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礼乐还尝试结合本地美食文化,推出“礼东田园美食节”,并与自驾游协会和旅行社沟通联系,组织自驾游,串联江门演艺中心等文化、工业旅游元素的游玩路线,让“葡萄节”从采摘游玩2小时的农家乐,变成内容丰富的“江海一日游”,增强品牌影响力和带动能力。
冲击
利润降低致部分农产品种植面积锐减
但是,以打造农业节庆的推广特色农产品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江门一些曾举办农业节庆活动是颇有知名度的特色农产品因为受到市场的冲击,现今种植面积难以保障,发展面临挑战。
久负盛名的冲蒌冬瓜,曾经是世博会供沪产品,台山还曾举办过一届台山冲蒌冬瓜节,对外推介这个曾遍销全国各地的特色农产品。但是,由于近年销售价格下跌,冲蒌冬瓜目前却面临着农户种植热情不高,种植面积大幅减少的问题。
“十年前,是我们黑皮冬瓜的种植鼎盛期,种植面积超过1.2万亩,现在已锐减为500亩。反而,我们旁边的端芬镇种植面积还大一点。”冲蒌农办刘主任告诉记者,冲蒌冬瓜卖得最好的时候,批发价格曾高达1.9元/公斤,但是去年批发价跌到0.4元/公斤都没有人收购,许多瓜最后都烂在田间地头。
为什么一个声名在外的特色农产品,最后烂在地里都没人买?农业人士分析认为,台山黑皮冬瓜种植时间长,一般5个月才有产品可出售,加上需要搭设棚架让其生长,成本高达3000多元/亩。但是受冲蒌本地气候影响,冬瓜上市时间没有办法提前,近些年海南、茂名、三水等地的冬瓜供应增加,冲蒌冬瓜扎堆上市,难以卖出好价钱。“相较之下,农民种植一些周期较短的蔬菜,风险更低,利润更有保障,所以很多人都选择转产。”
相似的问题也曾发生在杜阮凉瓜身上。但是,因种植耗时费力,利润不高而面积锐减的杜阮凉瓜,通过节庆打响名气后,目前面临的却是“有价无货”的问题。
据蓬江区农林水务局副局长王正华介绍,目前,杜阮凉瓜的销售价格已从2012年前后的2元/斤上涨至5元/斤。近年来,该区从育苗、种植、农药管理等多方面进行培训,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水平。
“连续多年的凉瓜节让杜阮凉瓜的名气越来越大,价格水涨船高,村民又重掀种植热情,不过,现在村里种植凉瓜的土地仅有几十亩,没有多余的土地可拓展种植。”杜阮镇龙溪村村委会副主任谭顺强表示,每年很多外地的老板都直接到田间地头跟农户订购凉瓜,大批量采购送人,基本上没有多余的拿到市场上卖。
方向
深挖产品内涵拉动附加值提升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虽然目前江门的优质农产品越来越多,江门农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农业多数领域还是“靠天吃饭”的弱质产业,要让特色农产品具备相当的抗风险能力,必须深挖产品内涵,使其具备独特性,在市场中站稳脚跟。
其中,新会陈皮对陈皮文化的打造开发尤其值得关注。新会是中国著名的陈皮之乡,生产、加工和食用陈皮已有近千年历史。虽然早就声名在外,但新会陈皮也曾因为适用范围受限于佐料、药材而销量不高,产量受限。
通过不断宣传、推动、引导新会陈皮产业的健康发展,新会一直努力拉动陈皮产品附加值的提升,还从2011年起,每隔两年举办一次陈皮文化节,对外打响新会陈皮品牌。目前,通过深度挖掘陈皮的药用功效,特别是推出陈皮茶、柑普茶这样的茶中“新贵”,新会陈皮的市场需求大幅提升,连以前价值不高的小青柑现在也身价百倍。
而且,经过科技研发,以往成吨堆在路边烂掉的柑肉,现在也做到了“变废为宝”,被开发为制作酵素的原材料。新会陈皮产业已形成集柑桔种苗繁育、果品生产、陈皮深加工与开发利用等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据市农业局有关人士介绍,新会陈皮年产值目前已高达50亿元,种植面积也逐年扩大,达到6万亩。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区域监测所估算其品牌价值为37.8亿元。接下来,新会陈皮村还将投资5亿元,于今年启动建设占地25万平方米的生态公园,进一步发挥新会陈皮的品牌影响力,深化文化旅游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