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看到让你流水的小说,污到下面滴水的短文,500短篇超污多肉推荐!我想,我大概是再也回不去那一天了。我望着正在唱歌的同学们,轻轻地哼起了那一首《你的样子》,熟悉的曲调,陌生的时光。
毕业,所有人注定要各奔东西。
六月十四号,泠川火车站,我和林曦站在大厅的窗口,她望着窗外的铁轨,轻轻问我,晴然,我们是不是真的回不去了?我把她揽进怀里,揉了揉她的头发,嗯了声。她的眼眶渐渐地红了,我把下巴搁在她的头顶,把她搂紧,就算回不去了,我还是依然的在乎你。
林曦北上,我留在泠川。夏天是梧桐树的季节,我沿着街道走了很久,路两旁是高大的法国梧桐,叶片宽大,明媚的阳光从叶与叶的空隙中穿过,抖落一地的氤氲光斑,好看却有一种清浅的伤感。
其实,我和她都知道,这一走不知道要过多久才能见了,也不知道再见面的时候彼此的身边站着的人会是谁。她脾气倔强,不肯让我水旜“结束吧”此类的话语,她自己也不肯说。前些日子在最后一次聚会上,关系很好的一些人问起我们今后的打算,听说我们即将分隔两地,都惋惜地安慰我们。其实,我和她也清楚,再多么浓烈的情感总会输给时间和距离。
我很幸运,找到了对口的工作,留在泠川本土的一家外企,薪水可观。只是在午后、黄昏或者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总是会情不自禁地去想四年时光中两个人在一起的细节,有快乐有悲伤。秋天的时候,我的工作节奏开始缓下来,没有一开始进入公司时的忙碌,于是我打算去北方的城市看林曦。
林曦和我很少打电话,邮件远比语音来得频繁。我打开邮箱,里面是她写给我的简短文字,每一篇都只有一到两句话,诉说思念和一些工作心得。她是要强的,我见过在很晚的时候,她还在默默地钻研专业书籍,那些枯燥的字眼和图案,让我望而却步,她却一天天的坚持下来了。我点开窗口,写下:我来你在的城市找你,希望看到开心的阳光的你。
那是我第一次坐那么长时间的火车,穿越白天黑夜,十六个小时。中途,火车穿过乡野,我透过舷窗看到黑夜中远方村落的点点灯火,突然地就感伤起来了。大二的时候,秋日夜晚,我带着林曦去泠川乡下的一处村落玩,夜晚,我牵着她的手走在星光下的田埂上,秋收后的稻田弥漫着一股亲切的芬芳。林曦说,晴然,等到我们老的时候,一定也要到乡下来定居,我喜欢土地的味道,很好闻。
北城的深秋已经无限接近南方的冬天了。时间才十月底,大街上很多人都穿上了厚重的外套。我一下车就喜欢上这座城市了。和南方的城市不同,北城的格调有些接近欧洲的哥特式风格,带着些浪漫的轻微苍白,一个人拉着箱子走在这片土地上,在暮色四合里站在十字路口张望四围的风景。伴随着街灯的亮起,我有一瞬间的恍惚失神,多像童话里的中世纪的欧洲啊。
我落脚在城北的一家便捷酒店,放置好行李之后,已经靠八点钟了,外面的世界已经漆黑。打开邮箱,没有新邮件,我想,林曦大概还没有看到我的那封邮件吧。我打开文档,写了一些文字,然后便沉沉睡去。在这一晚的梦境,我和林曦又站在大学校园的操场看台上,我听到了她说,晴然,我爱你。
第二天,我醒的很早,洗漱后简单吃了些东西便离开酒店去往她居住的地方。天蒙蒙亮,手机上显示五点零九。北方十月底的清晨有些逼仄的寒气了,我隐约看到呼出的热气液化成薄薄的水雾。我裹着外套走在老旧的街道上,昨晚根据以前林曦写给我的地址,我百度出了具体的线路。转过了两个十字路口,我遇到好心的晨跑老人,他领着我前往目的地。在路上,他笑着说,年轻真好。我点点头,呵呵附和着笑。很陌生,很温暖。
这是一个不大的小区,我找到林曦住的那栋楼,爬到四楼。她一个人住在那里,同样是背井离乡,我却很难理解为什么她会执拗地选择北城,而不是相对发展更好的泠川。或许是因为她是东北女孩吧,北方远比南方来得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