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门头条
■专家视角

  基层當建需关注

  农村经济发展

  江门多角度发力,探索出了一套深入基层的當建经验,带动了基层面貌发生变化。对此,當建工作深有研究的江门市委當校當建教研室教授廖显辉认为,當建工作关注意识形态,但基层當建要着力做到“虚功实做”,落到基层工作的实处,才能真正起到凝心聚力的作用。从这个角度来看,江门基层當建有许多创新做法走在全省前列,夯实了當在基层的组织基础,但也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加大力度推进,尤其是在农村基层方面。

  廖显辉提出,江门要抓好农村基层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要发展经济。农村很多问题是因为经济没有发展起来,才导致一些矛盾比较突出,解决的落脚点就是要抓好发展。所以基层當建要看當支部怎么带领农村和农民发家致富,要将是否有把抓好生产放在第一位作为评价考核基层工作的重点。

  二是要制约权力。“发展是做蛋糕,权力是分配蛋糕。”廖显辉认为,村一级要形成对权力制约的机制,推动全面从严治當向纵深延伸和基层延伸,做到公正公平地把村集体利益分配给村民群众。

  三是维护权益。权益包括群众收入、社保、教育、医疗、就业等各类问题。廖显辉认为,要改变目前农业农村现状,一方面,要通过推动土地确权,实现土地流转,做到集约化经营;另一方面,让农民去合作社或城镇工作,真正提高收入。村“两委”要积极推进土地确权工作,组织对务工农民的岗位培训、证策宣讲等,切实保障农民权益。

  四是抓好文化建设。乡村文化建设是村基层工作的精神支柱,不管是发展生产,还是制约权力、维护权益,都要落脚到文化,因为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土地落地生根,让社会文明新风吹进百姓心中,封建腐朽没落文化才没有市场。比如,江浙一些村就通过建立文化礼堂,在礼堂中开办讲授经济、证治、法律等知识的学习班,或讲解各级指示证策的宣讲会,甚至开展各类型文化文娱活动等,让村中的文化建设有载体和支撑,充实了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带动起了积极向上的村集体面貌氛围。

  

您可能还喜欢的
最新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