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紫茶小学的“百草千方园”正式揭牌。在这里,学生在中药师的指导下种植中草药苗,在耕种中体验劳作的乐趣,建立对中草药的认知;在古色古香的读书角,阅读中医药文化相关书籍,开阔眼界。接下来,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将从指导中草药种植、标本制作等一系列趣味课堂着手,持续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激发中小学生学习中医药文化知识的兴趣。
少年学国粹,书香伴药香。我市正积极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将中医药的种子播种在青少年的心里,进一步加强中医药文化教育。我市正推动“中医话养生”“少年国医班”“妈妈推拿班”等系列活动,下一步,将向中小学生推广中医药经典故事微电影。
除了积极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外,我市有力推进中医药文化基地建设,让更多市民认识中医药、爱上中医药。
近年来,江门市新会陈皮村市场股份有限公司被评为广东省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示范单位,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新会生产基地)获评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恩平山泉湾温泉城被评为广东省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建成省级科普教育基地。我市还积极探索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与旅游、休闲、娱乐的融合,重点打造大田森林小镇、陈皮村陈皮小镇等康养休闲度假小镇。
一项项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的举办,一个个教育基地的建立,一个个康养休闲度假小镇的打造,都是我市中医药文化宣传的窗口,将中医药文化深耕厚植于江门人心中。
C
保护传承
激活中医药文化资源
千百年来,中医药已经深深融入江门人的生活里,而如今,江门人的中医药文化在世界迈开了更大的步子,让更多人感受中医药文化的魅力。
让中医“活起来”,让文化自信“传出去”。江门中医药文化在不断传承创新发展之时,也成为了江门对外开放的一张新名片。
我市于2017、2018年连续两年承办“国侨办中医关怀团”项目,我市中医专家用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为苏里南、委内瑞拉、秘鲁、美国、墨西哥、多米尼加等多国侨胞送上健康服务与关怀,传播中医药文化,推动中医药“一带一路”建设,受到国务院侨务办的高度肯定和当地侨胞的热烈欢迎。2018年,我市在美国洛杉矶成功举办世青会,进行中医药专场推广,利用侨乡优势,充分发挥华侨华人传播中医药文化的作用,将五邑中医药文化影响力辐射至海外。
激活中医药文化资源,必须把中医药文化保护好、传承好。目前,我市有新会陈皮制作、蓬江余氏针刺三法、台山马氏中医推拿按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2018年,“余伯亮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落户江门市五邑中医院康复科。该科对五邑余氏针灸流派进行了系统的挖掘、整理、传承和推广,以让更多患者受益。多年来,五邑余氏针灸流派解疑难无数,救顽疾甚多,享誉海内外。
中医药抗“疫”,彰显“大医精诚”精神。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我市第一时间成立中医药防控专家组,一批批中医药工作者白衣执甲、逆行出征,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大医精诚”的文化理念和职业精神,其背后不可或缺的正是精神的力量、文化的力量。中医药全过程参与治疗我市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症状改善率100%,重症病例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均治愈出院,实现零死亡。
守正创新,我市中医药文化正焕发新光彩,“飞入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