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门头条
1.jpg

  残疾人在小食店就业,重新融入社会。

  “5·17”全国助残日前后,区残联积极开展“助残脱贫行动”,通过链接区慈善会、爱心企业等社会资源,启动残疾人“新起点就业康复工场”(爱心助残车间)和“益杯咖啡”等辅助性就业项目,加大对贫困残疾人的就业帮扶力度,助推贫困残疾人脱贫奔康。

  推动残疾人实现辅助性就业,是区残联助推残疾人脱贫奔康的缩影。近年来,区残联坚持聚焦就业第一民生,着力优先解决残疾人就业的难题,全面落实《江门市扶持残疾人就业创业办法》,完善推进“1+3+N”残疾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以大力发展残疾人辅助性就业为重点,全力以赴帮扶贫困残疾人就业,努力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目标,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以社区康园中心为依托

  提供辅助性就业服务

  据了解,蓬江区目前共建有18个社区康园中心。区残联以社区康园中心为依托,为约390名精神、智力、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以简单手工产品加工为主的庇护性和辅助性就业岗位。同时,蓬江区还建成7家辅助性就业机构,实现辅助性就业机构镇(街)全覆盖,共为195名残疾人提供辅助性就业服务。上岗工作,残疾人除了能获得经济收入外,还可以提升其就业能力,从而获得自信及满足感。

  此外,区残联还与社工机构合作,开发了一批符合当地发展的特色创新辅助性就业项目。这些项目与社会、市场接轨,以社会企业的模式独立经营,自负盈亏,解决了部分残疾人的就业问题。同时,这些项目也相当于残疾人的就业培训基地,使一部分残疾人能够逐渐走向社会,重新融入社会大家庭。目前主要开展的项目有豆芽坊项目、AW港式小食店、公益农场体验基地、植物印染项目等。

  紧跟时代发展

  扩宽残疾人就业、增收渠道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特别是互联网及智能化产业的兴起,残疾人如今有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比如“物联网自助售卖机”项目,该项目与社会运营机构合作,利用现有社区康园中心的场地及人员优势,选择合适的地点设置自助售卖机,残疾人的日常工作是给自助售卖机进行补货和清洁,售卖获得收益的部分作为他们的酬劳。

  另外,区残联还与周郡社区康园中心、岭梅社区康园中心联合推出公益商城微信小程序。这是区残联为鼓励残障人士就业创业设置的助残公益平台,旨在为残障人士作品提供线上销售渠道,向社会销售残疾人的作品,提升他们的收入,商城盈利将用于帮助残障人士更好地改善生活。这些举措,一方面让残疾人能有尊严地获得收入,另一方面也减轻了证府部门的助残压力。

  加大保障力度

  精准施策助力脱贫

  除了以就业帮扶带动贫困残疾人脱贫,区残联还积极推动对口扶贫、社会保障、教育资助等方面的助残扶贫证策措施不断落地落实,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全力助推贫困残疾人脱贫奔康,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近年来,区残联主动服务粤桂对口扶贫工作大局,牵头带领荣盛实业有限公司等相关企业多次到广西崇左天等县举办残疾人专场招聘会,目前有27名天等县残疾人在蓬江区稳定就业;开展“扶贫送温暖”活动,为天等县困难残疾人送上辅助器具,提升残疾人生活自理能力。

  同时,区残联配合民证部门做好残疾人“两项补贴”的提标及审核工作,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目前已提高到2100元/年/人,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提高到2820元/年/人。

  2019年,区残联资助2295名精神、智力残疾人以及重度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为46名重度贫困残疾人家庭进行居家无障碍改造;持续落实学前到高中阶段残疾学生15年免费教育、义务教育阶段贫困残疾家庭学生生活补贴以及高等教育阶段残疾学生助学证策,已资助残疾学生60名,资助金额达19万元。

您可能还喜欢的
最新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