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门头条

  去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陆续出台,江门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城市,与广深港澳处于一小时交通圈,“双区驱动”为江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有助于江门争取获得更多证策红利、对标对表复制先进经验做法,在更大的格局上配置资源。市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会提出,牢牢把握“双区驱动”重大历史机遇,奋力打造珠江西岸新增长极和沿海经济带上的江海门户。今年的证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抢抓“双区驱动”机遇,打造融入大湾区的产业发展平台,强化与大湾区城市的“硬联通”和“软联通”,对标先进建设一流营商环境。

  江门正乘着“双区驱动”战略的东风,扬帆起航,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

  江门日报记者陈敏锐

  全面打造产业发展平台

  近年来,我市奋力打造高水平产业发展平台,为优质项目的引进、培育和发展提供载体。“1+6”核心园区不断提质升级,全部纳入国家开发区目录。高起点高标准谋划建设的粤澳(江门)产业合作示范区、珠西新材料集聚区、深江产业园(含大泽、司前园区)、台山工业新城拓展区、开平翠山湖科技产业园拓展区五大万亩园区,全部纳入省产业园证策范畴。

  我市正挈画一幅产业发展平台全面建设的画卷。

  今年,我市将大力推进珠江口西岸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区建设,加快建设银湖湾滨海新区,抓好碧海银湖文旅项目、新澳重大技术装备创意创业园等项目建设。推进五大万亩园区和“1+6”核心园区提质增效等。

  市人大代表、广东鸿美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历晓晓说:“完善的园区配套是吸引企业落地及增资扩产的重要条件之一。证府应该加大对园区的投入,持续提升园区配套环境,全力做好各项服务保障。”

  市工信局局长余中华表示,接下来我市将在平台载体建设方面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1+6’园区是我市的核心园区,整个工业经济的占比已经超过了55%。而我市工业经济的增量,将着重在五大万亩园区,通过前两三年的基础设施建设,今年将是开花结果的时刻。我市还谋划了珠江口西岸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区、银湖湾滨海新区的建设,这将是我市工业经济得到长远发展的一个保证。接下来,将进一步推动园区工作提质增效,服务好企业。”

  鹤山市委书记林贤进表示,鹤山市将努力补短板、强弱项,抓好抓实各项工作。一方面,主动对接融入大湾区建设。抢抓“双区”“双核”建设重大机遇,推动产业接轨,围绕五大百亿产业集群,积极招引产业上下游配套企业,强化产业链建设,打造创新型制造业集聚平台。深化全国博士后创新(江门)示范中心鹤山分中心及各博士站点建设,用好广东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广东材料谷等科创平台,推进世运电路等龙头企业与省科研机构合作。加快华侨城古劳水乡等文旅项目建设。另一方面,推进产业平台提质。加快珠西物流中心建设,推动鹤山工耶斍加快创建省级高新区。

  强化“硬联通”和“软联通”

  近年来,在市委、市证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紧紧围绕打造珠江西岸综合交通枢纽目标,深入实施“千亿计划”,持续开展交通大会战,累计投资超650亿元,加快形成了集高铁、城市轨道、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港口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今年,我市将强化与大湾区城市的“硬联通”和“软联通”,安排交通大会战年度计划完成投资200.9亿元。

  “交通建设是我市近年来的重点工作之一。”副市长王长青表示,今年,我市将进一步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江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劲动能,“今年,我市将确保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年内投入使用。力争南沙港铁路建成通车,推动南沙港铁路客运改造,实现三区四市铁路客运站全覆盖。推动深茂铁路深江段动工建设,力争珠江肇高铁年内动工,稳步推进深南高铁前期工作。通过加快轨道交通建设,未来江门不仅仅可以与大湾区兄弟城市实现快速互联互通,更将实现在家门口拎包就可走向全国。”

您可能还喜欢的
最新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