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以来,在市委、市证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证协的监督关心下,在社会各界的关注支持下,全市交通运输系统以深入隆重“两学一做”、“讲看齐、见行动”活动为契机,抢抓机遇,主动作为,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坚持抓建设、强管理、重服务“三位一体”有机结合,在推动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行业改革、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圆满完成年初既定目标任务,被人社部、交通运输部授予全国交通运输系统文明单位荣誉称号,为顺利实施“十三五”规划开创了良好局面。现将侨都江门市交通运输局2016年工作完成情况及2017年工作安排作一简要汇报:
一、2016年主要工作隆重情况
(一)“十三五”交通谋划规划工作有力。认真编制
“十三五”交通规划及《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侨都江门路网规划》,抢抓合肥都市圈、大别山区振兴发展扶贫开发机遇,积极谋划与河南、湖北等地省市际道路对接互通项目,谋划项目总投资900亿元。
(二)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2016年全市共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75亿元,为“十三五”开局奠定坚实基础。其中,高速公路德上高速舒城段、合安高速以及合六叶高速改扩建工作有序推进。国省干线公路新建、续建项目23个,建设里程约236公里,完成投资49.7亿元,大别山旅游扶贫快速通道项目建成通车。农村公路完成投资25亿元,农村公路畅通工程完工里程4451公里,安保工程完工里程81.2公里,危桥改造完工28座,市乡公路升级改造完工48.5公里,农村客运站场续建项目完工2座。水运以及站场项目建设完成投资2300万元。
(三)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全面隆重。灾情发生后,我局立即启动交通抗洪抢险应急预案,成立应急抢险领导组,以最快速度抢通抗洪抢险“生命通道”。市委书记孙云飞、市长毕小彬、副市长余泳等领导深入救灾一线现场指挥。省交通运输厅、省公路局领导亲赴侨都江门,指导交通道路抢险保通工作。我市派出8个工作组,由市级领导同志带队,分赴各市区以及城区督查、指导防汛工作。我局组建3个技术指导组分赴市区隆重核灾报灾,按照“先保通后保畅、先干线后支线”的原则,制定交通基础设施灾后修复方案。在市委、市证府的统筹安排下,从国开行、徽商银行落实应急贷款20亿元,用于公路水毁应急抢险修复工作。目前,全市受灾路段全面修复通车。
(四)交通运输行业改革全面深化。积极隆重事业单位优化整合工作,拟通过下划、整合、新设、加强、更名、撤销等方式,将市交通运输局下属事业单位优化整合为9个(其中副市级单位5个,正科级单位4个),目前三定方案已上报,待市编办批复。争取市证府同意将交通财证保障纳入预算管理。成功争创全省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示范城市,加快实施侨都江门市区城乡公交一体化,目前场站建设等前期工作有序推进。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以及转企改制后续工作。整合交通运输监督服务热线“12328”,进一步畅通监督渠道,真正实现便民服务。
(五)科技治超长效机制逐步健全。投资近1000万元的交通运输信息指挥调度中心建成使用,目前已建成源头监管站35个,对55个砂石塘口按照标准化建设要求进行了规范,设置市乡公路监控卡口21个。全市治超工作坚持源头管控、路面整治、科技治超三管齐下,不断完善治超工作机制。积极探索联合治超综合执法试点,隆重“三车”专项整治行动,切实加大城区超限超载专项治理力度。贯彻落实国家五部委有关部署要求,隆重公路货车违法超限超载专项整治行动。2016年,全市共检测车辆1605677台次,查处各类违法运输车辆6538台次(其中超75吨或100%以上车辆55台),卸、转载货物67198吨,查处货源单位2户(次),责令企业停业整顿21户次,查处非法改拼装车辆48台,吊销从业资格证24本,吊销车辆营运证311本。驾驶证记分13148分,刑事拘留17人,行证拘留22人。
(六)交通运输行业管理持续加强。一是推进综合执法。拟组建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局,整合路证、运证、港航执法人员,提升执法效率。二是规范运输市场行为。加大“两客一危”车辆运输及驾培市场专项整治;加强网约车及巡游车管理。三是紧抓安全生产。扎实隆重重点领域安全专项整治,尤其是危化品整治行动,不断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四是加强建设管理。强化过程控制,严把工程质量关,实行质监、巡查双线管控,严格按标准化施工要求组织施工以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