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过程中,科技金融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不久前举行的市创新发展大会上,科技金融结合被纳入“八大抓手”之一,江门提出力争用3年时间提前实现高企、孵化器、新型研发机构等关键指标的“五个倍增”。记者日前从市科技局获悉,江门去年科技金融工作的相关数据已出炉,从数据和总结中不难看出,金融对科技产业支持力度明显增强,科技企业数量大幅增加,培育科技企业上市工作也有了新进展,江门科技金融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
【成效】
高企融资余额增长147.29%
数据显示,2016年末,江门辖区高新技术企业融资余额为250.16亿元,较年初增加149亿元,增长147.29%,增速同比提高120.53个百分点。从发生额来看,去年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融资337.66亿元,比2015年累计发生额多218.41亿元,增长183.15%。从上述数据不难看出,江门去年科技企业的融资余额有了明显的增长,事实上,自2015年江门出台《关于科技和金融结合促进创新创业的工作方案》后,江门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融资余额年均增速已达到77.05%,高于同期本外币各项贷款增速66.60个百分点。
在支持科技企业发展的同时,去年江门金融机构也加大对辖区科技园区、孵化器、众创空间等科技企业集聚区域的融资支持。在支持科技园区方面,金融机构对“1+6”园区发放融资合计56.34亿元,比2015年发放总额多30亿元。去年年末,融资余额为100.38亿元;在支持孵化器方面,去年年末,辖区金融机构孵化器融资余额合计达到1.30亿元。
【举措】
创新尝试“邑科贷”发展科技金融
多年来,江门科技金融工作一直走在全省前列,在工作形式、服务平台、征信机制、服务体系、合作模式等方面均有不少创新。
在解决科技型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上,以“邑科贷”作为科技金融融合发展的创新尝试,由市科技局逐步投入1000万元,设立“江门市小微企业科技信贷风险准备金”,利用财证资金的杠杆效应,放大30倍,带动建行江门分行向江门科技型小微企业提供3亿元的科技贷款。2016年下半年开展此项业务以来,已向科技型小微企业提供融资14笔,金额1710万元。
另外,积极在风投基金上下功夫。目前,江门已成立风险投资基金4只,总规模共6.4亿元,已投资项目14个,总投资额2.65亿元,较2015年末增加1.37亿元。其中,首期基金募集规模达2.5亿元,已确定投资项目9个,总投资额2.12亿元;二期基金募集规模达0.90亿元,投资项目3个,投资额合共0.18亿元。粤科新鹤创业投资基金募集资金2.5亿元,投资项目2个,合共0.35亿元。高新区设立江门启迪之星天使投资基金,规模达5000万元。
在解决科技型企业贷款贵的问题上,科技金融贷款贴息是科技金融工作的一项重要主题和指标。据统计,去年全市共确定了74个项目为市级科技金融扶持资金贷款贴息备案项目,通过备案的贷款规模为5.67亿元,项目数和贷款金额分别比2015年增长32.1%和22.1%,其中47家单位申请结算,拉动贷款金额4.1亿元,结算金额3.52亿元。
此外,去年江门科技、人行、金融等部门多方联动,共同推动科技金融证策落实,通过组织召开银行机构座谈会,试点开展科技信贷导向效果评估,积极推动适用担保物权特别程序等方式努力营造良好的科技金融生态环境。同时,进一步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健全信息征集、信用评价和应用机制,完善与推广江门金融科技信用信息服务平台的应用。在拓宽融资渠道方面,江门也在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比如推广创新信贷产品,探索证银合作新模式,开展续贷业务等,以此丰富间接融资产品和融资服务。同时,江门还建立了科技金融专营机构,积极探索投贷联动融资模式和直接融资,通过一系列举措给予企业全方位的融资支持。
【计划】
建设珠西科技产业创新中心
为不断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每年江门都会在科技金融工作方面持续进行创新。今年,江门将按边建设边使用模式,在建设江门市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中心等工作的基础上,聚力建设珠西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将江门市小微企业技术交易平台、江门市小微企业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和广东省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江门分中心进行整合,打造全要素、一站式的科技服务平台,建设科技金融、知识产权质押、技术交易、科技成果转移等十大功能区,使创新中心成为江门推进科技金融工作和实施八大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和主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