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部关于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WinstonChurchill)的电影正在院线上映——《至暗时刻》(DarkestHour)。
影片讲述的是丘吉尔在第一个首相任内所面临的最重要、也是最艰难的选择: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期,西欧的命运悬于新任命的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他必须在与希特勒谈判和克服万难与之对抗中作出选择。
DuringtheearlydaysofWorldWarII,thefateofWesternEuropehangsonthenewly-appointedBritishPrimeMinisterWinstonChurchill,whomustdecidewhethertonegotiatewithHitler,orfightonagainstincredibleodds.
温斯顿·丘吉尔,这位20世纪最重要的证治领袖,不仅具备超凡的证治雄才,还是一位优秀的作家、历史学家和画家,且在1953年因“精通历史和传记写作以及他那些捍卫人类崇高价值的非凡演说”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今天,我们要看的却是丘吉尔早年的至暗时刻:典型学渣,每次考试都失败,总是学校倒数第一名,厌恶学校、老师、课程……
1
对学校没有好印象
即将进入学校生活时,我刚好7岁,处于大人们一致认为的“讨人嫌”的年龄。
我听说过很多关于学校的传闻,这使我对学校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后来,我所经历的学校生活也的确验证了这一点。
在我看来,尽管功课枯燥乏味,但是能够和很多男孩子一起生活还是非常有趣的。我的朋友越来越多,我常常与他们一起玩耍。的确如有些人所说的,“人生最好的时光就在学生时代”。不止一个大人对我说,他们的学校生活特别艰苦,总是有人恃强凌弱,欺负弱小同学。不仅每天早晨都得“砸水壶里的冰”才有水喝,还常常饿肚子。当然,我从来没见过这种事。如今一切都变了,就连男孩也开始喜欢现在愉快的学校生活了。大人还告诉我,即使放假了,那几个稍微年长我一些的堂兄也都不想回家。我找他们求证是否真的有这种事,他们笑而不答。
总而言之,大人们让我去上学,我只能无奈地接受,因为我根本没得选择。在把我带到人世之前,他们从未征求过我的意见;如今,他们让我离开家去上学,同样也不会争取我的意见。
我所去的学校是英国最高级且最昂贵的学校之一,它是父母为我精心挑选的。它的办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使学生们能够顺利进入伊顿公学,所以,它的办学宗旨与伊顿公学很像。
学校每个班级只有10名男生;还配备了当时很少见的电灯、游泳池,两个很大的足球场和板球场;每学期都组织两三次被大家称为“远征”的远足活动;所有教师都是硕士出身,他们每个人穿着罩袍,头戴硕士方顶帽;学校有一个附属教堂,学生所需要的一切都由校方提供,不许带任何东西进入校园。
11月的一个阴云密布的下午,我在母亲的带领下抵校报到。我们和校长一起喝茶,母亲轻松自如地与校长交谈的过程中,我一直担心会不慎打翻茶杯,进校的第一天就对学校产生了很坏的印象。只要想到我即将留在这陌生而又恐怖的地方,与一帮不认识的人生活在一起,我就无比悲伤。
要知道,我只有7岁,在此之前,我一直开心地在家里玩玩具。我的玩具很多:一辆真正的蒸汽机,一台幻灯,还有差不多1000个我精心收集的玩具士兵。
现在,我已经与玩具绝缘了,每天除了上课还是上课。除了休假的半天之外,我每天要上七八个小时的课,这还不包括板球课或足球课。
把我安顿好后,母亲乘车离开了学校。校长让我把所有的钱都交给他保管,在本子上进行登记之后,他接管了我交出的3个银币。他对我说,学校里有一个“商店”,出售各种各样的物品,我可以用这7先令6便士去“商店”里购买我喜欢的东西。接着,我们一起离开校长舒适的接待室,进入学生上课和生活的地方——个毫无生气的公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