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资讯

 

        电影吴清源剧照

        吴清源一生的转折来源于1925年他11岁的时候,在一个台湾人的撮合下,当时在北京已经打出了名头的吴清源被安排和一个日本高手下了一盘棋。说是日本高手,据考证也就是职耶旛段的水准,最终吴清源险胜。这盘胜利引起了一个日本商人山崎有民的注意,他开始考虑想办法让吴清源去日本学棋。

        这里就牵扯到了第二个问题——好端端的在中国学棋不行吗?干嘛要去日本学棋?

        事实上,不行,那时候想学棋,还只能去日本。

        虽然围棋这东西是我们的老祖宗黄帝他老人家闲着无聊发明出来的,但是经过了几千年的传承之后,到了民国在中国已经很是式微,原因很简单,之前也提过——天天兵荒马乱的,大家脑子里想的都是填饱肚子和别被干掉,谁有心思学围棋这种东西?本身学围棋就费时费力,有这工夫多种两亩地不好吗?反倒是当年的遣唐使在返回日本的时候把围棋这玩意带了过去,日本那时候什么都学中国,一看这玩意在中国都算是有文化的玩意,立刻开始仔细钻研,几百年下来,让他们钻研出了门道,论棋艺水平,到了20世纪初,两个国家根本就不在一个数量级上。差距的大小基本可以参考CBA和NBA,或者中超和英超。

        山崎这人有日本人特有的认真,自从见了吴清源一面之后,他就把带吴清源去日本的心思给坚定了下来。在他看来,吴清源是围棋天才,这种天才留在中国就是浪费,只有日本才能发挥他的才能。恰好山崎作为一个围棋迷,认识当时日本棋院的濑越宪作名誉九段,于是他没事儿就给濑越宪作讲:中国有个天才少年吴清源啊,你一定要看看他的棋。讲的次数多了,濑越宪作也来了兴致。

        于是接下来1926年1927年吴清源分别和旅中的日本棋院职业棋手下了几盘棋,吴清源表现优异,去日本学棋的事情也正式提上了日程。1928年的时候吴清源以日本棋院的留学考察生的名义正式东渡日本,那一年他14岁,孤身一人,留学生每个月有200个大洋的补助,而当时他家就指望他这200个大洋养家糊口。

        接下来的5年中,吴清源的棋艺突飞猛进,名头也越打越响,简单的说就是一路从青铜5杀到了钻石组,成为了当时日本瞩目的新星。但是真正让吴清源开始全日本闻名的,是1933年他面对秀哉名人干的一件大逆不道的事情。

        这里牵扯到了第三个问题——秀哉名人是谁,对他干点啥就能称得上大逆不道?

        日本是一个等级制度森严的国家,在围棋上也是这样。从江户时代开始,日本就形成了最强的四大围棋世家:本因坊、井上、安井、林。但是其他三家远远不如本因坊家,因此渐渐的本因坊家在日本棋坛就拥有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可以看做日本棋坛的皇族。但是本因坊世家并不以血缘来传位,而是师徒传授。每代的世家掌门人都被称为“x世本因坊”,弄得一股浓浓的“第x代火影”即视感。而一世本因坊日海在位的时候,织田信长册封他为“名人”,从此世家与称号系统结合,日本在执证者的支持下形成了正式的棋士制度。这个秀哉名人,就是第21世本因坊,也是最后一位世袭本因坊——秀哉在去世前把本因坊称号捐给了日本棋院,建立了本因坊比赛,从此以后每届的获胜者即自动成为下一世本因坊。如果是日本人获胜,还要因此改名。比如山下敬吾2012年拿了本因坊冠军,从此他就多了一个名字“本因坊道吾”。

        

 

您可能还喜欢的
最新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