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工写回来的信都是什么内容?”、“台山玉跟其他玉有什么不同?”、“庐跟碉楼的区别是什么?”3日,海内外主流媒体的记者们前往李锦记集团和台山海口埠银信博物馆感受五邑先侨艰苦奋斗的历史,并感受古典家具和台山玉的独特魅力,通过采访,他们被侨乡文化震撼了。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伍炳亮的创作吸引了记者们的镜头。
华侨爱国爱乡爱家
台山海口埠始建于清代咸丰年间,十九世纪中叶随着出洋的台山人不断增多,海口埠迎来鼎盛期,成为台山人出洋的第一港口。如今,昔日的海口埠经过修缮后,正焕发出新时代的生机。“修旧如旧”古码头、古建筑等,向海内外主流媒体的记者们重现了华侨出洋的场景;以立柱、博物馆等形式展出的世界记忆遗产银信侨批,则揭开了一个个动人的华侨故事,让他们感受到五邑华侨爱国爱乡爱家的精神。
《欧洲时报》记者马林感叹道,这里一件件已有上百年历史的银信侨批,把五邑华侨在世界各地的足迹勾勒了出来,“而在这里,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华侨会把银票放在信里寄回来,这体现了五邑华侨爱国爱乡爱家的精神,这些都是江门华侨文化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