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环球人物》杂志记者的采访过程中,无论是李肇星的中学同学,还是早年同事,对于李肇星走上职业外交家的道路,都笑言“没想到”:“搞文学工作才是他从小的梦想。”
1940年10月,李肇星出生于山东省胶南县大珠山脚下的王家村。因家境贫苦,李肇星兄弟6人夭折了3个。李肇星很小的时候,就跟爷爷下地干活。但常常干着干着,他就不见了。爷爷四处寻找,才发现他躲在角落里贪婪地读书。从此爷爷“网开一面”,不再逼他干活,想方设法送他上学。
小学毕业后,李肇星在胶南一中度过5年时光。李肇星的高中同桌沈乐亭回忆说:“学校里吃不饱,肇星的母亲是裹过小脚的,她带上家里仅有的玉米面饼子,走5里路送到学校给我们吃。虽然苦,但肇星利用一切时间学习。当时县图书馆只对干部开放,肇星很执着,最终感动了图书馆的阿姨,给他办了张借书证。拿到后,他欢天喜地,叫上我们一起去借书。”
中学时代的李肇星,语文成绩十分突出。他的作文《越活越年轻的爷爷》发表在上海《少年文艺》上,轰动了整个胶南县。从此,李肇星树立起当作家的理想。
但1959年的一件小事改变了李肇星的命运。他曾经回忆道:“1959年暮春的一天,山东胶南一中的领导颇为神秘地通知我,准备进北京外国语学院留苏预备部。这对一个18岁的乡下孩子来说,真是喜从天降。我们那一代人是多么向往苏联!但留苏的事终于因中苏关袭旜了毛病而未能落实。校长后来教导我,留苏不成就好好考清华吧!我中学几何学得较差,思来想去没报清华,第一志愿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第二志愿是北京大学西语系英语专业。没想到北大以第二志愿录取了我。”后来,李肇星在北大的毕业论文也与外国文学相关,题为《狄更斯的美国杂记》。
1964年秋,外交部到北大西语系挑人,李肇星和几位同学入选,先到北京外语学院翻译进修班学习3年,再到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工作2年,接着去各地农场接受劳动锻炼。在汕头牛田洋农场,发生了一场悲壮的事:海啸袭来,农场数百名抢险战士和大学生牺牲,29岁的李肇星是为数不多的幸存者之一。李肇星后来反复提起这段经历:“从那以后我不大怕苦,甚至不怕死。我的好多同学、战友牺牲了,我能活下来就是一种奢侈,要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给祖国多做事情。”
“斗鸡公”斗智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