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万老师不仅仅是一位补课老师,还是挺有情怀的年轻人。对于补习班的事情,要客观的看,不能一慨而论的,市场有需求,就应该满足孩子学习的需求,单纯地用行证命令去否定去压制并不能解决真正的问题。教育原本就是“因材施教”,一个班级几十个学生,你要一个代课老师如何因材施教?只有一对一补课才有可能实现这个教育的最高境界。
“因材施教”古已有之。宋代大儒程颐最先从孔子教人的经验中,概括出“圣人教人,各因其材”的说法。另一位大儒朱熹接着说道:“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弃人也。”“因材施教”由此而得,这是古代圣贤留下的一项弥足珍贵的教育财富,是凝结了两千多年深厚教育思想的重要法宝。
阿杰是来自山里的娃娃,典型的随父母进城的务农子弟。因为家庭条件差,学校免收过他的借读费。
十八年一晃而过,曾经那个面黄肌瘦,骨瘦如柴的男孩,依然可以清楚的记得,或许他这辈子都不会忘记。
二妈正是阿杰的班主任张老师。十八年前张老师三十来岁,一心把心思都扑在了工作上。初中的学生,正是叛逆的年龄,各种性格的学生都会遇得到。作为班主任的她对学生教育总有自己的一套。
阿杰是那种脑瓜子特别聪明,转速特别快,但有点内向,比较自卑,偏科严重的孩子。理科门门顶呱呱,语文中上游,英语底子却特别的差。
那个年代的老师开补课班的特别少,大家甚至会鄙视那些以赚钱为目的的补课老师。而且即使是补课收费收得也不高。大多只是周末会在自己家带几个孩子,以辅导和加强学习为目的。
阿杰是压根不可能去补课的,别说补课费了,哪怕是正常的学费父母能拿出来都是东借西凑的。
张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她看来,阿杰确实是个好苗子,但是如果一直这样下去,那再好的苗子也是长不成材的。
她在私底下联系了学校的英语教研组长李老师,自己一而再再而三的去找李老师,并多次给李老师说明阿杰的家庭和学习情况,恳请李老师免费给阿杰补习英语基础课。
中午放学的时候,班级里多数的孩子都是回家去吃饭的,而只有阿杰自己猫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胳膊紧紧的抱着自己咕噜噜的肚子,正是长身体的年龄,而他一般一天却都是只吃俩顿饭的。
一般情况都是早上吃的饱饱的,一直要耐到下午放学回到家才可以再吃饭的。偶尔父母也会给他块儿八毛钱的,中午自己可以买个菜夹饼垫垫饥。
张老师经常会买几个包子,或者面包趁同学们都回家了,偷偷的给阿杰送到教室。既不会让阿杰在同学们面前伤自尊,又可以让他基本解决午饭的问题。
这样的次数有多少次,阿杰已经记不清楚了。
当张老师送完吃的,转身默默离开教室的时候,阿杰都会眼泪在眼圈里打转,在心里默默的喊她一声“妈妈”。
初三那年,阿杰报名参加了全省的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张老师没白没夜的给几位报名参赛的同学免费补课。她除了是老师,班主任外,其实她也是一位妈妈,他有一个和阿杰年龄相仿的儿子,或许他也正在家里正等着自己的妈妈。
每次晚上补课到很晚的时间,阿杰会站在不远处的角落里目送张老师骑着自行车渐渐的消失在夜色才会离开。
每一份努力,都会有结果。那一年我们学校破纪录在全省奥数竞赛中获了奖,获奖者正是阿杰。
得知获奖信息后的当天晚上,张老师特别邀请参赛的同学们去吃了一顿大餐,算是犒劳犒劳大家。一人一碗牛肉面,一个素拼盘,一份酱牛肉,而张老师却没给自己要,她说她下午已经吃过了。
这是阿杰这辈子吃过的最香的牛肉面,面劲,肉香,汤醇。阿杰知道,它不仅仅是一碗牛肉面,更是张老师这么多天辛苦付出后取得成绩的一份喜悦,也是张老师对大家伙的一份深深的关怀和大爱。
大家都很开心的在吃面,有说有笑,没有人会注意到此刻的阿杰曾有几颗泪珠滴入了热气腾腾的面碗里,这是感激的泪水,感恩的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