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资讯

  后来我在复习考试,我妈就在分析历年的录取分数,尤其关注了所有的财经院校,列了多种报考方案。只不过不知是幸运还是遗憾,最终没有参加高考,也就没有用上这套分析,而大学毕业后却又阴差阳错的找到了与经济金融相关的工作。

  每年,我们能相聚几天?

  我把大学之前的事情写了好多,那是因为从上大学之后,就是一个拉开我和妈妈距离的开始。人其实很有意思的,都盼着自己的孩子好好学习,能有出息,可是看着长大后,却逐渐从自己身边飘走,像一只风筝,手头的线不知道能不能拽回风筝想飞的心。

  我是河北人,最早我妈觉得去河南就是远;后来到西安,我妈觉得相比北京还是远多了;再后来到深圳,我妈觉得已经到了祖国最南边,好在还在国内;再后来,我竟然又挑战了她概念里的“遥远”,蹿到了国外去。

  上大学的时候才真正体会到离别的感觉,体会到朱自清《背影》的情感。每次在车站的道别和别离都是一个揪心的过程。每次的告别都能在分别后回头看到妈妈原地的注视,正是这样的情景多了,就逐步发现,妈妈开始慢慢老了,因为每一次道别都是一个仪式,哪怕只有我与她。而每每在此情景下才会更多的看看平日不曾注意到的细节:走路慢了,眼窝深了,头发开始没光泽了,叮嘱的少了,眼神里的挂念和不舍多了…

  我工作去深圳的时候是一个人去的,8月份报到,10月份家人来深圳看我。我记得我送他们离开的时候,隔着防护栏,看到妈妈的泪眼朦胧。2011年,我已经是24岁。可是在妈妈眼里,我依然是一个孩子,仿若是13岁我第一次离家住校,她开始担心,担心我一个人会不会生活的很好,担心我一个人能否在深圳这样的大城市安稳的生活,担心工作后的我是否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和挫折。虽然口口声声说,相信自己的孩子是能克服这些困难,一定没问题的,可是在别离时刻,那种不知何时才能相见的不舍还是会摧垮妈妈所有的坚强。城市再好,再有活力,再有机会,对妈妈来讲,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儿子在这,这个城市就是牵挂。都说人是越老越像小孩,记忆里很少见到妈妈哭过,而年龄大了,开始发现,活了大半辈子的她,真正在乎的,真的仅仅是家人安好,而情感归属可能早已单一的归结成对家人的期盼,也许梦想之于她已不再那么重要。

  想想看,从13岁前的每日相见,到之后隔几周见,到大学后的寒暑假见,再到工作之后的屈指可数的几日相见……我在长大,妈妈在变老,我们似乎越来越远,又感觉无能为力,我不知道这种距离是阻隔,还是牵绊,是进步,还是退化。我开始追逐和构建我的生活,而妈妈的生活里很难再重新构建一片新的天地。

  有人算过从工作起,我们还有多少时间能和妈妈在一起,可能时间真的不是很多。所以,那就应该行动起来。

  妈妈,该我来带你生活了

晚上我偷偷扣妈妈的门 在爸爸眼皮底下我和妈妈

晚上我偷偷扣妈妈的门 在爸爸眼皮底下我和妈妈

  我一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有胆量说起“妈,该我来照顾你了”。因为即便到现在,每次回到家,依然是短暂数日,依然是妈妈照顾我,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妈妈算好在家的时间安排上每一餐饭,保证我能在家能吃到所有我爱吃的东西;依然快速的把衣服洗干净晾晒,只是为了能多洗两件,我出门就不用再耗时洗衣了。在妈妈身边,能得到所有的包容。

您可能还喜欢的
最新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