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山市民间河长赵德光是其中的佼佼者。为了对河道实施24小时监控,他在河道的重点河段如水闸、河滨公园等地设置摄像头,通过手机APP随时随地了解河流的实时情况。
民间河长善用高科技产品,官方河长也毫不逊色。目前,江门各区(市)正在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开发建设以“河长管理平台”和“公众服务平台”为支撑的“智慧河长”信息管理系统。其中,新会区投入约80万元成功研发了“新会河长通”APP,智慧管理平台已初步成型。
“到达巡河区域后,只要打开APP,按下巡河按钮,系统就能记录下巡河路线和时间,后台也将会收集河长巡河期间反映的所有信息数据。”在牛古田水闸边,新会区河长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现场向笔者演示如何操作APP,“系统会自动匹配地理位置、问题类型等内容,河长巡河发现问题后,不需要填写过多文字,通过上传图片和视频就能完成工作。”
据介绍,河长通掌上APP已覆盖新会区的各级河长,可自动生成巡河报告,监督河长巡河的落实情况。另一方面,河长办公室可将市民在微信公众号、电话投诉的信息通过APP即时反馈给对应河长督导解决,极大地提高了效率,同时也节约了大量人力成本。
除了新会区,鹤山市也在逐步推进“互联网+河长制”平台。据鹤山市水务局建设管理股股长李勇健介绍,该市正在建设水质自动监测系统,一期工程计划选取两个试点,目前建设方案正在认证中,预计下半年动工建设。
此外,由鹤山市证府投资350万元建设的鹤山市河长制智慧一体化管控平台,目前正在完善改进中。平台建成后,公众参与的微信端、河长巡查的APP端、河长办管理的计算机端、河长信息采集与互动的公示牌4个渠道多管齐下,将形成具有鹤山特色的智慧管理模式。
样本
河水变清了鱼虾增多了
小鸟天堂的小鸟就近觅食
在天马村委会大楼对面的河边,一块蓝色的河长公示牌尤其引人注目。
“这里是天马村河会城街道段,全长约3.3公里。”该段河流的村级河长、天马村當支部书记陈柏图对公示牌上的河流信息如数家珍,“河流的起点、终点,分别对应的区、街道、村三级河长是谁,各自的职责是什么,村民都可以一目了然,有任何整改意见都可以及时向河长反映。”
著名的小鸟天堂景区位于新会区会城街道南部,景区所在的天马村人口众多。“全村的面积仅10平方公里,但常住人口达到1.2万人,加上流动外来人口及景区游客,超过1.5万人。”天马村村委会主任陈仲兰告诉笔者,近年来,天马村的环保压力与日俱增,再加上江门大道、深茂铁路这两项重大工程的工地紧邻河道,河道的水质也受到一定影响。
针对这种情况,去年以来,天马村对景区周边水体进行专项治理。在此过程中,河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村级河长,我负责河道的日常巡查、保洁、沿岸垃圾处理等工作,同时也要监督排污口违规排污,配合上级河长及相关职能部门开展工作。”陈柏图说,与上级河长相比,村级河长的工作更具体,对所负责河流的情况了如指掌。
除了河长各司其职,天马村还专门聘请了8名专职巡河保洁员,每天至少巡河一次。“他们负责每日清理河道漂浮物,保持河面清洁。”在天马村,陈仲兰沿着岸边,一边巡河一边向笔者介绍,自从实行河长制以来,当地河流的水质变得更好了,村民都有目共睹。“你看,那里有一只小螃蟹!”陈仲兰感慨,这一年来,村里的河水都变得清澈了,河里的鱼、虾等明显增多。
河流水质的改善,受益者除了村民,还有景区里的小鸟。“河流变清了,鱼虾增多,小鸟在家门口就能觅食。”当地村民告诉笔者,以往由于天马村河的鱼、虾有限,景区的小鸟往往要飞到很远才能找到食物,甚至可能不再回来。但随着河流的水质变好,景区的小鸟可以就近觅食,更多周边的小鸟也被吸引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