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嘉兰惠的儿时记忆中,外祖父陈纳德是个低调的普通人。嘉兰惠说,自己肩上的责任不仅仅是帮助美国人了解陈纳德的功勋,也是让美国人了解日本对中国犯下的罪行,更是帮助美国人更好地了解中国
在嘉兰惠的儿时记忆中,外祖父陈纳德是个低调的普通人。她从没见过陈纳德穿军装的模样,也不曾听说他和中国的渊源。直到8岁那年看到的一张照片,她才知道“我外祖父不是普通人”。
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美国国家档案管理局、美国圣迭戈航空航天博物馆
▲陈纳德和主任参谋C.B.斯基普阿代尔在中国昆明
嘉兰惠(NellCalloway)今年65岁,但看上去只有50开外,齐耳短发,蓝紫色长袖丝质衬衣,米色裤子,化着淡妆,眉目和她的外祖父、“飞虎队”队长克莱尔·李·陈纳德(ClaireLeeChennault)有几分相似。
见面后,她领着记者去了休息室,一一介绍了自己的家人,在长场的有她的儿子、女儿还有两个孙女。
她递上来一张古色古香的白色名片,英文一面印着陈纳德飞行博物馆的标志,中文一面则是陈纳德去世那年发布的纪念邮票,上面印着繁体的嘉兰惠。
“不要误会,我其实不会中文的。”嘉兰惠坦白道。谈起陈纳德的战绩,嘉兰惠变得神采奕奕,“1941年12月20日,我外祖父率领的飞虎队在云南上空和日本军队交锋,这次交锋不仅给中国人鼓足了勇气,也让美国军队看到了希望。你要知道,日本人偷袭珍珠港后,美国军队的气势一直很低落。”
记者问起陈纳德的两段婚姻,提起陈香梅,嘉兰惠也没有露出任何异样的眼神,更没有拒绝回答。
▲“飞虎队”队长陈纳德的外孙女嘉兰惠
纪念世界反法西斯胜利日70周年之际,陈纳德飞行博物馆馆长、“飞虎将军”的外孙女嘉兰惠受中国证府邀请参加“反法西斯大阅兵”。
从美国前往北京途中,嘉兰惠在上海逗留数日。期间她接受《外滩画报》独家专访,讲述了陈纳德不为人知的轶事。
1940年代初期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最灰暗的时刻:德国冲破马其诺防线占领法国;日军在中国、东南亚和太平洋战场节节推进。这时,一支来自美国的志愿航空队,驾驭P-40等战斗机在中国南部筑起一道空中壁垒,不但令中国军民士气大振,也让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在最艰难的时候看到希望的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