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富黄光裕的锒铛入狱,黄光裕何时归来再造传奇。一个身在囹圄的商业枭雄,曾在弱冠之年三度问鼎中国首富,虽蛰伏狱中,但仍能掌控庞大的商业帝国。
截止到昨日收盘,国美电器市值为232.86亿港元,仅为苏宁的五分之一,这不是真实的国美。崇尚“商者无域,相融共生”的黄光裕,曾在兼并扩张的商业道路上,凭借敏锐的商业洞察以及迅速出击的战略打法,带领国美电器一度逼近2000亿港元的市值。
闯进家电江湖的潮汕人
黄光裕于1969年出生于广东潮汕,由于家道中落,黄光裕在年少时期便与其哥哥黄俊钦经营家电生意贴补家用。1981年-1984年期间,地方证府对家电走私活动进行了四次严打,使得广东的家电市场经营环境异常艰难。1985年,16岁的黄光裕决定辍学,与哥哥带着价值约4000元的家电产品北上内蒙淘金。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经济环境受证策环境影响较大,由于兄弟二人缺少证治敏感性,初到内蒙就因“投机倒把罪”大部分商品被没收。加之当时的内蒙人存在“轻易承诺疏于兑现”的特点,货越卖越少然而并没有及时收回货款,二人内蒙淘金的想法没有实现。
1986年春节前,因为春运车票紧张,兄弟二人从内蒙古转道北京回汕头过年。在滞留北京的几天时间里,他们发现,北京的家电市场基本被国营企业垄断,大部分“夫妻店”都不成规模且无明显的价格优势,无力与国营企业抗衡。黄光裕洞察到了巨大的商业机会以及市场空间,在当时家电尚属于暴利行业的时代,他反其道而行,以低价格高品质的营销策略抢占北京家电的市场份额,短短三天时间获得100多万元的订单。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而商机则是留给具有敏锐的商业洞察并迅速出击的人。
说干就干,唯快不破。春节过后,黄氏兄弟在北京珠市口租下一个门面取名“国美”,开始经营进口家电生意。在当时物资匮乏供小于求的年代,家电行业为卖方市场,当时的商家往往采用“加价销售”等方式以图暴力。而黄光裕志不在此,当别人沉浸在“渠道为王”时,他并没有贪图短期利益,而是在心中酝酿一个巨大的商业蓝图,他以“客户为尊”,通过薄利多销的经营策略,以批发的价格做零售经营的模式,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以及客户来源,以逐步抢占北京的家电市场。
广告是宣传的载体,是民众了解世界的窗口。当其他家电经营者还沉浸在“等客来宰”时,黄光裕敏锐的觉察到,报纸广告将会给家电产品带来巨大的营销势能,遂决定依靠“夹缝中求生存”的方式,于1991年在《北京晚报》中缝打起“买电器,到国美”的标语,将“家电品质高、价格低、售后服务好”的国美传遍北京的大街小巷。在此期间,黄光裕陆续开了“亚光”、“恒基”等多家门店。
随着“国美”品牌认知度的逐步提高,黄光裕于1992年将其经营的所有门店统一命名为“国美电器”,开始走向连锁经营之路。
黄俊钦
此时的国美帝国雏形渐显,但由于哥哥黄俊钦准备进军房地产行业,1993年黄氏兄弟分家,弟弟黄光裕在年仅24岁时就分得“国美”品牌以及几十万现金,国美正式步入黄光裕时代。
零售之王
在业内,黄光裕经常被冠以“价格屠夫”的称谓,而笔者认为,“零售之王”的美誉之于黄光裕更为准确。
在商业社会里,掌握定价权就等于掌握了行业的命脉。黄光裕通过“合纵连横”的商业模式,将零售玩到极致,引领传统零售走向寡头时代。
在渠道为王的年代,黄光裕深知与上游生产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的重要性,他通过反季节打款的方式,获得稳定的货源以及极大的价格优势。在家电销售旺季,一举以低于本地家电市场均价10%-15%的折扣横扫全城,迅速扩大国美电器市场占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