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的重点在于解决就业。上半年,江门大力实施就业扶贫工程,多方面、多渠道、多形式助推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实现就业创业。记者23日从市人社局获悉,今年上半年,江门为贫困人员发放个人类就业创业补贴14.43万元,新增公益性岗位121个,为393名有求职愿望的精准扶贫对象提供帮扶服务3474次,经帮扶后实现就业的有318人,全市共建成就业扶贫点63个,扶贫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就业实名制助力精准帮扶
上半年,江门通过举办扶贫专场招聘会、提供“一对一”就业帮扶、开展证策解读讲座和培训班等形式,共为393名有求职愿望的精准扶贫对象提供帮扶服务3474次,实现就业318人。其中,举办3场扶贫专场招聘会,进场企业88家,提供岗位530个,达成就业意向86人。
全市全面开展公益性岗位开发安置工作,各市(区)、各镇(街)积极发动有关单位申报公益性岗位,并通过组织公开招聘、举办岗位对接会等方式,对符合条件的人员进行安置。上半年,全市新增公益性岗位121个,新安置贫困人员49人。
江门还将“企业开到家门口”,鼓励、引导和推动企业建设“扶贫车间”“扶贫工作坊”和就业安置基地等就业扶贫点,促使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意愿的扶贫对象就近就地就业。截至6月底,全市共登记备案就业扶贫点63个,其中“扶贫车间”49家、“扶贫工作坊”6家、就业安置基地8家,吸纳扶贫对象153人。
为众多贫困人员提供帮助的过程中,就业实名制成为重要抓手。通过就业实名制信息系统,江门可以实现对贫困人员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劳动能力和就业失业状况、求职意向、享受就业服务和优惠补贴等情况的实名制动态管理,使就业扶贫工作精准到位。
动员贫困家庭子女入读技工学校
积极的奖补证策对于就业有一定促进作用。江门为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员兑现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创业资助、租金补贴、创业带动就业补贴等优惠证策,扶持贫困人员就业创业。上半年,全市为贫困人员发放个人类就业创业补贴14.43万元,惠及补贴对象90人(次);为招用贫困人员的41家用人单位发放企业类就业创业补贴8.38万元。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江门积极动员贫困家庭子女入读技工学校,并实行免学费、发放助学金和生活费补助等证策。目前,共有318名建档立卡困难学生入读江门的技工学校。上半年,江门还组织340名贫困家庭劳动力参加技能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