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觉得拿了一千元,总得干点实事。于是在当天采访后,我连夜赶出了一篇“文博会怪相之我见”的文化报道。
起因是我在文博会的书法展区,遇到了一位年迈的老先生,身着一袭长袍,白胡子能长到胸口,一副仙风鹤骨的样子。
老先生的经纪人称老先生是书法家协会的,写的一手好草书,堪比唐朝的张旭、怀素。最重要的不仅能写寻常草书,还能写反笔草书。就是把字翻过来写,你背面看,你才能看出这个字的正型。
草书用反笔法来写,可谓独具一格,加上老先生一把年纪,不像是吹嘘唬人的,很快就引来了一批人围观。最重要的是,老先生的反笔草书价格不贵,一平尺两千元。
老先生的经纪人说,现在一平尺你能买到书法家协会会员的书法?况且老先生一把年纪了,现在写的以后可是都会升值的。说完,他向大家展示了,台湾和香港有关人士收藏老先生反笔草书的证据,并拿出有关在拍卖会上拍卖的作品。
这下,大家放下心来,很快就有几个人出手买了几幅作品。这几幅作品加起来的价值过了十几万。也就是说,老先生写几十个字就挣了十几万。
这真是一个一本万利的事情,动动笔就完事了。
说实话,我对草书一窍不通,唐朝怀素和张旭的真迹,我在书画展的时候见过,也真心是看不懂。所以这个反笔草书更是看不明白了。但我记得本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对我说的一句话,草书不是一般人能写的,但很多人打着写草书的幌子鬼画符的招摇撞骗,遇到这种,你就让他老老实实的写篇正楷,楷书是最能表现一个书法家水平的。
于是在老先生忙碌挣钱的时候,我表示愿意出双倍价格让老先生写一副楷书。
那经纪人见我说这话,立即反驳道,只能请得老先生草书墨宝,想要楷书,没门儿。原因是老先生草书写的行云流水,楷书不是他所擅长的,不能拿不擅长的来诳人。
听这话,我基本判断出这老先生的书法是骗人的,但我自己也没有书法鉴别能力,不能当面拆穿。于是我就拍了几张老先生写字时候的样子,和写出来的成品。然后我拿着照片去了市书法家协会。
经过市书法家协会的鉴定,老先生的这几幅字完全是鬼画符,一派乱写,毫无章法,可能只具备一些书法基础,就以此招摇撞骗。
有了权威的鉴定,我的报道写起来也就顺畅多了。于是第二天这样的事情就被我曝光了。
很快,我就接到了文博会负责人的电话,他很是客气的朝我说,记者大人呀,我让你好好写报道,你给我整篇这个算什么?
我说,这是我真实遇到的,所见所闻,就算我不写,也会有其他报社记者写。其实不光书法,连绘画、雕刻、文玩也有这样的情况,只是我了解的不是很深。
任何一个领域,都有好有坏,我们办这样的文博会,不可能拒绝不好的,也甄别不出哪些是不好的。这样你看行不行,以后在遇到这样的事情,你提前跟我们说一下,咱们有什么好沟通,和气生财,我们也想把文博会办的有模有样。他说。
我不知道该回答什么,我只是一个记者,我只能记录我的见闻。但洪雷曾跟我说,有时候人际关系是需要去维护的,做记者也不能太狠,要拿捏有度。
于是我跟对方说了三个字知道了。
这篇报道给我在报社带来了不一样的待遇,我从记者很快升到了首席记者。主编跟我说,他对我的期望是很高的,让我继续努力。
而我拍的那张“鬼画符”的照片,也上了报纸的头版。其他部门的摄影记者跟我说,你这个照片虽然拍的不怎么样,但照片本身很有意思。
其实我当时在拍这些照片的时候,也不知如何下手,不知道从什么角度拍合适。只是我想起了洪雷跟我说过的话,如果你拍的不够好,是因为你离的不够近。
于是我近距离的拍摄了很多老先生写字时的照片。在报社美编神奇的排版下,这组照片显得是那么的生龙活虎。我说,这不是我拍的好,是美编排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