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奇闻趣事
今天你吃扇贝了么?

颜色鲜艳,个头大,肉质鲜嫩,味道佳!如今它早已不是海边人的专利,祖国的大江南北,基本都能吃上肉质肥美的扇贝了!

但你不知道的是,如今我们常常吃到的扇贝,都是源于它。

近日,人社部、中国科协、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发布《关于表彰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奖者的决定》,授予258名科技工作者全国创新争先奖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包振民获此殊荣。

包振民院士是贝类遗传学与育种学专家,重点研究方向为扇贝的遗传学现象和机理、性状的分子标记和遗传调控网络解析等。

扇贝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在我国扇贝的食用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早在5000多年以前,沿海渔民就对扇贝进行采捕,但真正大规模养殖始于上世纪70年代初。但上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扇贝养殖业暴发了大规模的流行病害,一度成为制约扇贝养殖业发展的“大难题”。

面对扇贝养殖耶旜现的难题,包振民院士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决心致力于扇贝新品种的研发。十年磨一剑,2006年凝聚着科研人员无数心血的栉孔扇贝新品种“蓬莱红”通过了农业部的新品种审定。该品种具有生长速度快、产量高、肉柱大、抗逆性强、遗传性能稳定等特点,一经推出,就赢得了水产养殖户的喜爱,并连续多年获国家海洋局创新成果一等奖。

科学没有终点,创新永无止境。面对“蓬莱红”新品种的推出,包振民并没有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而是乘胜追击,结合“蓬莱红”的优良性状继续进行“蓬莱红2号”的培育工作。“蓬莱红2号”是我国首个采用全基因组育种技术培育的水生生物新品种。它不仅延续了上一代的高产抗逆特性,而且产量较“蓬莱红”提高了25.43%,成活率提高了27.11%。“在育种的道路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包振民笑着说道。

包振民院士带领团队构建了扇贝育种网络平台,除“蓬莱红”扇贝外,还育成了“海大金贝”虾夷扇贝、“海益丰12”等5个国家审定扇贝新品种,改变了扇贝养殖依赖野生苗种的局面,推动了我国海水养殖良种化进程,创产值近500亿元。

谈起我国扇贝育种的未来,包振民院士说:“我们的目标是建立一个高效率、高水平的扇贝育种技术体系,使得扇贝养殖业像农业、畜牧业一样有良种、良法,能高效平稳健康地可持续发展。下一步在做好扇贝基础研究工作的同时,还是要在全基因组选择育种技术的道路上走得再远一点。”

数十年如一日,潜心扇贝遗传学与育种研究和海洋生命人才培养,包振民院士为助推产业转型升级、服务蓝色经济蓬勃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扇贝院士”包振民点赞!

关注院士来了,汲取顶尖智慧!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您可能还喜欢的
最新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