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
今天是六一国际儿童节。我专门去查了一下这个节日的来历,百度百科给出的解释是“为了悼念1942年6月10日的利迪策惨案和全世界所有在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虐杀和毒害儿童,以及保障儿童权利。”现实就是这样反讽,一个全世界儿童都在欢乐度的公假,竟然是为了纪念一个“悲惨的过往时刻”。
这个日子的历史渊源,也启发了我写这篇文章的出发点:未成年人的话语权。
我没有养育孩子的经验,也不是儿童心理专家,只是,和所有还存活在世界上的人一样,都曾经经历未成年的阶段,这也是人类个体发展,非常关键的阶段。
1、被忽略的儿童心智
《童年之死》的作者大卫•帕金翰曾指出:“童年”与“成年”相对,是随着人类社会工业化的发展被逐步建构起来的一个概念。《儿童的巨变》一文中写道:“中世纪没有分离的童年世界。儿童跟成年人一样做同样的游戏,玩同样的玩具,听同样的童话故事。他们在一起过同样的生活,从不分开。”
中世纪的欧洲,未成年人是被忽略的群体。
这与现代社会中未成年人所受到的重视,截然相反。尤其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经济增长驱动力日渐受到威胁的当下,新生儿的增加尤其显得珍贵。中国中产阶级人群数量猛增,为了消解“阶层固化或是下跌”带来的焦虑,他们拼命为下一代争取更多的财富和社会资源。
而这种“地位提升”的背后,还是家长自我意志的一种“强化”。在一部分家庭中,父母仍然把未成年人视做“个人作品”或者“私有财产”。持有这种观点的成年人,大都认为孩子“不懂事”,没有“个人心智”,即使有,也“不成熟、不正确”,所以,也就出现了所谓的“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有一种饿,叫你妈觉得你饿”。实际上,人自出生以来,就有强烈的个人意识,新生的婴儿会用哭闹、简单的呼叫以及肢体动作,来表达个人意志,他们有自己选择的能力以及权力,成年人应该做的,就是引导,而不是控制。
所谓叛逆,是成年人送给“不受控”的未成年人的一个标签。
每个年代都会这样的孩子。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中的一位女士,回忆起自己童年发生的一件事:4岁那年的六一儿童节,父母要带她和姐姐到公园玩耍,并让姐妹俩都穿上新买的粉红色连衣裙,这位女士从小厌恶粉色,她拒绝穿新裙子,遭到父母的批评,后来,由于她“不听话”而被取消了去公园的资格。成年后,这位女士依然“神烦”粉色。
图片来源于网络
2、由供养带来的“绝对话语权”
婴儿,或者年纪较小的孩子,因为身体还没有发育成熟,以及未能具备独立讨生活的能力,需要依靠成年人的在生活上的照料,以及经济上的供给。因此,供养的一方,也就顺利的获得了家庭中的“绝对话语权”。
这个话语权,体现在成年人与未成年人的日常对话中就是:爸爸妈妈辛苦出去工作赚钱,都是为了让你过上好生活,上更好的学校……或是出国留学之类。总之,父母身份的优越感,让他们发明出来诸多类似的话术,目的就是为了教育孩子:我是你的监护人,也是你的供养人,我有权利来定义你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