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化交通体系不仅要打通“大动脉”、更要畅通“微循环”。11月6日凌晨,省道S364线江门五邑路外海大桥至江门大道段扩建工程新民大桥顺利合龙,意味着该项目结构性工程全部完工,下一步全面进入路面施工阶段,力争年底主线贯通。
今年以来,市证道路方面也利好连连,南山路(江海路—五邑路)、江侨路(江沙路—江门大道)改造工程、西区工业桥等一大批市证道路项目相继投入使用,为市民外出提供便利交通,进一步激活了城市道路“神经末梢”,让更多的市民享受到“枢纽红利”。
崖门出海航道二期工程今天动工
11月23日,崖门出海航道二期工程标段举行签约仪式。建设单位广东省江门航道事务中心分别与两个施工标段的中标单位中交广州航道局有限公司、中港疏浚有限公司签订施工合同。项目总投资估算18.78亿元,该工程今天动工建设,计划2023年1月完工,2023年3月试运行。
据介绍,崖门出海航道二期工程建成后,全航道可满足2万吨级杂货船、散货船和集装箱船满载乘潮单向通航,可进一步拉动港口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快速腾飞。
高新区公共码头(首期)工程近日也传来好消息。据江门高新港务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敏介绍,该工程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已顺利通过竣工验收,接下来再通过口岸验收,该码头即可正式运营,成为珠三角规模最大的内河港口。开港后吞吐量预计达到80万个标准箱,最终吞吐量将达到120万个标准箱。
近两年来,多项大型港口工程正在江门三区四市全面铺开建设。根据《江门市综合交通一体化规划(2018—2035年)》,我市将在港口、航运方面,规划形成“一港七区”的总体格局。其中,沿海港区包括广海湾、恩平、新会三个港区,内河港区则包括主城、开平、鹤山、台山四个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