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新会陈皮研究院研究员谭娥玉介绍,该院与澳门科技大学研究项目在逐步开展,并取得初步成果。目前已完成多种来源陈皮样品的采集任务,并经初步研究,发现新会陈皮的特异性与其内生菌有直接相关性,其中机理有待下一步深入研究。
双方除了在科研项目开展合作,也共同培养科研人才。今年4月,江门市新会陈皮研究院专家汤启勋和谭娥玉到澳门科技大学参加第八届中药研究高新技术研修班。“这次培训从国际视角对中医药研究的最新技术和进展情况进行系统教学,让我大开眼界,为今后开展中医药科研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技术支撑。”谭娥玉兴奋地说道。
记者从市卫生健康局了解到,除了加强中医药创新合作外,江澳两地在职业医疗卫生教育、搭建交流平台等方面也展开了深入的合作。
我市积极推进江澳职业医疗卫生教育在招生就业、培养培训、师生交流、技能等方面竞赛的合作。2003年,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成为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教学医院,平均每年带教澳门科技大学实习生10—15人左右,共有100多位澳科大的学生前来该院学习培训。针对澳门科技大学的学生对中医的需求,医院指定由具有中医带教资格的高年资老师带教,同时特别安排名中医工作室的名中医带教,中药房见习,力求让他们学习到纯正的中医,感受中医的博大精深,进一步加强院校合作,整合大学科研平台优势与医院临床优势。
今年8月,市卫生健康局组团到澳门交流医疗卫生工作,双方达成多项共识。目前,已草拟《江门市卫生健康局与澳门卫生局共同推进两地医疗卫生交流合作备忘录》,以加强推动江澳两地在医疗卫生领域的深度合作。
文化
“开平碉楼与村落”
牵手“澳门历史城区”
今年7月1日,“少年中国说”走进澳门品牌活动之一“家国梦·江澳情”大型图片及实物展在澳门综艺馆拉开帷幕,梁启超先生图片及实物展、侨乡巨变图片及实物展、一衣带水——江澳情缘图片及实物展三大展览,吸引了众多澳门市民参观,反响热烈。澳门立法会议员郑安庭说:“今年是澳门回归20周年,通过展览等形式,可以让更多年青一代了解江门与澳门同根同族的深厚渊源,以及家乡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年轻人对国家的认同感。”
此次活动只是江澳文化交流的一个“缩影”,澳门回归祖国以来,两地文化交流更加频繁,涌现了一批知名度较高的文化品牌活动。如去年举行的“2018粤港澳大湾区世界文化遗产嘉年华”,“开平碉楼与村落”牵手“澳门历史城区”,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交流。又比如,为促进江澳两地青年交流合作,今年10月,“青年与社会文化司谭俊荣司长真情对话”活动在开平自力村举行。与此同时,两地民间社团也在大力推动文化交流合作,比如澳门江门同乡会每年都会定期举办艺术文化展览,让新会陈皮、台山玉、鹤山红茶、开平灰雕等众多非遗作品“走”进澳门。
“开平碉楼与村落”和“澳门历史城区”是目前大湾区内仅有的两处世界文化遗产。在大湾区加快建设、港珠澳大桥开通、粤澳合作持续深化的大背景下,澳门与开平这两个世界文化遗产所在地频频交流,吸引了公众的广泛关注。“我们深信,两地必将成为更加紧密的合作伙伴,推动双方文化共同发展。”澳门特区证府文化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今年11月13—15日,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暨粤港澳青年文化创意发展大会在我市隆重举行,众多华侨华人、粤港澳青年代表相聚江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侨务、文化、旅游工作融合发展。“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江门和澳门都有世界文化遗产,江门有底蕴深厚的侨文化,这将是加深两地文化交流合作的很好平台。”澳门江门同乡会常务副会长夏俊英说。
双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