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门头条
31个段长断面七成下降

去年发布的第一年度2015年7月至2016年5月潭江流域水质分析报告显示,31个段长考核断面共开展监测341次,128次符合考核标准,水质达标率37.5%,达标率同样不足四成。

此次发布的2017年第二季度水质监测结果显示,7个段长断面水质与去年同期相比改善(占22.6%),水质改善前三位是蓬江区天沙河棠下段(江沙收费站断面)、蓬江区天沙河环市段(白石断面)、开平市新桥水水口段(水口桥断面);24个断面水质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占77.4%),水质下降后三位是台山市台城河四九段(合水水闸断面)、开平市镇海水龙胜段(人民桥断面)、新会区紫水河会城段(新会大桥断面)。

此外,会城河、紫水河是江门市列入国家和省重点整治清单的六条黑臭水体中的两条,近期水质出现持续恶化。从上世纪后期开始,会城河、紫水河受生活、工业和农业污染,由清澈河流变成黑臭水。为此,新会区制定了紫水河、会城河黑臭水体整治方案,进行了多次专项整治行动,河道内的垃圾、漂浮物等均有减少。按整治目标, 2018底前,要实现水体不黑不臭。

表扬4人,问责1人,警示2人

根据《江门市潭江流域河长责任制实施方案(试行)》,从河长制实施的第二年起,对各河长每年度、各段长每季度水质考核结果和排名实施奖惩。

根据此次公布的考核情况,江海区北头咀支渠、蓬江区天沙河因水质改善较好,获得通报表扬,并将获得资金奖励。江海区河长考核断面“北头咀支渠”水质综合污染指数从第一年度的2.40下降至第二年度的1.65,下降幅度31.25%,列居全市18个考核断面第一;蓬江区河长考核断面“天沙河”水质综合污染指数从第一年度的6.01下降至第二年度的4.45,下降幅度25.96%,列居全市18个考核断面第二,水质改善明显。江海区北头咀支渠河长、段长和蓬江区天沙河河长、段长获通报表扬,并将在本年度潭江水资源保护专项资金中获得奖励。

会城河会城段、紫水河会城段段长(新会区会城街道办事处主任)因排名持续靠后,将面临问责,调离工作岗位并在两年内不予提拔重用。

2017年第二季度水质监测结果显示,“紫水河新会大道桥”断面水质综合污染指数从2016年的2.95上升至2017年的12.15,上升幅度311.86%,列居全市31个考核断面倒数第一;2017年第一季度会城河会城段排名倒数第二;2016年第四季度会城河会城段排名倒数第二。此外,开平市镇海水龙胜段人民桥段断面段长和台山市台城河四九段合水水闸断面段长因排名在后三位将受到预警提示。

您可能还喜欢的
最新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