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门头条

  工作人员使用微量加样枪往搪瓷碗中注入测试药剂,以此来检测蚊子的抗药性。南方日报见习记者 马立敏 摄

  与数千只蚊子“朝夕相处”是种什么样的体验?单是想象一下都会让很多人头皮发麻。

  在江门市疾控中心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科的病媒生物抗药性实验室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专门与蚊子打交道,不仅要去野外抓蚊虫,还要细心饲养这些蚊虫,让它们产下后代。从2013年10月份投入使用至今,该实验室已累计养蚊10万多只,并将它们用于抗药性实验。

  1 7000多只蚊子“养尊处优”

  走进江门市疾控中心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科的病媒生物抗药性实验室,备感舒适凉爽。在这里,7000多只蚊子吹着空调,享受着25±1℃的固定温度和65%±10%的相对湿度。

  这是一间50平方米左右的实验室,配有一间实验操作室和一间昆虫饲养室,其中,昆虫饲养室又分为“野外试虫饲养室”和“敏感试虫饲养室”。这两间饲养室里整整齐齐地排列着一个个饲养笼,里面装有密密麻麻的蚊子,一个笼子里大概有1000只。

  该实验室负责人、江门市疾控中心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科科长区博文介绍,目前实验室里饲养的是江门市蚊子的优势种群白纹伊蚊、致倦库蚊。其中,野外试虫约5000只,它们分别来自江门市四市三区。选取江门市不同地区的蚊子饲养,是为了测试不同地区蚊子的抗药性。

您可能还喜欢的
最新信息
返回顶部