弟”。他口中的弟弟是小姑的儿子。每次他弟弟来,公公婆婆就把关注全给了外孙,儿子退居二线了,他也是各种捣乱。“你为什么这样说呢?”“你们只打我,不打弟弟妹妹!”我的心理一颤,听了真不是滋味,他还是个孩子,因为有了哥哥的身份就必须懂事儿似乎有些为难他。
晚上儿子洗完澡,我上前去抱着他,“儿子,妈妈抱你上楼吧!”儿子一脸惊喜,大笑着伸手要我抱,他的开心感染了我。那几天儿子显得特别小,摔疼了放声大哭跑到我面前要我抱。我没有再说教男孩子坚强这类的话,而是安慰他。再捣乱我就睁只眼闭只眼,也没有批评他。
有时候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改变一下方式或许就能对症下药。很多事情并没有那么糟糕。
儿子变了,他不再打妹妹,而是热情如火的表达爱意,不是抱就是亲,不再纠结妹妹抢走了爸爸妈妈的爱。
“我不睡觉妈妈也爱我”,中午怎么说都不睡午觉,儿子突然说了这样的话!我心里一阵感动与苦涩。儿子不是不乖,他只是没有安全感!当他意识到无论怎样我都爱他时,他就不再害怕失去那份爱了,自然没有了对妹妹的敌意!为什么以前的我总是焦虑他是不是个熊孩子,而没有意识到他内心面临失去爱的危险境地呢?
我突然间明白了他为什么捣乱,他是在以自己的方式证明亲人会不会因为有了妹妹而不爱他。当我们打骂他时,他一定是不相信我们对他的爱是假的,那就继续证明啊!
孩子的思维简单,不打他抱他对他笑就是爱他,而我们以成年人的方式来爱他,可我们忘记了——他不理解!可笑的是我们都以为对方是理解我们的!
昨天去妈妈那儿,他说隔壁的孩子有了弟弟后变了,不再讲礼貌,大吼大叫,还骂人!我说一点都不奇怪,让他妈妈多抱抱他,家里人允许他胡闹,不要求他懂事儿,过几天就好了。
有了二宝,大宝的地位受到了挑战,他要做的是不停的证明我们最爱他,哪怕他表现不好也爱他。孩子的爱深厚且单纯,愿我们能读懂大宝不乖行为背后的语言,那是要表达不安全感!越是这时候越要包容理解,也许他想要的只是多多的抱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