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鼓励假装游戏。
孩子们玩“扮家家”的时候,通常能更自由、更没有压力地表达自己。
比如,我们说“泰迪熊最害怕打预防针了”,而不是“我家宝宝最怕打预防针”,那孩子会觉得更安全,更容易在“扮家家”游戏中,和爸爸妈妈沟通“打针”这件事。
扮家家,也让孩子有机会承担不同角色,去考虑不同的人可能会怎么说,怎么想,怎么做,有助于孩子的发展语言、理解别人、和他人共情,这些能力,对沟通都是很有帮助的。
8、爸爸妈妈的指示清晰、要求明确、适合孩子的年龄
通常,对1岁的孩子,爸爸妈妈的指令有一个步骤就够了,比如:“去捡球”。
对于一岁半以上的孩子,可以给稍微复杂一点的指令:“请到你的房间去拿你的鞋子”。
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确保孩子看着你,再给孩子提要求,而且尽量指示清晰、要求明确、循序渐进。一次只要求孩子做一件事,做好了再说下一件。
最好不要:唠唠叨叨。
因为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理解能力也有限,使用冗长、复杂的语言,往往会他们感到困惑,从而失去兴趣,放弃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