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5月20日)上午,市减灾委联合相关部门在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二中队训练基地开展2020年江门市减灾综合应急救援演练。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许晓雄现场观摩演练并讲话。
本次综合应急救援演练采用实兵演练、现场实操与录播演练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并全程实时网络直播。演练分为7个科目,其中废墟搜救、缆车停摆救援、森林火灾扑救、绳索救援技术展示4个科目采用现场演示,水下救援采用录播形式演示,管道工人被困救援采用录播与现场相结合的形式演示,物资集结采用现场“双盲”演示。
许晓雄表示,本次演练有效磨合了抢险救灾联动机制,充分展示了机构改革一年多来我市在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上取得的初步成果。接下来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压实责任、突出重点、守牢防线,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时刻绷紧应急管理这根弦,加强应急保障能力建设,真正实现全市总体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相关新闻
突出“全灾种、大应急”演练思路
据悉,本次演练是我市新一届减灾委组建以来举办的规模最大、最接近实战的一次演练,突出了“全灾种、大应急”的演练思路。本次演练场景模拟设置为某日上午,某地发生5.9级地震,造成山体滑坡、楼房倾斜坍塌,村民被洪水冲走,旅游缆车停摆,森林火灾,建筑工人管道被困等突发情况,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立即启动地震应急Ⅱ级响应,并迅速成立现场指挥部,组织有关部门和救援队伍配合开展救援。
记者在现场留意到,本次演练涵盖灾种很广,涉及废墟营救、缆车停摆救援、森林火灾扑救、水下救援等不同情形下的救援形式,虽然采用的是现场实操与录播演练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但整体执行效率很高,短短1个小时的时间就完成了所有的科目任务。同时,本次演练也采用了许多应急先进设备,例如无动力橡皮艇、声呐探测、金属探测、无人机、应急通讯保障车、雷达生命探测仪等现代化先进手段,针对不同情形、不同情况高效率实施救援任务。
目前,我市正努力推进“全灾种、大应急”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据了解,全市现有各级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413支(其中,民兵力量90支,消防力量69支)。市直、新会、台山、开平、鹤山、恩平共有6支专业森林消防队伍,合计163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持续加强。同时,市、县两级证府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大型综合性演练,各地各部门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应急演练,积极开展实战演练、“双盲”演练、单一事件处置演练、综合性事故演练等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演练,实现应急演练常态化,为全市防灾减灾打下扎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