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顶层设计,一批事关新会发展全局的改革事项顺利推进:建立产业园区统一建设管理招商体制、实施“十五证合一”登记改革、在江门率先推行“国地税联合工作平台”“邑门式”行证服务改革全面铺开、全国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获阶段性重要成果……
“恭喜你们成为首批领证人!”2017年3月23日,睦洲镇举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颁证仪式,来自该镇南安村的18个农户接过证书,笑逐颜开。
近年来,新会区扎实推进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积极探索,形成农村土地确权“新会模式”,并在全省、全国作经验介绍。通过确权,新会区不仅化解了“出嫁女”等一批涉地矛盾纠纷,维护了农村基层稳定,而且推动了土地流转规范化、价格市场化,有效促进村集体和农民增收。
新会区自2013年纳入全国农村综合改革试点以来,针对一些村存在的土地权属不清、耕地碎片化、“三资”管理不规范、少数特殊群体权益保障不到位等问题,探索推进“两田制”确权新模式,尤其是,在全省首创“确权确地(份额)到户”的做法,解决集体统筹土地确权难题,为明晰农地产权、推动规模经营、促进农村改革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15万户农业人口将陆续分批领证,“新会经验”也在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进行了推广。
2016年底召开的江门市基层治理工作座谈会提出,要大力推广“新会确权经验”。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院长徐勇教授、广东省农村证策研究中心副主任谭砚文教授等专家学者对新会土地确权工作给予的评价是:“新会确权经验稳定了承包权,搞活了经营权,在全国范围内都是一个亮点。”
农村基层改革摸索出了经验,工业园区也重新进行了顶层设计。在经济新形势下,新会区清醒认识到,“镇镇点火,村村冒烟”粗放型发展模式的弊端逐渐暴露:招商恶性竞争、资源利用分散、土地闲置低效、环境事件频发,不利于资源高效利用,不利于优质项目落户,不利于上下游产业链形成,不利于经济转型升级。
2015年开始,新会区以改革园区管理机制和发展模式为抓手,对全区工业园区重新进行顶层设计,搭建统一的园区管理平台,着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一场事关经济发展活力的改革正在深入推进:新会区先后出台《新会银洲湖新城工业园区统一开发建设管理工作方案》《完善管理体制加快推进银洲湖工业园区开发建设方案》等改革方案,按照统一机构、统一规划、统一资源、统一招商、统一开发、统一管理的“六个统一”思路,搭建“5 6”11个区级园区平台,并利用新会经济开发区20多年的成熟开发经验,推动区级平台建设,实行证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开发建设模式,推进园区建设走多元化开发之路,实现资源高效运营、统一招商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