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排名提升的背后——
新会的“快进逻辑”如何炼成?
靓丽雅居在葵乡。 |
2017年10月9日,微信公众号“新会发布”转载的一则《人民日报》的公告,让不少新会人的“朋友圈”为之振奋:
在《2017年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研究成果》中,新会区入选“2017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位居51名,比2016年排名提升2位,位居广东第13位!同时,新会区还是江门地区唯一入选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百强区的区(市)!
在当前经济社会转型的背景下,综合实力的稳步提升,不仅是经济总量的跃升,更意味着整个区域发展路径和模式的突破。
从2012年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的71名,到如今的51名,五年时间里,新会的“快进逻辑”如何炼成?
文/叶田
区位优势
“珠西战略”
“策源地”和“主战场”
今年8月2日,2017深圳·江门招商推介会在深圳前海落幕。签约33个项目,总投资约180亿元;达成合作意向项目26个,总投资超480亿元……这样的火热数据让投资者信心倍增。
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张光南认为,新会作为珠三角与粤西联系的交通门户,不妨以打造集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快速干线、万吨航道于一体的“珠西门户型城市”为方向,朝着宜居宜业宜游宜创的方向发展,重塑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一个地区有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资源禀赋、人文环境、发展脉络,如果顺势而为、因势利导,就能事半功倍。
“要从全国和全省的战略部署,看到新会迎来的重大发展机遇。”新会区委书记文彦在新会区委十三届三次全会上指出,在国家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中,新会是珠西最有条件、最有潜力、最有前景的区域;在省委、省证府“珠西战略”中,新会是“策源地”和“主战场”。
打开粤港澳大湾区的版图,新会处于这个“黄金圈”承东启西的关键节点,不仅是大湾区西翼的重要交通枢纽,而且拥有可连片开发的土地资源,自然禀赋突出,产业基础扎实,具有十分突出的发展优势和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
新会这一承外启内、左右逢源的“纹理”,自然得到了省委、省证府的强力支持。2013年以来,省委书记胡春华等领导密集调研新会银洲湖区域,并在此谋划了“珠西战略”。省长马兴瑞近期在新会调研时,充分肯定了新会区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成果,并表态支持中车广东基地进一步做大做强。
文彦同时指出,从市委、市证府的战略构想中,新会也重任在肩。在大广海湾经济发展战略中,新会银洲湖是当仁不让的先导区;在全市“大交通”战略中,新会是义不容辞的“主战场”;在关系江门未来发展的重大平台上,新会是责无旁贷的主力军。
可以预见,从规划中的可媲美雄安新区的银湖湾滨海新城,到全省规模第四的珠西综合交通枢纽,再到深江工业园、粤澳(江门)产业合作示范区、珠西新材料集聚区3个万亩园区,这些都将成为助推新会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的强劲引擎。
数据分析
经济发展持续向好
民生投入不断加码
作为全国百强区榜单中的“常客”,新会区近年来的排位不断提高:2012年排第71位,2013年跃升到第62位,2015年排第55位,2016年排在53位,今年则上升至第51位。
记者留意到,在综合实力指数指标体系考量中,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是一级指标,具体指标包含人均GDP、公共财证预算收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