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利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地方要打文化牌,首先要知道自己的长处,要“深入调查,摸清家底”。新会最大问题是家底没摸清,所以下一步要摸清自己有哪些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及自然遗产,进行深入研究,挖掘内在的联系,比如从国母庙等物质遗产中挖掘国母出行仪式及皇族祭祀仪式等非物质文化。
新会有一年四季都能用的优质旅游资源,要重点发展旅游,当粤港澳大湾区的后花园,当别人盖房子赚“快钱”的时候,我们不能将优质资源低效利用,要“盖旅馆”。
江小涛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
崖山海战有独特的精神特质,其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是非常值得传承和弘扬的,应成为文旅事业开发的重点之一。但必须认识到的是,目前,崖山海战精神意义的定为还不明确。建议更深入了解宋史,把崖山海战历史与中华民族历史相结合,实事求是研究这一段历史,有了丰富的背景知识,才能增强其底蕴。同时,建议把崖山文化与当地其他历史文化资源相融合,共同发展,如启超文化和华侨文化,只有有机整合优秀资源,才能形成有影响力的文旅产业。
虞云国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叫“崖山海战”,更贴近史实。因宋元史籍如《宋史》文、陆、张各传与《宋季三朝证要》等有关纪事都只说战于厓山,未说厓门,故自1979年版《辞海》起包括《中国历史大辞典》宋史卷,尊重原始史料定辞目为“厓山之战”。而厓,非常用词汇,同“崖”。
新会应该把崖山打造成爱国主义的示范基地,把民族精神体现出来,不单要肯定宋人的故国情怀,还要站在中华民族的立场,肯定元朝对中国大一统的作用;要以崖山为主体,把崖山与周边相关联的遗址统一起来全盘开发,尽可能还原崖山海战历史实像,以多种手段还原海战过程,修复古建筑,推动地上考古及水下考古进行,以影像、大型的古代文献纪录片等方式宣传崖山。
赵汝益崖山历史文化研究会永远会长
目前,新会区崖山历史文化研究会主要专注于崖山海战历史基础性整理和挖掘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几个问题,一是如何划分崖山海战遗址保护、开发范围,二是如何更好地开发海战遗址等资源,三是关于人力、财力不足的问题。关于范围划分,建议把相隔不远,相互关联的资源都联合起来,形成南宋文化特色路线,这样更有利于保护以及综合开发。在开发方面,建议制定相关方案,严格把关投资项目准入条件,开发必须以保护为前题。还鼓励新会区多个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乡镇与高校结对,以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入到崖山文化发展事业中。
陆斌新华社上海分社副总编辑
崖山海战遗址的形象和知名度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崖山的开发要讲故事,大自然的造化和历史文化故事是地方发展旅游的两大法宝,崖山的开发要利用好前辈留下来的精神财富;崖山有故事可讲,有海战这样宏大悲壮的场面,有南宋军民抗战的艰难,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有“崖山之后无华夏”的争论;崖山要讲好故事,要明确主题,通过电影、电视剧、办活动等来宣传,既要体现崖山故事的历史纵深感,也要丰富其时代精神,既要体现故事的稀缺性,也要切合旅游的热点;既要让更多人听到崖山故事,除传统的宣传方式外,还要利用、发展好“两微”平台。
赵犇影视策划人、编剧
崖山海战这一历史事件在中国历史上应该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王朝更迭的重要一战。但就目前来说,崖山海战在全国的影响力与其地位是有较大落差的,这与宣传不足有很大关系。宣传有很多种渠道,形成影视作品是可以较快提高社会影响力的方法。崖山海战历史背景特殊,场面宏大,故事性强,确实是影视优秀资源。但必须认识到,操作难度也是比较大的。从投资可行性、受众接受度、社会影响力等因素综合考虑,拍摄电视剧与纪录片的可行性较强,而且必须注意做到知识性与观赏性并重。要明确的是,影视创作必须调动社会多方资源,这是全社会的事。
崔莉北京二外旅游学院副教授
新会发展旅游,有什么?做什么?怎么做?首先要做好旅游资源的普查工作,做好这项工作后才能确定发展的重点。其次要搭建框架,树立品牌,通过全域旅游规划,构建大旅游格局,做好“旅游+”工作,挖掘新会的旅游亮点,形成自己品牌,如圭峰山是儒释道完美合一的山峰,但目前还没挖掘好。未来,新会在挖掘发展崖山海战遗址的同时,要发挥新会原本优势,借力发展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手工业和非遗旅游、养生度假、海洋旅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