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要加个班,明天还有明天的工作”
当天傍晚6时许,燕翎和同事们巡查到沿英洲海水道正在建设的一个住宅小区旁。小区沿河搭建着简易棚房,作为工人们吃饭、居住的地方。
为了搞清楚这些简易棚房会不会给河水带来影响,他们需要到河对岸才行。当时时间已晚,河对岸的小区工地已收工,并关了门。在围墙上,有一块板也许是忘了封上。燕翎带着同事,大跨步来到对岸,从这块板留下的间隙进去,来到对岸河边。从这里往对岸望去。
看清楚河对岸的情况后,燕翎着了急。“这样的做法是肯定不行的。生活污水没有经过处理就直接排到河里,生活垃圾也直接堆放在河边。”她说,“不行,这个问题必须马上想办法解决。”
说着,她就拿出了手机,直接拨通了当地相关方面负责人的电话……
完成当天下午巡河任务,燕翎和同事们回到办公室,已经是晚上7点多钟了。“今晚要加个班,明天还有明天的工作。”除此之外,她今晚还要审查为迎接上级年底对黑臭水体的考核,准备的资料台账。记者看到,几十盒文件放在燕翎办公室旁的会议桌上。“为了不让在资料方面出差错,我要把所有被检的资料台账全部审查过目一遍。白天工作忙,资料审查只能放在夜里加班进行。而且晚上安静,可以静心看资料。”
希望“这些黑臭水体能恢复自净能力”
自1988年从哈尔滨工业大学给水排水专业毕业到现在,燕翎和水打了几十年交道。来到江门后,从跃进路、胜利路、丰乐路、港口三路、白沙大道、发展大道等市区多条道路改造建设,到我市第一污水厂——文昌沙水质净化厂乃至全市目前77座城镇污水处理厂和几千条自然村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建成,市区内涝由原来的60多处减少到目前的个位数字、城市黑臭水体的全面消除,以及我市供水规范化管理走在全省前列,等等工作都有燕翎的身影。这也让她对我市水系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更让她对水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2016年,我市开始正式启动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时任市水务局副局长的燕翎担起了指挥者的担子。“我们花了几个月时间,从市证工程、水利工程、水生态工程、沿岸城市文化工程等多角度、全方位设计了整治方案。”她说,“就是希望能以黑臭水体整治为契机,通过水系统治理,把整个城市品质提升起来,打造城市新亮点,挖掘城市文化积淀,展现江门不同的历史文化,让江门人更加自信,让百姓能共享城市水环境改善的成果。”
如今,随着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的推进,昔日黑臭的河水已陆续消除黑臭,河水水质越来越好,河岸上还成了景观。
几年下来,虽然工作很辛苦,但燕翎觉得很欣慰。“过去的黑臭水体基本上消除了黑臭,还在转向更好。其他相关工作也在逐步进行中。希望不久的将来,这些黑臭水体能恢复自净能力。”她说,“据说,当年巴金就是从篁庄那里坐船,沿着天沙河一路到了小鸟天堂,写出了《鸟的天堂》美文。等河水治好了,我希望自己也能坐船沿河游江门。”
在每一股清流的背后,都有着江门城管治水人辛勤付出的身影。“五水共治”、消除黑臭、剿灭劣V类,离不开每位治水人的兢兢业业、不懈努力。通过黑臭水体系统整治,让水清、岸绿、河畅、景美早日到来,更是每一位治水人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