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位大妈开始抱怨自家老头了,“我把稀饭做好,菜都洗好,让他炒个菜他都不肯,那西兰花多好炒的,真把我气死了,一辈子都是一回家就要端碗,要是饭没做好,他就有意见,做女人真是累死了,下辈子再不做女人了!”周围的人听了都笑了笑,没说什么。我倒觉得这位大妈有醒悟的趋势,想听听她接下去还有什么高论。“你看重庆那个打公交车司机的女人,那就是个泼妇,在家就老打他老公呢!”我心想,这和做女人太累有什么关系呢?大妈继续道:“这种坏女人她死了就死了,还连累一车人遭殃,真是坏透了!”没想到这个话题引起了好几位大妈的注意,其中一位接过话茬咬牙切齿地说,“那个女人就是欠打,我要是男人,非得狠狠地收拾她不可,男人还打不过女人了?平时在家打老公打惯了,在外面也随便打人!”我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女人就要守妇道”
暑假时候睡了一个大妈 50岁的大妈水很多小说
我终于找到,“做女人太累”和“殴打公交车司机的女乘客”之间的隐秘联系了。也终于知道为什么在场的大妈都认为女乘客欠揍了。
能每次送孙女去跳舞的老人都是贤妻良母型的,年轻的时候照顾子女,子女成家了,又来照顾孙子,当然还有儿子、媳妇、老头一大家人,其实每天的工作量挺大的,但她们的付出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被视为理所当然,尤其是那个一进门就要端碗的老公,对妻子的付出更是觉得天经地义,要是哪天饭没及时做好,就是犯了错,要挨训。这些女人虽然觉得自己活得累,但仍然认为自己做这一切都是应该的,否则就不是好女人。其实,内心深处,她们并不想这般忍辱负重,但社会强加给她们的显性的和隐形的信条,又是她们无法突破的一道线。或许,我们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一下这些信条——妇道,是的,“妇道”并不是封建社会特有的东西,它现在还顽强地存活在一大批人的头脑中,所以这些人只好认命,以期来世不做女人。
当她们看到竟然有女人这么不守妇道,敢对男人拳打脚踢时,她们的信条就受到了破坏,而那些信条是她们付出毕生心血所奉行的,所以她们要比男人更恨那个女乘客。
那位大妈能从自身处境联想到打司机的女乘客,其逻辑是这样的,虽然我活得很累,可我是一个守妇道的好女人,妇道是最重要的,如果谁违背了妇道,就要受到惩罚,看,那个女乘客就是一个例子,最终不但自己送了命,还拉十几个人给她陪葬,这就是不守妇道的代价,看来我的选择和坚持并没有错。
“打死也不能离婚”
活得那么累,难道不会离婚吗?答案是不会,离婚是她们万万不能接受的一件事情。曾听到几位带娃的奶奶聊天,说某某离婚了,她们的看法普遍是,真不要脸,都有孙子了还离婚,像我们年轻的时候,男人再打都不离婚。不得不说我的三观又被刷新了,看来离婚比被打,有更大的杀伤力,情愿被打,也不离婚。
曾看到一个新闻报道说日本最近有很多老人离婚,这些人都是家庭主妇,都是在老公退休后离婚的,然后拿着工资满世界旅游,宛如开启了第二春。据说在日本家庭主妇也是有工资的,但要等老公退休后才能领到,所以这些人不得不忍受男人的诸多挑剔和坏脾气,直到退休,然后一脚踹了他。当初看到这个新闻,我觉得这些女人未免有些无情,毕竟是和自己生活了一辈子的男人,难道就没有一点感情吗?现在看来,这真是证府送给女人的一大福利。然而在中国,人们的思想仍然保守,不要说那些没有退休金可拿的人,就是年轻时和老公一样工作赚钱养家、老了又有退休金的女人,也未必会轻易离婚。
一个朋友曾向我抱怨她的婆婆,我婆婆那人特别勤劳,一下班就拖地收拾房子做饭,早上六点钟起来熬粥,而我公公啥也不干,油瓶倒了都不扶,她愿意这样也就罢了,还老教训我,让我多做家务,我说凭什么都上了一天班,男人回家就可当甩手掌柜,女人回家就要做牛做马,他上班累,我上班不累吗?但我婆婆根本听不进去,她说女人就应该做家务。这位婆婆并不是普通的农村妇女,而是医生,也算是女性中的精英了,连精英尚且如此,其他女性就不遑多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