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较好解决未来大容量交通与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的对接,江门站结合狭长站前空间的特点,将站房主体分为地面层、高架层和地下层,旅客进出站流线为高架层进站,地下层出站。”铁四院EPC总承包江门站配套工程项目部副总经理李占生表示,江门站将市证配套工程与站房一体化设计,复合多种交通功能,打造多层次立体交通枢纽。
江门站配套工程布置7条长约2.1公里长的集疏运匝道,连接江门站各功能区和江门大道。公交车由南侧匝道进入公交车专属匝道,途经室外公交场坪,进入公交站场,在地面二层落客,地面一层上客,最后经由江门大道辅道驶离;长途汽车由江门大道辅道经室外长途汽钞敗坪进入长途汽车站场,最后经地面或北侧长途汽车专属匝道驶离;社会车辆和出租车经南侧匝道上高架落客平台,在落客下匝道或经匝道回转驶离,也可以由江门大道辅道进入地下停钞敗落客,然后驶离车站。
出站换乘其他交通方式的旅客,通过设计于出站厅前的下沉广场,可快速到达设置于下沉广场南、北的社会车、长途车、出租车、公交车停钞敗,及西侧预留的公共交通站厅及过街通道等。同时,江门站设计自动扶梯、电梯54部,使站内旅客更舒适便捷地到达高架候车室进行搭乘,实现乘客交通换乘的无缝接驳。
总体来看,江门站工程布局遵循“以流为主、到发分离”的原则,旅客流线设计采用“上进下出”的模式,高架层进站,地下层出站,充分体现“公共交通优先”“人车分离”的设计理念,实现快速进、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