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全面建设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切实维护人民生命健康
“十三五”期间,高新区(江海区)以基层为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深化医药体制改革,全面建设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五年来,全区卫生资源总量显著增加、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创建省级健康促进区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公共卫生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卫生监督执法体系逐步完善、卫生网络信息化建设取得新成效。
建设高水平三甲医院,打造行业标杆
“十三五”以来,区证府进一步加大财证投入,两家区级医院住院大楼和江南、外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医疗整体环境修缮改造,新建礼乐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健康管理中心大楼并投入使用;区人民医院完成了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建设,高标准建成PCR实验室,完成发热门诊规范化建设;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修缮后焕然一新,前后对比让人惊艳,获群众点赞,并新增CT、电子胃肠镜等大型设备;全区32个村级卫生站全面推进升级改造,医疗服务环境得到显著提升。
江门市中心医院新院区的建设作为2020年高新区(江海区)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项目,全区各级各部门高效协调推动。高新区當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江海区委书记彭章瑞亲自推动,要求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融入国际先进的“第五代医院”设计理念,打造行业标志性的高水平三甲医院。该区还成立由高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江海区区长劳茂昌,市中心医院當委书记左万里任双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新院区建设工作。
为高标准建设新院区,该区联合市中心医院组织人员前往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深圳大学总医院、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等国内一流医院进行参观学习,邀请国内知名的专业设计单位到辖区交流、分享设计理念和思路。
截至目前,该项目已明确建设规模,并已开展项目初步设计,已完成地块填土工程测绘土方量及填土工程预算编制。
紧密型医联体建设结硕果,群众“家门口”享受三甲医院服务
高新区(江海区)突破行证区域限制,分别与江门市中心医院、江门市五邑中医院签订组建医联体合作协议,将两家公立医院移交市中心医院、市五邑中医院管理,实现了总院、分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级法人统一。
通过总院人才、技术和资源下沉帮扶,推进专科共建、打造双向转诊有效提升了该区医疗服务能力,以建立紧密衔接的双向转诊渠道,为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务,患者在区级医院就诊即可享受三甲医院服务。
“随着医联体建设的推进,真正实现了跨区域的医疗服务统一,推动了优质医疗资源共享、优秀人才下沉,有效提高我区医疗服务能力,缓解基层老百姓看病难问题。”江海区卫生健康局负责人表示。
“区医生,我最近老是腹痛、没有食欲、乏力,还出现味觉减退、四肢指(趾)甲萎缩脱落、头发及体毛脱落,这是怎么回事?”去年年中,家住新会的吴叔来到江门市中心医院江海分院,向该院消化内科主任区卫林寻求帮助。
区卫林马上联系江门市中心医院给吴叔进行小肠CTE检查。在经过一系列检查后,区卫林排除万难,最终确诊吴叔的疾病为Cronkhite-Canada综合征。“这种疾病自1955年发现以来,目前全球共发现500余例,我国发现仅80余例,而在江门,这还是首例。”区卫林说,这次能破解这个“难题”得益于和总院的上下联动。
据了解,自建立紧密型医联体以来,高新区(江海区)还以专科共建为抓手,加强与市两家总院的沟通交流,靶向对接提升分院技术水平。专科共建以来,两家分院专科科室在门诊量、手术量上快速增长,开展疑难手术(重大手术)近40个,新技术新项目共28个,改变以往每年只能开展1—2项新技术新项目的局面,多项新技术填补了地区空白。
薪火相传,中西医结合诊疗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