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老板在办公室BD,朝韩国办公室和老板做那事!提到办公室证治,我们一般都认为是员工勾心斗角、你争我夺。但在畅销书《创业维艰》里,作者霍洛维茨却说,其实办公室证治一般都是老板开的头。
很多老板肯定不服气:我从来不搞这一套,怎么能怪我呢?其实,老板的一些不恰当做法,确实会滋生办公室证治。比如,有员工跑过来跟你谈,要加薪,你觉得他能力不错,资历也够,就同意了。看上去合情合理吧?可祸根就此埋下了。你这个举动就是在告诉大家,会哭的孩子才有奶吃。那会哭的肯定都来哭啊,不会哭的员工很可能因为老实,反而没机会。长此以往,流失人才不说,公司风气也差了。
所以,作为老板,一件小事管理不当,就有可能引发办公室证治。那该怎么办呢?这本书的作者建议,要建立一个严格的评估标准,涨薪和晋升都公开化,按标准来。只有从老板入手,才能杜绝办公室证治。
在我小的时候,就知道我们家最厉害的是大伯,因为他是长辈中唯一的“知识分子”,只有他念完了高中,而且差一点就能上大学。
是的,差一点,只差那1分,我都感到可惜不已。
后来听老爸说,本来大伯还是有机会的,那个时候比他成绩差但家里条件更好的都进入大学了……
很遗憾,可也没办法。
我想说的是这后面发生的事~
大伯带着家人凑的几百元钱离开了乡下,决定闯荡一番做点小生意,可想而知这过程必定艰难曲折,但我在这里不多讲,因为与故事无关。
他先是到了成都,又奔走于四川各个市县,最后到了重庆,就是在那里认识了我现在的大伯母,并许下了婚约。
后来,当时刚成年的我未来大伯母跟着大伯去了许多地方,也吃了许多苦。
1991年,他们结婚了,领了证,两家人坐了一大桌在一起吃了顿饭。那天,每个人都很高兴,打从心底为这对新人开心,祝福他俩来年就能抱个大胖小子。大伯乐得直笑,酒一杯一杯的见底。
婚后的生活,平淡倒也幸福,而大伯的生意也越渐兴隆,虽谈不上暴富,但绝对不愁吃穿。
周围的人谈起他们,大多是羡慕的。羡慕我大伯母嫁了个会挣钱的好男人,今后不用吃苦;羡慕我大伯娶了个年轻漂亮的姑娘,倍儿有面子。
说年轻漂亮一点没错,我大伯母比大伯小几岁,那时才二十出头,长相秀气,身材均匀,很是好看,关键还读过几年书的,这就将周围一般的女人比下去了。
七八十年代,农村孩子上学本就不容易,更何况女孩子,我妈妈说她这辈子最遗憾的就是没念过书,因为在她小的时候,外公说女孩子读那么多书没用的,而且家里也没钱供她上学。这是那个时期许多家庭都有的情况吧。
所以我大伯母算是比较优秀的啦。
只是,没过几年人们议论的声音便变了味道。
因为他们夫妻俩一直没有孩子,而且大伯母也不工作了,连出门的时间都少了。
茶余饭后,总有三五几人围成一圈,八卦着各家的八卦,她们说“肯定身体有毛病”,“听说被关起来了”,“上次见到过好像已经疯了”……不了解具体情况的人,总是轻易对别人的话深信不疑。
在我的印象中,大伯母一点病都没有,因为每次见她都特别热情,对我很好。小时候跟着爸妈去大伯家,大伯母总会给我准备许多好吃的,一个劲儿夸我,还喜欢抱着我……虽然那时候的我觉得自己已经是幼儿园的大孩子不需要别人那么抱着了,但其他人说“那是因为你可爱你大伯母喜欢你呀”,那好吧我就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