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资讯

        陈香梅必须找工作,才能养活女儿,继续生活。但是,等到找工作时,她才深刻体会到“百无一用是书生”的痛楚和无奈。作为一个文科生,还是学中文的文科生,在重技术和实用的美国,找一份工作相当难。

        为了增加家庭生活的情趣,陈香梅曾经学过服装设计、烹饪和美容。像大多数华侨一样,凭这些手艺,她可以在美国立足。不过,陈香梅既然曾经做过记者,也就不愿放弃那个梦想,她不相信自己的国学功底在美国社会真的一无是处。

        陈香梅决定找一份与自己曾经的工作经历能够挂得上钩的工作,恰好乔治城大学语言系正在做一项新的研究——将各种语言的教科书用机器翻译成英文,需要一名翻译。当时申请这份职位的还有五位男士,最终陈香梅得到了这份工作,对方看中她的,就是她曾经的记者身份和作家身份。

        白天工作,晚上教中文,回到家还要做饭,辅导女儿功课,陈香梅的一天用四个字可以形容:争分夺秒。即使一刻不得闲,她还特别抽出时间,专门学习演讲。因为做了十多年的美国人后,陈香梅发现,但凡成就斐然的大人物,都有非凡的口才,比如曾经被嘲笑为“猩猩和猿猴”的林肯,就因为敏捷的思路和口惹悬河的辩才,最终问鼎总统宝座。

        陈香梅当时并没有太大的野心,她只是想给自己多找一条出路。很快,演讲成为她的第二职业。后来,罗斯福总统夫人的演讲经理人柯斯顿·列做了陈香梅的经理人,她每场演讲,都可以获得5000美元的酬劳。

        35岁之后练就的演讲才能,为陈香梅日后的腾飞打下了牢靠的基础。

        写自传

        重回上流社会

        生活在一个科学昌明,现代化的世界里,陈香梅一开始并不能完全适应,她特别怀念东方的生活情调,怀念与陈纳德在一起的美好时光。

        陈香梅决定把自己与陈纳德的婚恋写下来,这就是后来畅销一时的《一千个春天》。

        但是,这本书最初的际遇却令人沮丧。

        20世纪60年代,性解放让美国人眼花缭乱,陈香梅把书稿交给《纽约时报》出版社时,得到了这样的答复:“这种纯情的作品,在美国是没有市场的。”

        陈香梅有些心灰意冷,对这本书的出版,也不敢有任何奢望。几个月后,她有事去了一趟曼谷,在酒店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好极了!好极了!我一口气读完,我要出这本书,我好不容易找到了你和你商量……”

        对方是纽约出版公司的艾诺逊,在他的争取下,《一千个春天》很快在纽约出版。没想到,好色的美国人对纯情的作品也很青睐,结果一版再版直至十版,同时,多种中文译本、韩文译本、日文译本纷纷出版。

        《一千个春天》成为1962年《纽约时报》书评上的十大畅销书之一,美国人因为这本书才注意到,陈纳德将军的夫人安娜,还有一个中国名字叫陈香梅。

        头顶陈纳德遗孀和畅销作家的名号,陈香梅开始应邀出现在上流社会举办的鸡尾酒会和宴会中,由此结识了很多贵妇人。油田大王的遗孀珍珠夫人曾对她说:“像你这般年轻美貌,若是有意再婚,就该到别的地方去闯。当然,如果你想做点事,那是应该留下来的。”

您可能还喜欢的
最新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