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情感心理

  绕弯子不行,看来还是需要面对。我陪着她一起去看箱子里的零食。虽然她现在没有咳嗽,但是还没有好痊,那些糖果绝对是不能碰的。巧克力?不行!果冻?不行!棒棒糖?不行!!!我很认真地陪着她一起去挑,有没有哪个稍微不那么上火一点的。左挑右拣,终于找到一根蛋卷。叮嘱她,吃完这个就不能再吃了。丫头满口答应,美美地享受她的零食。似乎吃了很久,不知道她是怎么细细地品尝的。

  那天晚上特别漫长,故事还没有结束。过了一会儿,丫头又黏糊糊,湿哒哒地绕到我前面:“妈妈,我还是很馋。”满心期待事情就可以这样结束,结果还要继续去面对,时间过去一个小时,我平心静气的能量快用完了。

  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的第一反应是站出来替她解决这个问题。我怎么把她的难题抢过来回答了?明明是她要去思考解决的,那是她的上火和馋呀。于是靠着仅剩一点的耐心,我转变思路,同理她的困难:“还是很馋呀,那怎么办呀,那些东西不能吃呀。”她很不高兴地在那里哼哼。此刻我陪着她去想办法:“那家里还有什么是不上火的,你可以吃的?”丫头哼哼了几句,就开始把头从我的腿上移开,开始在家里搜索。我看到她去翻厨房的抽屉,这个画面突然唤醒了我的一个记忆。小时候我们没有零食,常常在厨房里找东西吃。那一刻,我们的童年相遇了。她很快在抽屉里找到了儿童香肠,很兴奋地跑过来问我可以不可以吃。我替她在积极解决问题感到高兴,笑着同意。

  馋是会变化的

  故事进行到这里应该可以圆满地收尾了吧?但是丫头总是不断挑战我的极限。几分钟后,她还是很不满足地说:“妈妈,我还是很馋。”额……那一刻我的耐心亮红灯了。我很不高兴地说:“你吃了这么多东西还是馋,那些东西都白吃了吗?”当我水旜这句话的时候,突然意识到,虽然每次都说馋,但每一次的馋都是一模一样的吗?我想这么多零食吃下去,馋一定也是在发生变化的。我不能被“馋”和“不馋”这个二元对立的观念困住。于是我马上追问:馋原来有多大?现在变多大了?我打开双臂给丫头示范。丫头马上get到了我的比喻,很认真地比划,原来多大,吃了蛋卷变多大,吃了香肠变多大,此刻还剩多少。看到馋的变化,我才看到自己的陪伴和努力是没有白费的,我有在帮助她的馋变小。当我自己被看见了,不再那么无力。最后我问她,剩下的馋要怎么解决。她说:“妈妈,让我吃一点紫菜馋就没了。”哈哈!她还惦记着抽屉里的紫菜。当她吃完了。我问她还有馋吗,她高兴的说:“没有了!”话音刚落,嗖地跑回房间去玩了。

  那天,馋被我好好地陪伴。在这个过程里,我对馋也有更多的学习,原来它是有大小的,会变化的。我和丫头也学习了,在喉咙不舒服的时候,家里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如何去照顾馋。这个经验也让昨晚的对话那么顺利。我想最重要的,馋的挑战让我们又一次经验心与心的在一起。

  篇二:妈妈中考前跟我 妈妈我太涨了帮帮我 妈今天就是你的女人了

  曾以为许多事会随岁月流逝而被遗忘,过后却发现是变得越来越清晰,而今天与一位老同学春儿的偶遇,更是打开了我记忆的闸门,如洪水般涌入脑海里…

  春儿是我初中的同学,也是我们那个年代的偶像赵雅芝的化身(小赵雅芝),自然,她那时候的漂亮是不言而喻的…。自然而然的,春儿的家庭住址、背景…等,也成了我们这些懵懵懂懂的年龄阶段孩子们的议论话题…,从而,我们也就知道了,春儿有一个不幸的家庭:父亲在她刚刚出生不久意外出车祸身亡了,母亲由于在月子里过度悲伤脑神经出了问题…。她的母亲天天的在外面东游西荡不回家,偶尔回到家也是不哭就笑,要么就骂人砸东西…,春儿自然也就只能跟着她的奶奶了(她的外公、外婆早些年就去世了)。春儿聪明伶俐,长的真的像是一个小版的活脱脱的赵雅芝:大眼睛,樱桃小嘴儿…,天天的笑盈盈的,在她的脸上一点也看不出苦大仇深的影子,很阳光的一个女孩。

您可能还喜欢的
最新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